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万有瘾力第31期:拜谷歌教

 昵称535749 2013-06-04
,   科技万有瘾力

  【谷歌垄断着大部分国家的搜索和网络广告业务,并因隐私、版权、避税等问题遭到围剿。而斑斑“劣迹”毫不影响谷歌的光辉形象,信徒们对谷歌的热情宛若宗教。本期《科技万有瘾力》将聊聊“拜谷歌教”的由来、图腾和根源。】

  拜谷歌教已入侵电影行业,即将上映的电影《挨踢实习生》就是谷歌的一个大广告。

  上个月末,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Eric Schmidt)为其参与撰写的新书《新数字时代》(The New Digital Age)站台吹嘘:“谷歌不仅仅是做生意,谷歌是一个信仰系统。我们热情地相信开放互联网模式。因此,我们提供的各种答案,其核心都是为了自由和开放的互联网”。

该书由施密特与另一位谷歌员工 Jared Cohen共同出版

  施密特的“大话”部分正确,谷歌的所为确实已经突破了企业的范畴,常有“毫不为己,专门为人”的报道见诸媒体,引得一众粉丝山呼万岁,大有“拜谷歌教”的意味。

  由公司创始人之一布林(Sergey Brin)负责的谷歌X实验室可谓“拜谷歌教”的图腾,从这一神秘实验室走向现实的项目包括大名鼎鼎的谷歌眼镜和自动驾驶汽车。

布林(左)和佩奇手中各有一个谷歌,向世人展现完全不同的形象

  负责梦想的布林和负责垄断的佩奇(Larry Page)是谷歌公司的一体两面。正因为谷歌高度垄断了广告业务现金滚滚来,所以才有底气开展诸多并不盈利的宗教献身式业务。

  拜谷歌教的由来:爱走“邪路”的谷歌

  谷歌“不作恶”的狂言确实部分正确。随意攫取一个月内牵涉谷歌公司的新闻,其中固然不少产品、版权、隐私、专利之类“例行公事”,也不乏让看官拍案大呼“谷人希”的良心新闻。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们曾看过这些新闻:

施密特个人在该大数据分析团队中也颇具威信

  6月初,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日前向奥巴马的大数据分析团队投资数百万美元。

  在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这个团队帮助奥巴马拉到了500万张选票。施密特还牵头成立一家咨询公司,该公司将帮助该团队将在奥巴马连任竞选中所获得的经验应用到企业和非营利行业中去。

谷歌购买的D-Wave量子计算机

  5月下旬,谷歌宣布购买全球第二台D-Wave量子计算机。谷歌将与NASA和大学研究机构共同分享这台电脑。他们将用这台量子计算机建立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关于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话题,详见《科技万有瘾力》第29期)

谷歌的水下街景服务于去年9月成立,但图像采集不易

  在上个月的另一则新闻中,谷歌将为“水下街景”服务投入新型水下摄影装置。将街景地图从陆地拓展到水下具有不小的难度,因此这次采用的摄像器材与过去截然不同:每部水下街景摄像机安装了三个广角镜头,每三秒种进行一次拍摄。其中一个镜头面朝下方,专门负责拍摄礁石的图像。

该设备在水下可自行前进,操作者可在后方使用安卓平板电脑遥控

  上月,施密特还发表了一项惊人宣言:要在这个十年结束前让地球上每个人都能连接上互联网。谷歌面临的挑战是:世上60%的区域尚未连接互联网,甚至很多国家尚没有可靠的电信网。

谷歌计划利用高空气球与飞艇,使信号覆盖上百平方公里的地区;而在另一些地方可能会考虑使用卫星

  为此,谷歌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等地绕过运营商自建无线网络。作为配套计划,谷歌还将推广使用低功耗处理器的廉价安卓智能手机。

  上个月,谷歌还向南非的太阳能发电厂Jasper Power投资了1200万美元。从2010年至今,谷歌先后投资了十几个新能源项目,金额超10亿美元。其中包括向太阳能发电的新贵SolarCity投资的2.8亿美元。该公司由“钢铁侠”埃伦·穆斯克(Elon Musk)领导,商业模式新颖。(关于埃伦·穆斯克的私人航天公司Space X,详见《科技万有瘾力》第27期)

Solar City的太阳能装置为同属埃伦·穆斯克旗下的Tesla超级充电站提供电能

  同样在上月,一项由谷歌、NASA及美国地质调查局联合运作的项目向公众开放。在该项目中,谷歌地球展示了从1984到2012的28年间地球表面的细致变化,其中包括拉斯维加斯的城市化、迪拜的填海造地、亚马逊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造成的巨变。

  介绍Landsat与谷歌地球合作项目的视频

  为此项目,谷歌处理了数百万张由卫星拍摄照片,不仅让普通人看到地球的变化,还有助于研究地质变迁、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等相关课题。

  还有个不甚靠谱的流言:谷歌首席互联网传道官(CIE)正在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喷射推进实验室(JPL)联合开发行星间通信互联网。

行星间通讯示意图,地球上目前采用的 TCP/IP 网络协议并不适用于行星间互联网

  请注意:上面这些金闪闪的牛逼,仅是谷歌在一个月内被报道的事迹!媒体们如此不遗余力义务宣传谷歌,浸淫在媒体声音中的人民群众,岂有不拜之理?

