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

 要瘦99斤 2016-12-31

很多准妈妈会被一些用药问题所困扰:怀孕期间生病了到底能不能用药?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服用了药物,孩子还能要吗?天然草药、保健品是否比药物更安全?答案在下面:


01
孕妈

用药原则

Drug introductions

1、孕妇不要随便使用非处方药,一切用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应选择对胚胎、胎儿危害小的药物。

3、应按照最少有效剂量、最短有效疗程使用,避免盲目大剂量、长时间使用,避免联合用药。

4、非病情必需,尽量避免在妊娠早期用药。

5、用药前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尽量不用“孕产妇慎用”和“孕产妇禁忌”的药。


02
妊娠期

药物影响

Drug influence

受精后1-2周: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即要么没有影响,要么有影响导致流产,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在当你胚胎移植后不知道是否怀孕的期间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对胎儿有太大影响,不必过分担心,也不必因此做人工流产。  

受精后3-8周(即怀孕5-10 周):称为致畸敏感期,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时期,极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此时期不必用药时果断不用,包括一般的保健品、滋补药。如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安全用药。如有服药史,可在怀孕16-20 周进行产前诊断(包括B超),进一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排除胎儿畸形。  

孕中晚期:这一时期是胎儿的器官基本分化完成,并继续生长。这段时间药物致畸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但是有些药物仍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分娩前:孕妇最后1周用药应非常注重,因为胎儿成为新生婴儿时,体内的代谢系统不完善,还不能迅速而有效地处理和消除药物,药物可能在婴儿体内蓄积并产生药物过量的表现。如痢特灵会抑制新生儿的造血功能、造成黄疸、溶血性贫血等;还有的能使新生儿产生低血糖,甚至有的还会导致胎儿死亡。


03
中药/中成药

并不都安全

CTM is not safe

那么孕妇服用天然草药是否安全无害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些中药和中成药是孕妇不可使用的。某些中草药毒性较大,对孕妇及胎儿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

如含牛黄、红花、麝香的药物易导致流产。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常用中成药活血效力过强,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


妊娠忌服药歌

元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赫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04
孕妇

常见药物分级

Grade of drugs

妊娠期用药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 FDA )颁布的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为:

A 类: 对照研究显示无害。已证实此类药物对人胎儿无不良影响,是最安全的。如适量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E。

B 类: 对人类无危害证据。动物实验对胎畜有害,但在人类未证实对胎儿有害,或动物实验对胎畜无害,但在人类尚无充分研究。

C 类: 不能除外危害性。动物实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在人类尚缺乏有关研究,但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

D 类: 对胎儿有危害。市场调查或研究证实对胎儿有害,但对孕妇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危害。

X 类: 妊娠期禁用。在人类或动物研究,或市场调查均显示对胎儿危害程度超过了对孕妇的益处,属妊娠期禁用药。




一、抗组胺药

扑尔敏( B )、西米替丁( B )、苯海拉明( B )、异丙嗪( C )


二、抗感染药

1 .驱肠虫药:龙胆紫( C )

2 .抗疟药:氯喹( D )

3 .抗滴虫药:甲硝唑( B )

4 .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 C )、庆大霉素( C )、卡那霉素( D )、新霉素( D )、头孢菌素类( B )、链霉素( D )、青霉素类( B )、四环素( D )、土霉素( D )、金霉素( D )、杆菌肽( C )、氯霉素( C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B )、多粘菌素 B ( B )、万古霉素( C )

5 .其他抗生素:复方新诺明( B/C )、甲氧苄胺嘧啶( C )、呋喃唑酮( C )、呋喃妥因( B )

6 .抗结核病药:乙胺丁醇( B )、异烟肼( C )、利福平( C )、对氨水杨酸( C )

7 .抗真菌药:克霉唑( C )、咪康唑( C )、制霉菌素( B )

8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 C )、阿糖腺苷( C )、病毒唑( X )、叠氮胸苷( C )、无环乌苷( C )


三、抗肿瘤药

博来霉素( D )、环磷酰胺( D )、瘤可宁( D )、顺铂( D )、阿糖胞苷( D )、更生霉素( D )、噻替哌( D )、柔红霉素( D )、阿霉素( D )、氟尿嘧啶( D )、氮芥( D )、马法兰( D )、氨甲蝶呤( D )、长春新碱( D )


四、植物神经系统药

1 .拟胆碱药:乙酰胆碱( C )、新斯的明( C )

2 .抗胆碱药:阿托品( C )、颠茄( C )、普鲁苯辛( C )

3 .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C )、异丙肾上腺素( C )、间羟胺( D )、多巴胺( C )、多巴酚丁胺( C )、间羟舒喘宁( B )、羟卞羟麻黄碱( B )


五、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1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 B )

2 .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 C/D )、非那西丁( B )、水杨酸钠( C/D )

3 .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 B/D )

4 .镇痛药:可待因( B/D )、吗啡( B/D )、阿片( B/D )、哌替啶( B/D )、纳洛酮( C )

5 .镇静,催眠药:异戊巴比妥( C )、戊巴比妥( C )、苯巴比妥( B )、水合氯醛( C )、乙醇( D/X )、安定( D )、硝基安定( C )

6 .安定药:氟哌啶( C )、氯丙嗪类( C )

7 .抗抑郁药:多虑平( C )


六、心血管系统药物 

1 .强心甙:洋地黄( B )、地高辛( B )、洋地黄毒甙( B )、奎尼丁( C )

2 .降压药:可乐宁( C )、甲基多巴( C )、肼苯达嗪( B )、硝普钠( D )、哌唑嗪( C )

3 .血管扩张药:亚硝酸异戊酯( C )、潘生丁( C )、二硝酸异山梨醇( C )、硝酸甘油( C )


七、利尿药

双氢克尿噻( D )、利尿酸( D )、速尿( C )、甘露醇( C )、氨苯蝶啶( D )


八、消化系统药

复方樟脑酊( B/D )


九、激素类

1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 D )、倍他米松( C )、地塞米松( C )、氢化泼尼松( B )

2 .雌激素:已烯雌酚( X )、雌二醇( D )、口服避孕药( D )

3 .孕激素:孕激素类( D )

4 .降糖药:胰岛素( B )、氯磺丙脲( D )、甲磺丁脲( D )

5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 D )、他巴唑(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