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兵:“从旧账抄来”

 圆角望 2016-12-30


    
一方钱庄老印章,印文是“从旧账抄来”,楷书文字方便识读,用于竖式老账册。直刻,普通的松木材质,柔软、易磨损,然而不会变形,因为有了岁月的洗磨,印文显得古朴而耐看。这是一枚典型的实用印章,摩挲此印,时光仿佛穿越百年,回到民国之初。


由印文可知,这方印章应当是用于年终账册更换时新账册的起首处。旧时钱庄一年三结,即每年端午、中秋和除夕三次结算,三结之所以选在三节,其实是为催账找一个借口,因为这三个传统大节日是用银之时,所谓人同此心,欠账不还的老赖若尚存善念,当有换位之想,且全社会有此风气,他也不能无所顾忌。三节之中端午中秋两节尚有回旋余地,除夕则躲无可躲,这一日不能入账的应收款是呆账,因为一个账期结束了,也因此唯有除夕结账需更换账册。而除夕结算之后的结果却要推迟至大年初二或初三对外公布,这是因为要确保大年初一这天某些庄家的面子,这和我们新年之中只说吉利,祈求开年好运的习俗相一致。


除夕结算,再抠门的东家也会大宴群员,鸡鸭鱼肉不在话下,当地特产早早备好,更有那美酒佳酿可以一洗平日的辛劳。然而菜式精美,吃的人却难免心情大异,有的伙计吃饭时,碗底出现一个荷包蛋,他知道那是东家要他“滚蛋”的意思,他默不作声,乘人不备黯然离场。能在新账册上使用这方“从旧账抄来”的账房先生,应该没有走人之虞。


旧式钱庄消失于1952年,那年年底所有私营行庄加入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现代银行采用了西方的结账账期,每年除夕大结改至12月31日,虽然不是农历除夕,年终结账日请全员吃晚饭的惯例则保持了下来,这顿饭依然被称之为年夜饭,这是银行员工专有的传统年夜饭。有些银行不知所以,只给加班参与年终结算的员工准备晚饭,那显然缺乏企业文化意识,也不懂企业管理之“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在绝佳的沟通时机因为区区一顿晚饭将部分员工拒之门外。是否因为这些银行领导人的西方文化背景让他们的选择更偏向于西方传统?显然也不是,中国早期的银行家也都有留洋,但他们身上依然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


如今银行员工吃年夜饭一般不会再有“滚蛋”的恐惧阴影,而且也没有分红多寡的不平,因为那还是农历春节前的事情,有些银行刻意把年终奖安排在除夕日发放,他们未必是传承传统,更多的是减少员工不满情绪的发泄时长,手段其实有些小儿科。


银行员工在12月31日这一夜往往通宵宴饮,因为平日里人虽下班工作却有延续,纵为假日也是难免,唯有年终结算这一天却是全部手头工作的一个完结,可以暂时不作后想,对于一个常年处于重负之下的人来说,这是件多么轻松愉快的事啊,谁又忍心让这段难得的愉快时光匆匆溜走呢?然而,这也需要员工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笔者有个医生朋友,他智力精力食量俱超越常人,专注于医学,然而却对银行的年终结算大有兴趣,时不时就会来问我一些相关问题,渐渐就孜孜不倦于整晚不回家是否为银行文化的讨论上。后来两家人一起吃饭,碰到他美丽的也在银行工作的太太,我才知道他心中的疑惑,他太太每年这一天必定不回家也!那天我和他太太都老实交代了,我们没在工作,在通宵狂欢,那又如何呢?


一个账期结束,新的账期开始,旧式钱庄的账房先生渡账时郑重其事盖下这枚“从旧账抄来”印,鲜红的印文预示着一个好账期的开始。现代银行已经不这样用印了,我们会在相同的位置工整书写“承上年”三个钢笔字,连印章也不用。再没有这样的老印章了,也有点怀念呢!  


本文即将刊于《文汇报·笔会》

………………………………………………

2016年,笔会创刊70周年。

衷心感谢您这些日子以来的关注,

也期待未来的岁月里,

我们依然能照见彼此……

 

回复“201611”,您可收到上个月的好文章推送:

王宏图:英语是白玫瑰,法语是红玫瑰

陈尚君:《我知杨镰

  :《〈潘金莲〉里的男演员

陈大康:《原本应是李纨的,都属了王熙凤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