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类爆发性出血病的预防和冶疗(第252期)

 渔业生产队 2017-01-01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爆发性出血病,该病流行广、发病快、周期长、死亡率高(死亡率为10%~80%,如不及时治疗,其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为淡水养殖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

一、发病原因

1.水质恶化

水质恶化是本病的主因,由于有害物质流入养殖区域以及高密度的人工养殖,投喂了大量的人工饲料;还有的养殖户不分季节盲目大量施用有机肥,致使池中残饵、粪便等腐殖质增多。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多,严重污染了水质,从而导致鱼病频发。

2.营养失衡

由于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过多或不足引起鱼体相关机能紊乱失衡,从而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有的养殖户出于增产增收的目的,促使鱼类快速生长,盲目加大投饲量,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投喂,使鱼类摄取的营养物质超过了正常的生理需求,鱼类生长过快。还有的饲料中添加了抗生素、激素之类,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

3.盲目用药

在养殖过程中有的养殖户滥用药物。因药物之间搭配不科学造成药物间复杂的药理反应,对鱼体各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还有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杀虫剂等药物很容易造成鱼体损伤、诱发疾病。

4.管理不科学

许多连片养殖区,由于养殖的池塘分属不同的养殖户,防治鱼病时不能同时进行,没能做到统防统治,从而不能彻底阻断病菌传染源,有的养殖户随意丢弃死鱼,导致鱼病的传播、蔓延。

二、流行情况及主要症状

1.鱼病流行情况

全年均可发病,主要流行于每年6月~10月份的高温季节,死亡高峰为7、8、9月,病菌以水温25℃~30℃时感染力最强,各种鱼类均有发病,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鲢、鲫、草、鲂和少量鲤、鳙。

2.主要特征

病鱼胸鳍、背鳍、尾鳍基部及眼眶周围有明显充血现象,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有的鳞片竖起,肛门拖粘液粪便。解剖鱼体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红色或淡黄色腹水,胃肠道内没有食物,肠道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肝、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部分鱼可见鳔和脂肪允血和出血。还有少数体质瘦弱的鱼无明显症状就出现死亡。

3.致病病原体

(1)鲁克氏耶尔林氏菌;

(2)嗜水气单胞菌;

(3)弧菌。

其特点是产生溶血毒素和细胞毒素,导致病鱼表现出细菌性败血症症状。

三、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1)老鱼塘清淤

过厚的淤泥会为各种病原体、寄生虫提供滋生场所,导致池塘生态条件恶化,因此彻底清淤是预防鱼病、改善池塘环境的重要措施。

具体作法是,先排干池水,采用机械或人工清除池塘内黑色淤泥和杂草、野杂鱼,平整塘底,池塘清淤后,最好能暴晒数天,一般于12月~翌年1月间对池塘清淤,高温伏天晒池更好。

(2)彻底清塘消毒

①生石灰清塘

一是干法清塘,在清塘前将池水放干或排至5cm~10cm,每亩用60kg~75kg生石灰(块状)加水溶化,趁热将石灰粉或浆均匀地泼洒到池塘中。

二是在排水困难的池塘中,也可带水清塘,池水深1米每亩用100kg~150kg块状生石灰化浆全池均匀泼洒。

②漂白粉清塘

可选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水深5cm~10cm时每亩10kg~15kg,水深1m时每亩20kg,化水全池泼洒。

清塘7天~10天后可试水放鱼。

(3)选择健壮活泼,无病无伤的鱼种

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或用10ppm~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

(4)合理调控水质

良好的水质是养鱼成功的保证,6月~9月高温季节注意要勤换水、有微流水更好、使用增氧机等措施调节水质,根据情况也可选用专用水质改良剂,如芽苞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剂改良底质,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30cm为宜。

(5)鱼病高发季节杀虫消毒

每隔20-30天应杀虫消毒一次,并不定期在食台周围用消毒剂消毒,或挂药篓袋,同时注重营养平衡,在饲料中定期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药物如维生素C等制成药饵投喂。

2.治疗方法

①发现并确诊鱼类发生暴发性出血病时,首先检查有无寄生虫存在,如有寄生虫寄生,应首先杀死寄生虫,一般宜选用阿维菌素之类比较温和的杀虫剂,因为此时鱼类体质较弱,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杀虫剂鱼体难以承受。

②杀灭寄生虫以后,用消毒剂消毒。消毒药的使用要根据养殖品种、养殖方法、发病时间的不同而选择用药。

水温低或水质较肥时,可用一些药力较强的药物,如强氯精、溴氯海因等。

水温高时,一般用一些较温和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苯扎溴铵等。

另外,应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用药,还应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池塘的水质条件适当调整用药量,为了维持药物浓度一定时间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消毒药物一般要使用2次~3次

③发生鱼类爆发性出血病时,在泼洒外用药物的同时,应投喂药饵,可用中草药如大青叶、板蓝根、大黄、石膏+维生素C+维生素K3粉+恩诺沙星(或氯苯尼考粉)拌饵内服,连服3天~5天,不仅可以加速鱼病的好转,同时对未感染的个体能取得很好的预防效果,迅速控制疫病的蔓延。

④注意事项

用药剂量一定要足,几乎所有的消毒剂、杀虫剂在使用过程中都受到水体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多次用药以后,鱼易产生抗体,对水体较肥,水质恶化的水域,用药要适当加大剂量

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作好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捞出死鱼、焚烧和深埋,以免重复感染。对所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消毒,饲料要新鲜,并根据需要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