分享

疏忽了这几点?差一点被大货KO了!换作你,能避免吗?

 YXP9527 2016-12-30

 

记得知乎里有句话是:“世界如此喧嚣,真相何其稀少”。

 

网络、媒体、以及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无时无刻不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充斥着我们的大脑。

 

谁都想明智?

 

但这似乎又是个综合因素下的产物,涉及到心智模式、知识结构、人生经历、以及资金实力、社会阅历。

 

事实上真相既不会增多,也不会稀少,只是知道的人是何其稀少。

 

为啥呢?

 

我个人认为或许有两点:

 

1、是否真的愿意?

 

啥意思呢?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花钱难买我愿意”。

 

人们习惯于接受自己已经认知的事物,也就是说,人们只是习惯于待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区,遇到相冲突的观点或者意见,不是去积极思考,而是先“挡”。

 

2、是不是难以静心思考?

 

为什么不知真相?是因为只浮在表相。

 

每天生活在习惯作用下的熙熙攘攘中,谁又真正的做到静心思考了呢?不思考又怎么能进步呢?

 

这就不难理解作家写作都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作家往往都具有知微见著的能力。

 

任何事物都要抓住其本质,开车更是如此,忽视任何可能的风险,都会招致危险。

 

比如,昨天的事故视频就是这样。

 

接下来,我们看看昨天的事故视频,再来看一遍:

 

 

 

看了这个事故视频中的摄像车,真是命悬一线,我们分析一下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敢如此莽撞?

 

其一:抢行的心理害了摄像车

 

通过事故视频来看,摄像车的驾驶员应该不是新手所为。

 

根据驾驶员的行为模式,我之前的文章中做出过分类,下面再来看一下,各位可以看看这位摄像车的驾驶员是属于哪种驾驶员?

 

1、新手,紧张、犹豫


一般新手,刚考取驾照第一次摸车,有的害怕警察叔叔,只知道自己开慢点,不敢并线,总是喜欢动不动踩刹车,开车犹豫不定。


大君建议:这个阶段就养成正确的开车习惯受用终身,慢慢提高开车技术,必须在正确的学习指导下,每个驾驶行为都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比如:上车先系安全带、车辆只要变线前必看后视镜并打灯、停车前必看后视镜、弯道中禁止刹车等。


2、熟手,开车明显有信心、觉得除了自己,所有人都很慢


这个阶段,随着开车时间和里程数的增加,技术明显长进、自信心大增,有点无所不能了。总觉得其他人开车都慢,喜欢边开车边教训别人,频繁变道,也会强行超车了。开车时,飙飙车耍耍酷、打打电话等。这个阶段大概在开车有3-4万公里,1-4年左右,而且很多人无意识,自我觉得完全尽在掌握。


大君建议:这个阶段,在自己技术提高的前提下,学会分析和反省自己曾经出现的危险情况,发现后及时改正。平时在路上,看到事故,不是光看热闹,要分析出为什么,警示自己。要敬畏规则,慢慢学会积累预判未知的风险,学会平稳自己的心态。同时可以加入一些安全驾驶圈子,在圈子里通过过来人提醒慢慢提高。


3、高手,心态平稳、敬畏规则


这个阶段,已经慢慢养成了开车的好习惯,特别注意安全隐患,技术扎实,心态平稳,不会因为别人开车怎样,就会怎样。会站在其他驾驶人的角度考虑,豁达而包容,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敬畏规则。

 

开车在路上,犹如生活在路上,心态不同,结果完全不同。有的人说,我现在绝对是高手了,那还真不一定,因为开车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如果你偶尔被情绪左右,处理不好就会回到第二阶段。

其实大部分人都在第二和第三之间徘徊,高手是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情况,能够让自己迅速回归良好,所以开车要做到收放自如。

 

很显然,属于第二种,表现就是心态上急、行为上图“快”,前面有慢车就想超车,总以为自己开车技术非常好了,这类驾驶员一般不会出现事故,但通常险情会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事故。

 

说这个的目的是让各位明白:驾驶是基于安全的,当驾驶员的焦点都放在抢行上时,势必会疏忽其他有关安全的因素,由于自己原因导致的错误,作为驾驶员来说,本身是可以避免的,开车本身就是一个把任何可能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的事情。

 

如果明明看到了有可能的风险,仍然继续想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尝试,那是不理智的,那也许就是出事故的最开始的源头。

 

明其智,方可助其行。

 

其二:判断方法本身就有问题、毫无风险意识导致出现误差

 

注意观察事故视频,摄像车之所以出现视频中的驾驶行为轨迹,为什么?

