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海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血海穴的作用与功效

 jmbb9 2016-12-31

血海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屈膝,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血海穴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或屈膝,医者以对侧掌心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拇指约呈45。角斜置,大指尽处是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或当屈膝成直角时,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千金翼方》。

血海穴的准确位置图

另说在膝上二寸半《针灸甲乙经》等;在膝上三寸《备急千金要方》注;在膝上一寸《类经图翼》。

取穴方法

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生面对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是穴。

屈膝成直角时,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大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千金翼方》。

正坐屈膝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者面对患者,以左手掌按在患者右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膝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向内侧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穴位解剖

血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四头肌内侧肌(股内侧肌)。有股动、静脉肌支。分布着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纤维组织较外侧薄弱。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进入股神经支配的股内侧肌。膝上内动脉起于动脉,在股骨内上髁上方紧贴骨内面深进,经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腱与股骨骨面之间至膝关节前面。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膝上内侧动脉分布。

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并有股动、静脉肌支通过。

血海穴的作用

血海穴意义: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气(血的气态物),所处为地之上部。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行箕门穴

血海穴的功效

血海穴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调经统血,健脾化湿,调血、祛风、除湿的作用。

太阴为多血少气之经,与多气多血之阳明为表里。“血海”义为血之归聚处,具有调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与血有关的多种疾病,尤其妇科经血病症。《金针梅花诗钞》血海条:“缘何血海动波澜,统摄无权血妄行。”妇女以血为本,临床上血海穴多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等妇科病。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穴,有健脾利湿、清泻血热的作用,故可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海可用于阴部瘙痒、湿疹荨麻疹等症。

主治病症

血海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隐疹,崩漏带下,产后血晕,阴部瘙痒,阴部痒痛,月经下调,瘙痒,膝痛,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瘾疹,皮肤瘙痒,丹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疥疮,疮疡,淋病,睾丸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贫血,便血,尿血,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溃疡,膝关节炎等。

血海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瘾疹、皮肤瘙痒,丹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

血海主治肝肾、皮肤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经闭、产后血晕、阴部瘙痒、疥疮、疮疡、丹毒、淋病等。

现代又多用血海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贫血、便血、尿血、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血海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湿疹,隐疹,阴部痒痛,股内侧痛等。

血海穴主治月经下调,痛经,经闭,崩漏;湿疹,瘾疹,瘙痒,丹毒;膝痛。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

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

其它:睾丸炎,贫血,下肢溃疡,膝关节炎。

按摩血海穴的位置及好处视频

穴位配伍

血海穴配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

血海穴配曲池穴治瘾疹。

血海穴配带脉穴,有调经统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血海穴配合谷穴、曲池穴、三阴交穴,有疏风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血海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治荨麻疹。

血海穴配犊鼻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有舒筋活络,利关节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疼痛。

血海穴配犊鼻穴、阴陵泉穴,治膝关节痛。

血海穴配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治贫血。

女性按摩血海穴的好处

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贫血;睾丸炎,小便淋涩;气逆,腹胀;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股内侧痛,膝关节疼痛;腹痛,体倦无力,便溏腹泻等。

血海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膝盖上方。对其按摩或针灸可治疗痛经、荨麻疹、产妇酸痛等症,女士午饭前按摩还可帮助祛除面部雀斑。

缓解女性痛经

每月一次的生理痛真是非常难受,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这种小腹疼痛。

操作方法: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要点: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女性美容

女性在午饭前按摩膝盖上的血海穴,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雀斑。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解决肝血虚

很多人看会书和电视就觉得眼睛酸胀,干涩不舒服,有的还会出现手脚麻木现象,往往不被引起重视,其实这是肝血虚的症状。为什么呢?《内经》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体为筋,所以肝血虚了就不能营养眼睛和筋脉,就会出现眼睛酸胀、视物不清、手脚麻木的症状,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可选用血海穴和足三里穴来补足肝血。

血海穴,血这里指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该穴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取该穴时应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或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怎样按摩血海穴功效好

按摩血海穴的最好时间:每天9-11点在脾经经气最旺盛时按揉该穴,每侧按揉3分钟,以酸胀为度。

中医按摩方法,将双手拇指指肚分别放在两侧血海穴上,其他手指环住大腿,用力按揉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同时用热风吹或用热毛巾等,效果更佳。

拇指指肚置于血海穴上按揉,呼气时以略感疼痛的力度按揉5秒钟,吸气时松离,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两侧血海穴各按摩30次。

