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人都会有的好习惯,看看您占了几个?

 知如海学无涯 2016-12-31

生活中很多长寿的人都有着一些共同的习惯,正是这样的好习惯让他们更加健康,来看看您是否也有这些好习惯吧~

吃得好

吃饭七分饱,营养要均衡

一般而言,一日三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分别占全天供给量的30%(早)、35%-40%(中)和35%-40%(晚)。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则,尽可能达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另外,吃饭要细嚼慢咽,最好少吃煎烤类等过硬食物。

这几种食物更是长寿人在冬天里的最爱,推荐给您:

研究表明,胡萝卜的营养成分能有效防御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疾病。在烹调过程中把胡萝卜切成片或丝同油炒,可使胡萝卜素的保存率提高到79%以上。

大白菜

大白菜是冬天的应季蔬菜,它含有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粗纤维等,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豆腐

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等功效,年长的人常吃豆腐,还能改善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病症。

小米

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是滋补身体的圣品,而且老少咸宜。

喝得对

平时适当喝水,掌握最佳温度

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中没有一天能离得开水,正确喝水至关重要。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喝水时间应均匀分配,原则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

最佳的饮水温度是接近人体体温的35-38℃。大家在平时喝水时,水温最好不要超过60℃,因为总喝高温烫水会损伤口腔黏膜和牙釉质。另外,除了白开水,蜂蜜水、热牛奶、热汤等饮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建议: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可湿润肠道,促进排泄,预防便秘。晚上睡前喝一杯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高,减少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危险。

睡得香

根据季节变换调作息

根据季节变换来调整作息,比一直“早睡早起”更健康。简单来说,最好是跟着太阳的升落来调整作息。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开始生发,应早睡早起;夏天阳气旺盛,可适当晚睡些,但早上还需早起;秋天应适当早睡早起;冬天自然界的阳气弱,则应早睡迟起,尤其是老年人,除非体质强健,不然不提倡早起做户外运动。

建议:睡前可用热水泡泡脚,脚部温度是人体中最低的,热水泡脚可以促使下肢血管扩张,缓解疲劳,利于睡眠。水温在38-43℃,泡脚最佳哦~

想得开

不为琐事烦心

一般性格内向敏感的人易思虑过多,尤其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经常为工作操心、为子女操心,容易导致焦虑、失眠、抑郁等,这些“坏情绪”特别容易伤害我们的身体。

建议:大家应放平心态,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更要多些包容理解。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跳跳广场舞、下下棋、钓钓鱼等,多结交朋友,心情不好时多倾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