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造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冬竹456 2016-12-31

吴三桂造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吴三桂和陈圆圆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朝崇祯时封为辽东总兵和平西伯,并率关宁铁骑镇守山海关。在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取北京之后,其父吴襄受刑,其妾受辱之后,冲冠一怒为红颜,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并于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之后引清军入关,做了明朝灭亡的引路人。吴三桂转战西北和西南剿灭反清起义有功,受封镇守云南,引兵攻入缅甸抓获南明永历帝并处死。康熙十二年撤藩之时,吴三桂自称周王,发布檄文,起兵造反,三年后兵败病死。

吴三桂造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吴三桂

在吴三桂能够力撑山海关多年不失,转战西北和西南剿灭起义军来看,吴三桂的军事指挥能力当时几乎无可匹敌,就指挥才能而言,年轻的康熙皇帝又决非他的对手;吴三桂经略云贵十几年,类似于明朝沐王府世镇云南的情况,粮草和军队的供给和建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吴三桂在康熙决定裁撤三藩之时,起兵造反,已经与耿精忠和尚可喜等人联络好了,并与原来自己的旧臣和好友联系,起义之初江南大多数省份和西北都已经响应号召,形势一片大好;他揭起反满的旗帜,争取广大汉族士民的支持。表面看起来形势对于吴三桂而言,形势喜人,稳操胜券,但令人费解的是短短几年便起义便被扑灭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吴三桂造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吴三桂战略的问题。吴三桂虽然兵力强盛,但战略眼光却缺乏严重。在其起兵后,不到便占领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而此时的他却陈兵长江南岸,不过长江,在松滋停了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扩大战果底定战局的大好时机。此时吴三桂并未“疾行渡江,全师北向”,设法引一支偏师向李自成的大顺军一样直抵京师,不给康熙任何部署的时机,以军事上的胜利去推动政治上的成功。也没有“下金陵,扼长江,绝南北通道”或“出巴蜀,据汉中,塞崤函自固”,夯实基础、巩固大后方,为日后的战局不利储存力量,却是分兵攻打湖南、江西、湖北等一些战略价值不高的地域。如此一来,战机贻误,给了康熙足够的时间去从蒙古调来骑兵联合八旗兵先击败陕西的王辅臣,巩固西北,然后稳定耿精忠和尚可喜,瓦解起义联盟,在诛杀吴应熊,会同各路军队直击吴三桂军队,最终导致吴三桂兵败,饮恨而亡。

吴三桂造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次,由于早前的连年战争和旱灾饥荒,导致在清军入主中原稳定多年后,没有什么让老百姓放下安生日子去跟吴三桂造反,此时的民族矛盾早已不是主要矛盾了。在民族矛盾最尖锐、民族斗争最激烈的时刻,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矢忠新朝”,屠戮起义同胞,清朝局面稳定了,他又要“共举大明之文物”了。一个见利忘义、投机取巧、口是心非、反覆无常的政治野心家的面貌跃然纸上,根本无法打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有节气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以当吴三桂发出“反清复明”号召的时候,并没有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内部结盟也只是各怀鬼胎,同床异梦而已。

吴三桂造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然后,康熙皇帝当时虽然年轻,但却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干和战略眼光。在扯藩之时就已经预料到了吴三桂的造反,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在吴三桂反叛后,康熙谨慎冷静,调度有方,措置得当。对造反联盟实施分化瓦解,康熙帝还宣布所有原吴三桂部下的亲属概不株连。集结军队稳固后方,持续推进打持久战,毕竟全国经济之力所供给的粮草要优于吴三桂的军队,所以战争时间一长,吴三桂军队就出现了问题。

吴三桂造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康熙

最后,起兵造反历来都是最隐秘的大事,吴三桂还没准备造反呢,清政府就已经提前知道他要造反,根本无法出其不意,打清廷一个措手不及,后期准备不足,战略目标不明确,迟疑不定,这样的造反不失败就怪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