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一定死亡,物联网取而代之! ![]()
GOOGLE谷歌执行主席Eric
Schmidt在出席达沃斯经济论坛时放言:“我们所熟悉的互联网系统将成为历史,物联网将取而代之,并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这一巨变将给科技公司带来巨大的商机。” Google’schairman and ex-CEO Eric Schmidt was asked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web during apanel a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Davos, Switzerland. “I will answer very simply that the internet will disappear,” Schmidtreplied. “There will be so many IP addresses…so many devices, sensors, thingsthat you are wearing, things that you are interacting with that you won’t evensense it. It will be part of your presence all the time. Imagine you walk intoa room, and the room is dynamic. And with your permission and all of that, youare interacting with the things going on in the room.” 此话若出自绝大多数人之口,定被视为疯子或大嘴,但出自施密特之口,则十分可信,不仅可信,而且犹如一枚IT重磅炸弹投入池水,瞬间涟漪不断,波浪起伏。
施密特何方神圣?
当然是IT界大佬,没有他的参与,谷歌走不到今天,展现不了今天的辉煌。
埃里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60岁,电脑工程师,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师学士学位,同时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1年由Google 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从 Novell 公司聘请其担任这一职务,此前他在 Novell 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发展,也曾是苹果公司董事会成员。2001年到2011年十年间担任谷歌的CEO。
我这样理解施密特的意思,通俗一点,互联网一定会死亡,物联网将取而代之并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妨想象一下,你穿的衣服、接触的物体或事物都会嵌入或包含无数的IP地址、设备和传感器,当你有一天走进一个房间的时候,这个房间就会出现同步的感应或动态变化,于是人与物体合为一体,开始互动……
令人振奋的福音! 我在《强世大博弈》一书中对工业革命和高科技的利弊有如下解读,供参考。 高科技自18世纪中叶从西方工业革命的襁褓中脱颖而出,一路走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经历了一个跨越200多年的绝代轮回,目前正在义无反顾地飞速攀越喜马拉雅山的“巅峰”;它意味着一曲波澜壮阔的人类交响乐临近尾声,标志着人类智慧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在逼近难以逾越的极限。它不仅闪烁着高科技最后的辉煌,同时庄严宣告,它与地球和人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在不得不对峙的世纪决战中即将摊牌、打响。 追溯18世纪初叶,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峥嵘岁月,人类经历了千万年进化的发展过程,在那么长的历史时期里,高科技并没有显现踪影,不可能参与人类开发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活动,然而,人类照样生存,五谷丰登,物种繁衍,自然资源丰富,环境生态美好,污染几乎没有。 如果不是高科技的出现导致地球产生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又是什么? 高科技自诞生之日起,原本就是充分利用创新技术和地球资源创造人类所需求的最高效益和最大利益,竭尽全力扼杀中间成本,使之尽可能最小或趋近于零。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倘若不需要人类的基本劳动,作为中间成本的几十亿劳动力人口失业了,穷困潦倒,他们如何生存? 现代国防科技的普及,使得毁灭性尖端技术沦为武器买卖市场上唾手可得的热络交易,倘若战争狂人路走极端,恐怖势力诚心发难,一次毁灭性的世界级核大战便可导致人类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付之东流,瞬间返回石器时代。 现代危机可以大部分归咎于人类本身,因为高科技取之于人,用之于人。 高科技一路走来,为人类立下的汗马功劳和赫赫功绩早已铭记史册。 高科技仍然是光环下最闪亮的热点,人类离不开它。 迄今为止,高科技在众多领域仍在加速向纵深发展,但是万事都有终结,物质的发展和进化都必须历经供需平衡和失衡并透过制衡再达到平衡。既然这一铁定的自然规律颠覆不破,那么,日趋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生产能力越来越超出消费能力并导致供需结构永久性失衡和错位意味着什么? 在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依然倾力将排山倒海的资金和资源泻入高科技领域之时,毫不隐讳地将其定性为现代危机的幕后推手并郑重烙上“达摩克利斯双刃剑”的标签,可能犯了“皇帝新衣”的大忌!这种预警绝非儿戏。 问题是,如果有根有据,这一切不容置疑,那么勇于求实的人类应该如何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