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国看病大反馈,护士笑脸暖人心

 昵称39466677 2016-12-30

 


     在国内医院经常会听到看病的家属吐槽护士总是板着一张严肃脸,有的患者甚至觉得某某护士一副自我高高在上的姿态,压根没有服务意识。而对于出国看病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在看病的过程中才真正体验到一流的服务水准,纷纷赞扬护士的笑脸极大地温暖了患者的心。


 

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说“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 ,它的精细之处体现在工作的每一处细微环节中,比如面对患者时的表情、语气、眼神,甚至一举一动都被患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患者来说,护士的笑脸仿佛是昔日的晨光,给他们受伤的躯体照进了一丝温暖。通过美域健康出国看病的一位患者曹先生在面对记者采访中坦言道:来美国治病才知道为什么麻省总医院在全球都名列前茅,不单单是因为人家的技术是全球顶尖的,更因为这家医院的人文关怀是一流的。住院一个多月以来,医护人员每次见我都很亲切,我就莫名的对他们没有防备感,时间久了反而有了亲切感,更愿意相信他们说的话,也就更愿意配合治疗了。这种无形的慰藉对我们这些重症患者来说无疑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心理疏导,在这种正能量的行为中其实是一个互相尊重、互相感染的过程,对谁都是有利无害的。

 

护士常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本是非常纯净、高尚、令人崇敬的职业。但我国护士的护理现状并非如此,护士们常常被病患反映出不尊敬患者、说话太冲、情绪失控、没耐心、没人情味儿等等。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理解但仿佛是不可原谅的,我们深知国内医院繁忙的工作压力让他们不得不以认真脸来对待病人,但患者们表示希望护士能更尊重他们,不要问一个问题就不耐烦了。麻省医疗国际的专家表示患者来医院就医时心情本来就很失落,这时他们就像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安慰。如若这时再遭到护士人员的冷言冷语,那可谓是往患者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近几年《微表情心理学》火热传布民间,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艺术创作中,微表情都是一门大学问。在好莱坞电影中主人公往往通过巧妙观察敌人的微表情来化险为夷,甚至通过微妙线索夺取生机。而作为患者,不论是初次问诊的还是久卧病床的,护士的“冷”表情对他们来说就成了不良情绪的导火索,有些患者就像“福尔摩斯”似的,默默地在心里推断护士及周边人的微表情,仿佛像个被世界遗弃的婴儿,在受着世人的冷嘲热讽,这时他们极其需要的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亲切的问候和一个礼貌的对待。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希望我国护理人员的素养能够不断提高,能够给国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贴心的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