 

他至少做了两个判断,才可能出现视频中这样的驾驶行为轨迹。

 

1、前面的速腾不会突然刹车至停车,摄像车自己没有及时的减速,所以跟车到速腾车尾后导致怕追尾向左偏。

 

2、也许看到前面速腾停车了,仍然想着试图超过前车,看有没有机会,看到实在没有机会了,只能被动等待,结果等来了事故。

 

我想,摄像车应该感谢前面的速腾把自己被迫逼停了,如果以摄像车驾驶员的开车逻辑,或许就不会像速腾一样停车,倘若恰巧三车交汇在一点上,中间的大货车再发生甩尾,那摄像车也许就真的摊上大事了............

 

真不敢想象会怎么样?

 

对于驾驶员来说,预判的标准是什么?风险,一定要把任何可能的风险减小到最低,或者通过主动来避免一切风险的可能。

 

我举个例子吧:

 

比如:我们开车时,准备调头,此时等几秒钟,直行车辆就会全部走过,不等这几秒,硬挤或者硬逼停对方,也能通行。

 

作为驾驶员来说,当然是等,因为有风险就代表着有这种可能的存在,忽视或者冒险都不能使自己获得绝对的完全,有可能就会失控。

 

再比如:昨天一位车友通过微信给我发了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位老大爷站在红绿灯路口中间的马路隔离护栏旁边,估计是闯红灯或者上个绿灯没有通过,被迫停在此处,结果呢?

 

看似平常的这么一件事,意外就在下面发生了.......

 

这位大爷被对面远处一辆无人掌控的“脱缰电动车”高速撞倒了,视频图像中看起来事态很严重。

 

真应了那句话:“人生无常”啊。

 

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是想告诫大家,作为驾驶员,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多观察、要用发展的角度和联系的思维去观察,从而主动的提前预警。

 

任何微乎其微的一点点潜在危险,如果不注意,可能就会引来后续一连串的麻烦,甚至事故。

 

开车有时候就像是玩多米诺骨牌,你的第一个选择可能直接导致后面一连串的骨牌走向。

 

所以,作为驾驶员,必须站在安全第一的角度去选择,必须保证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的,既不是唯经验,也不是唯心的,这样才能更有可能获得旷日持久的安全。

 

其三:观察和跟车方式都存在安全隐患

 

注意观察事故视频中,当摄像车前面的速腾已经明显刹车减速的时候,可以观察摄像车的举动是什么?

 

毫无减速而且还伺机准备超车。

 

从这点上来讲,这是非常不好的开车习惯。

 

首先前车刹车灯亮时,作为后车本能的就应该松开油门,也轻踩刹车,保持住车距,然后实际观察前方的路况是否异常,确认前方有无异常后,再决定是超车还是继续跟车。

 

这里重点说一下“观察”

 

既要视线放远放宽,也要用“最坏打算”这样联系思维的方法进行观察,此时前车无故减速,有可能是前面有小动物,或许盲区内有行人,或者有其他危险的情况,自己跟在后面,当然不能100%观察到位。

 

销售上有个方法是“谋定而后动”,用在开车上也是一样,连看都没有看,自然也没有“谋”风险点,又怎么敢“动”呢?

 

那么,这样的“动”能获得安全吗?

 

即便获得了安全,能持续获得安全吗?

 

我分析了那么多事故案例,有几点我想各位一定要明白:

 

1、事故案例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感悟案例背后的道理,原因,从而改变自己不足之处。

 

每个事故案例都是那个事故当时情况下发生的,路况又是错综复杂,所以险情的前提绝对不是100%一样,我的意思是,有些原理要自己领悟,并且融会贯通,并且变成自己开车的习惯,才是最终的王道。

 

2、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开车时,我们自然不可能遇到这么多的事故险情点,每天也不可能预见并且使用这么多的处理方法,但是这不代表不存在,因为路况是错综复杂的,瞬息万变的。

 

人的记忆和印象也是有衰退期的。

 

无论新手还是老手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也正是我每天分析事故的价值,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有时候,我分析完一类事故,这一段时间开车时,我都会格外注意这一点。

 

所以,“醒”是为了“省”,“省”为了“觉”,“觉”了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主动避免风险,自然能够获得安全。

 

所以,安全有道有术,但“安全”绝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每天一则事故分析,使自己在复盘中,提高安全行车技巧,增强安全行车意识,轻松驾驶,安全出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