  拜谷歌教的图腾:谷歌X实验室

  当零星的报道催生最初的景仰,紧接着需要一座升华的图腾。谷歌X实验室自然当仁不让——谷歌眼镜、自动驾驶汽车、能自主学习的神经网络,这些都是从X实验室走入公众视野的知名项目。

  最近,让谷歌X实验室再一次吸引眼球的,是一桩天马行空的收购。

  Makani Power是一家开发风力涡轮机的创业公司,他们的产品可以安装到无人固定翼飞机上,然后像风筝一样“放飞”到天上,通过电缆将风能输送回地面。

Makani Power生产的安装有风力发电涡轮机的无人固定翼飞机

  该公司来发的新型风电技术Airborne Wind Turbine很有意思。相比传统风力发电技术,其成本更低。不但可以利用高空中更强的风能发电,而且不受地域限制,有潜力在将来安置到海洋深处。

飞行中的Airborne Wind Turbine被地面的一根绳索牵引;公司的愿景是将风电的价格降低到低于煤电

  谷歌X实验室的收购对象就是这家公司,谷歌CEO佩奇已经批准了这项收购,但他对该创业公司的原型机最近都完好无损颇为不满,要求“必须确保在近期至少坠毁五台”。

  谷歌X希望继承旧时代的衣钵,如制造首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布莱切利公园”;又如二战后的AT&T“贝尔实验室”和施乐“帕罗奥尔托研究中心”(PARC)等企业实验室。实验室并不看重短期的股东利益,而是着眼于颇具科幻色彩的尖端技术。在谷歌“印钞机”的支持下,X实验室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且不会受到各种制约。

施乐PARC研制的带有图形界面的Alto计算机,乔布斯早年从中偷师颇多

  本期前半段提及的用飞艇搭建通信网络一事,被猜测也是谷歌X的一个保密项目。谷歌X实验室里还有什么?超时空传送?这个真没有!轨道电梯?这个可能也没有!但不管真假,反正有信徒愿意拿流言供奉谷歌X实验室。

  “拜谷歌教”根源:永不停歇的印钞机

  谷歌为何敢在“邪路”上越走越远?近日在清华水木社区流传出的一篇文章一针见血:因为谷歌家里有台印钞机,并且这台印钞机不需要多少员工维护就能运转!

  用数据说话就是:2013年Q1总营收 137亿美元;其中超过90%的收入来自谷歌广告,正如《浪潮之颠》一书的观点,谷歌广告的商业模式就是永不停工的印钞机,每季度为谷歌印出100亿美元的钞票。

组团骑车上班的谷歌员工

  更关键的一个数据是:谷歌拥有3万5千多名员工,且多数为业内一流工程师,但其中只有7%的员工为谷歌广告服务。

  剩下90%多的“酱油员工”,都兴致勃勃的沉浸在各种与公司财报无甚关联的“酱油业务”里面,并整装待发奔赴任何感兴趣的项目。

  这些“酱油工程”包括Gmail、Youtube、谷歌+、安卓系统、谷歌地球、千兆光纤等等,别人抱住不放当作身家性命的产业,在谷歌手里成了不求赚钱,但求刷个第一集团的存在感的“玩票”。

谷歌光纤正进军第三座城市;图为谷歌光纤的终端,除了上网,谷歌同时利用带宽提供类似有线电视的服务

  所以,世上其实有两个谷歌公司,佩奇一个,布林一个。

  谷歌X实验室能够玩得转,布林功不可没。自从佩奇2011年4月重新担任谷歌CEO后,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布林就将其大部分时间投入谷歌X的几个重要项目的技术细节中。

  他的直接参与是实验室得到资源支持的重要原因,也为X实验室拉拢了人才。甚至多位在人事变动中卸任的高管轻轻挥一挥衣袖,也加入了谷歌X实验室。比如负责谷歌地图长达十年的Jeff Huber,以及“安卓之父”Andy Rubi。

  在谷歌,布林负责梦想、佩奇负责垄断。佩奇重新担任CEO后,他的行事风格“越来越像比尔盖茨”:大砍产品线,将旗下各种产品整合在一起,不断加强移动端的变现能力,不惜用一切资源推广社交网络谷歌+与Facebook竞争。

图为被砍的谷歌Wave

  佩奇将谷歌的业务整顿划分为研究、广告、YouTube、安卓、Chrome、商务、社交网络7个部门,重点发展目标之外的非核心业务会被关闭。佩奇重掌帅印仅仅一年,就有10项产品被砍。

  佩奇的谷歌不够“酷”,布林的谷歌根本是赔钱货,但两者结合就能造就一家激发粉丝宗教热情的伟大公司。

施密特:第一,上班一定要穿衣服;第二,上班不许带蟒蛇(设计台词);年长而长袖善舞的施密特成为谷歌第三人之后,多多少少也让公司的年轻人收敛了一些。

  “拜谷歌教”传销指南

  谷歌是一家年轻而生命力旺盛的公司,上市仅十年市值已可比肩老牌巨人“微软”。在未来,“拜谷歌教”能否继续吸引拥趸?本期《科技万有瘾力》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谷歌公司的搜索和广告会愈发低调,成为生活中必需的基础设施,空气般不可或缺又无处不在,攫取更多的利润和隐私。

诸如电线这样的基础设施很重要,但没人会觉得它很“酷”,更不会有信徒崇拜

  有垄断利润作为后盾,谷歌的另一面——布林的后继者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追逐人类的梦想。当谷歌挤开通向未来的门缝,必会吸引更多信徒为一丝曙光而疯狂。

  本期《科技万有瘾力》有八字真言送给想要进入“被膜拜名单”的公司:低调垄断,高调创新。举例而言,三星若想摆脱“万年塑料壳”的偏见,何不动用手中的400亿美元现金储备在谷歌之前研发轨道电梯?——哪怕只是装装样子。

  (本文素材采编自网络,部分文字及图片引用自爱范儿、PingWest、水木社区、网易科技等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