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谋圣鬼谷子:29自知与知人就像比目鱼的两只眼睛

 昵称14333913 2016-12-30

谋圣鬼谷子:29自知与知人就像比目鱼的两只眼睛

谋圣鬼谷子:29自知与知人就像比目鱼的两只眼睛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铁;若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

在这一段里,鬼谷子谈知人与知己的关系。鬼谷子说:“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意思是,通过反应探得对方真意,先决条件是首先知己。这与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一样的意思。因为在你探得别人实情时,对方的强弱、虚实、众寡等情况,都是相对着己方而言的。所以,必须要先知己才能知人。

强弱、虚实、众寡,这些都是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强弱都是通过比较才能显现出来。有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远远看到了一只大老虎慢慢地向他们逼近。其中一个就赶紧从背包里拿出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另一个急得要命,就骂说:“你在搞什么啊!就算换了鞋子也跑不过老虎啊!”换鞋子的那个人就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人当然跑不过老虎,但在逃生这个问题上,换鞋的人不需要和老虎去比较。

鬼谷子这里说“自知而后知人也”,这个“后”字,只是逻辑上的先后,并不是时间的先后。意思是要反过来通过了解自己,去了解对方。其实,按照鬼谷子“反应”这一篇的精神来说,这句话还涵着另一层意思,即“知人而后自知也”。也就是说,想要了解自己,那就要反过来先去了解别人。如果对别人的情况不清楚,那自己的虚实、强弱等情况,也就没有了意义。谋圣鬼谷子:29自知与知人就像比目鱼的两只眼睛

可见,知人和知己,是一对互为前提的关系。所以鬼谷子说:“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这个“相知”,不是己方与对方彼此相知,而是指“知己”和“知人”的关系而言。从知己与知人的关系来说,两者就如同比目鱼一样。比目鱼的两只眼睛,长在身体的同一侧,可以随时察知到对方。“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是同样的意思。有光就会有影,知己和知人就像光和影的关系一样。见到光就会看到影,见到影也就看到了光。同样,知己就可以知人,知人也可以知己。

“若比目之鱼”、“若光之与影”,这是鬼谷子对知己和知人关系的两个比喻。这两个比喻用得非常形象和恰当。那么,这个关系原则运用在考察对方言辞上,会有什么效果呢?鬼谷子同样用了两个形象而且恰当的比喻。鬼谷子说:“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铁;若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

“其察言也不失”,是说考察对方的言辞而没有遗漏。“若磁石之取铁;若舌之取燔骨”,这是两个比喻,就像用磁石来吸取钢针,用舌头来获取焦骨上的肉一样万无一失。“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意思是,自己暴露给对方的微乎其微,而对人我两方面的情况,却掌握的非常迅速和准确。这都是在说知己知彼的关系原则,在运用上的效果。

对知己和知人的关系,我们再引用一则历史故事做说明。这个故事是关于孙子和伍子胥的。

孙子,原名叫孙武,孙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孙武和伍子胥,都是在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中,为吴国强大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有功之臣。 吴王夫差继位后,虽能继承父业,争当霸主,但其生活极其奢侈、腐化。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在朝政上也逐渐变得独断专横、自以为是。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也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嚭。伯嚭收受了越国的巨额贿赂,充分利用受到夫差宠信的合法身份和手中掌握的权力,离间夫差和孙武、伍子胥等忠臣贤士的关系,结党营私,借刀杀人。

夫差的狂妄孤行,伯嚭的贪婪祸国,吴国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倾轧争斗,这一切孙武看得十分清楚。他机敏地觉察到吴王夫差在奸臣的诱惑下,作出了错误的决策,执行了极其错误的战略方针,已经不可救药,无法扭转。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他不愿重蹈叔父田穰苴的覆辙,著述兵法以教后人才是自己的选择。孙武在其兵法十三篇首篇《计》中就曾写道:“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现在该是急流勇退,辞去将军的官衔,归隐养老的时候了。

孙武向夫差正式提出了自己不愿为官、归隐养老的要求。夫差让伍子胥再三挽留孙武,但孙武此时已是去意已决,不可动摇。临别之时,孙武与伍子胥进行了深谈。他暗地里劝好友伍子胥:“你知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吗?自古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吴王夫差现在自恃强盛,四境无虞,以至奢侈无度,荒废朝政。如果我们功成名就还不懂得隐退,将来必定会有后患的。我并不是只想自保,也是想着保全自己的家小啊。”伍子胥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吴王夫差念孙武战功卓越,临别赠送了金帛数车。孙武沿路全部散发给了贫困百姓,以示其全心归隐。谋圣鬼谷子:29自知与知人就像比目鱼的两只眼睛

孙武走后,伍子胥未听从孙武的劝告,在越国的问题上继续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夫差进谏。伍子胥的苦谏,夫差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厌恶反感,日久就疏远他,咒骂他。后来,夫差在伯嚭的挑拔下,借口伐齐前伍子胥偷偷地把自己的儿子送往齐国怀有二心,是对自己不忠,于是派人给伍子胥送了一口宝剑,赐伍子胥自刎。死后不予安葬,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伍子胥不听孙武忠告,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孙子与伍子胥都是为后人称颂千年的英雄,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如此的不同。正如鬼谷子所说:“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铁;若舌之取燔骨。”孙子早已看明白了吴王夫差,所以早早的就功成身退了,而伍子胥却不听孙子的劝告,结局相当悲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