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毕节人。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川川。”但听久了,我习以为常,没把它当一回事。长大了,到外地参加工作,我是在单位的食堂搭伙,经常都是白菜豆腐汤,有时很想找点酸菜来吃,但哪里会有家中方便!这时我就回想起了我家以前做的干酸菜…… 我记得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家里种了几大块地的青菜,吃不完,一开春母亲就扎了很多酸菜。在太阳好的天气,母亲就叫我们几弟兄晒干酸菜,房前房后都晒满了。如果天气好,晚上都不收。母亲说做这种干酸菜,不要急着收回,让它们在外面露一露,上了霜才好。果真第二天晒到下午收回来,干酸菜上面就有一层白白的霜。 收下来的干酸菜,母亲就一小把一小把的把它捆好。吃不完的,母亲有时还拿到市场上去卖,很抢手。 寒冬腊月,蔬菜比较紧张。我们放学回来,吃上母亲做的干酸菜金豆汤,却别有一番滋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用电,要想做点干酸菜,还比较难。每每在菜市场里面看见有干酸菜卖,我总会买点回家。 时过境迁,据说,现在毕节干酸菜还畅销外地。确实,我们毕节干酸菜远近闻名是一绝。其制作简单,便于携带。如果有家人在上海、北京等地工作,带上一两小把干酸菜,随时都可以吃到酸菜里的家乡味。天热时,还可以用来泡水喝…… 我们家乡的干酸菜,可能算得上一种土特产吧!(作者:聂绍奎) |
|
来自: fsn9oule12e45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