女性经期能按血海穴吗

平时推拿按摩可以增加气血运转速度,达到调节身体的作用。对身体完全健康的人,此时影响不大,但对脾虚、或气虚、或有妇科疾病的人影响很大,最直节的影响是血量增加。

因为女性经期盆腔充血,如果人为地随意踩、捶或摩擦腰骶部及小腹部,会使盆腔充血加剧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建议经期推拿按摩,尤其是不宜捶、踩、擦腰骶部及下腹部。同时,由于妇女在月经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减弱,不当的按摩使经期过长,不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愈合,容易引起感染,导致日后患上急、慢性妇科疾病。一般女性经期实行按摩只能局限于背部及双下肢,且手法不宜太重。

经络养生网意见建议:女生经期时多休息注意保暖补充营养,最好不要按摩身体部位。

刺灸法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

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髌部放散。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可向髌部放散。

艾灸方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血海穴解析

血海为经穴名(Xuèhǎi SP10)。代号SP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血郄。属足太阴脾经。血指气血,海即海洋,本穴善治各种血症,犹如聚溢血重归于海,故名血海。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隐疹,崩漏带下,产后血晕,阴部瘙痒,阴部痒痛,月经下调,瘙痒,膝痛,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瘾疹,皮肤瘙痒,丹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疥疮,疮疡,淋病,睾丸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贫血,便血,尿血,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溃疡,膝关节炎等。

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血海穴意义

血海。血,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也。海,大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

百虫窝。百,数量词,形容多也。虫窝,虫之所生之地也。百虫窝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其特性为湿热。本穴物质为聚集而成的脾经之气,性湿热,而本穴所应的时序、地域又为长夏的中土,是百虫的产生之时和繁衍之地,故名百虫窝。

血郄。血,指穴内物质为血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的血液运行出入为细小之状。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其性既湿又热,是血的气态物存在形式。穴内气血物质的出入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折合为血则其量较小,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血郄。

血海的别名:百虫窠穴:《针灸大全》,血郄穴:《经穴纂要》。

出处:《脉经》:尺脉弦,小腹痛,小腹及脚中拘急……针血海泻之。

穴位名解

血指气血,海即海洋,本穴善治各种血症,犹如聚溢血重归于海,故名血海。

血,指气血。海,百川皆归之处。本穴在膝上内侧,按之凹深,脾生血,此穴离膝而上,血渐生旺,而腹中饮食所生之血,亦能于此所上下,血生于此地。主治崩经带产,以及男女之血分诸证,犹言治血症之渊海,针灸此穴有引血归脾之效,犹如江河百川入归诸海之意,因名“血海”。[8]

本穴治湿痒疮毒,或以湿痒之疮,故又名为“百虫窠”。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妇人漏下,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

《针灸大成》:暴崩不止,血海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妇人漏下恶血,月闭不通,逆气腹胀。

《医宗金鉴》:血海治男子肾脏风,两腿疮疡湿痛等症。

《类经图翼》:主带下,逆气,腹胀。

《类经图翼》: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事不调,带下,逆气腹胀,先补后泻,又主肾脏风,两腿疮痒湿不可挡。

《胜玉歌》: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

《杂病穴法歌》:五淋血海通男妇。

研究进展

对血循环的影响

针刺血海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计数、凝血时间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观察患者甲皱微循环变化,发现管襻清晰度增高,管襻发夹型变增多,管襻长度增加,管襻输入、输出端口径比均有显著变化。

对血小板的影响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针刺血海、三阴交、膈俞,每日1次,发现针刺可明显影响血小板计数,致使血小板计数有所增加,但停针不能维持。针治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

对垂体—性腺的影响

有实验研究表明,针刺血海对垂体—性腺功能有影响,尤其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针刺归来、中极、血海等,可使继发性闭经患者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实验表明,单纯用雌二醇处理的家兔无黄体生成素高峰出现,用孕酮处理后有所增加,表明雌激素增强卵巢的反应性,在此基础上针刺血海,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兴奋下丘脑—垂体系统,使黄体生成素分泌增加,促使黄体、孕酮分泌增加。

治疗皮肤病

慢性荨麻疹:血海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皮下0.8~1.2寸,针尖向足心方向,得气后行快速捻转提插手法,针感以向下传导为佳,留针30 min,间隔10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另据报道,针刺血海治疗带状疱疹、银屑病、白癜风等也有较好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