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荟萃】黄从新:左心耳与房颤卒中——解剖和病理生理学机制

 zhaoeliteD 2017-01-01

黄从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约占所有住院心律失常患者的1/3。卒中是房颤患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并发症,大多由左心房的血栓脱落引起脑动脉栓塞所致。根据Framingham研究资料,与对照组相比,非瓣膜病和瓣膜病合并房颤的脑卒中风险分别增加5.6和17.6倍。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500万人罹患卒中,其中15%~20%归因于房颤。房颤所致卒中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尸检和超声学研究提示,60%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90%以上血栓形成于左心耳。因此,左心耳与房颤患者卒中关系密切。
  左心耳位于左上肺静脉与左心室游离壁之间,基底部靠近冠状动脉回旋支主干,后上方与左上肺静脉毗邻。左心耳是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呈狭长、弯曲的管状形态,有一狭窄的尖顶部。与发育成熟的左心房不同,左心耳内有丰富的梳状肌及肌小梁。左心耳不仅具有独立于左心房体部的功能,而且对缓解左心房压力,保证左心室充盈起重要作用。窦性心律时,左心耳因具有正常收缩能力而很少形成血栓,经食管超声检查呈现特征性血流频谱:向上的排空波由左心耳主动收缩产生,其后的充盈波则由左心耳弹性回缩或当房室间压力阶差消失时肺静脉充盈左房及左心耳所致。房颤时这种特征性频谱曲线消失,血流呈不规则的锯齿样改变,且其血流速度明显降低。病理状态下左心房压力增高时,左心房及左心耳均通过增大内径及加强主动收缩力来缓解左心房压力,保证左室足够的血液充盈。然而,左心耳容积与房颤患者卒中密切相关,左心耳容积越大,血栓栓塞风险越高。此外,随着左心房的增大,左心耳血流速度降低,排空和充盈时间缩短,易于血栓形成。窦性心律患者或正常左心耳形态大多呈楔形,少数呈三角形。房颤时,左心耳入口明显增宽,血液在左心耳淤积,进而形成血栓的病理基础。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左心耳口部增大,呈球形或半球形改变,且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心耳壁的内向运动难以引起足够的左心耳排空,导致左心耳血流速度降低,且左心耳口部增大和血流速度降低是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还有研究发现,左心耳收缩能力降低与房颤患者血栓形成有关,左心耳主动排空分数≤20%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另外,左心耳自身的形态特点及其内的肌小梁凹凸不平,易使血流产生漩涡和流速减慢,也是促使血栓形成的条件。房颤患者左心耳内的血栓形成主要包括自发性显像(SEC)、泥浆样改变(Sludge)及血栓形成(Thrombosis)三个阶段。研究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左心耳结构不同程度增大,血流 速度及各壁运动速度均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性逐渐增加,而且随左心耳不断增大,其充盈及排空速度逐渐降低,提示左心耳结构与功能变化呈线性负相关。
  Di Biase等应用CT或MRI对932例药物治疗无效、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左心耳进行形态学研究,根据影像学结果(测量长度、角度及分叶数等结构特点)将左心耳分成四类:“鸡翼形”(chicken wing)、“仙人掌形”(cactus)、“风袋形”(windsock)和“菜花形”(cauliflower),其中鸡翼形比例最多,占48%。导管消融术前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在左心耳呈鸡翼形患者仅为4%,而在仙人掌形、风向袋形和“菜花形”患者分别高达12%、10%和18%。在CHASD2评分0-1分的患者中,左心耳呈非鸡翼形者卒中风险显著高于左心耳呈鸡翼形者(4.6% vs 0.7%)。在控制了CHASD2评分、性别、房颤类型等多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左心耳呈“鸡翼形”患者79%不太可能有卒中/TIA病史。我们中心的研究也显示,中国房颤患者左心耳约半数为“鸡翼形”,且非“鸡翼形”左心耳是房颤患者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Kimura等对低CHADS2评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了左心耳解剖学特征与卒中危险分层相关性的分析,发现左房大小、左心耳血流速度、左室功能及血清脑钠肽水平等均不能预测卒中风险,而“菜花形”左心耳则是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此外,研究还显示,左心耳形态与房颤患者无症状脑缺血负荷相关:“菜花形”左心耳患者无症状脑缺血负荷最高。因此,左心耳的形态与血栓栓塞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由于左心耳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通过经皮左心耳封堵来预防房颤患者卒中事件发展迅速,多个临床研究已经证实,经皮左心耳封堵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具有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的房颤患者,应积极进行左心耳封堵,以预防卒中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