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成为专家,先建立自己的“思维脚手架”

 李建涵LEO 2017-01-01

-1-

今天更新了自己对于内容创业架构的理解。

我最初的意识里,内容创业的体系只有:产品+服务+营销这三个要素。

①我本身就是产品经理,产品该怎么做?

我当然知道,要快速迭代,要最小MVP,要小成本是错,要警惕“创新者的窘境”。

②我领导的部门就是负责整个集团的IT信息化,从给职场小白重设密码到研发一个大型软件,我们都在做。

服务就是保证“没有问题”。

③营销是我的弱项,因为我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做宣传。

还好我现在有团队,我会抱大腿。

比如跟着BetterMe大本营全国做签售,和选择自己公众号一起合作在线课程,和行动派一起做公益活动。

④而运营是什么?怎么做运营?

我现在摊开的这一摊子的事儿,怎么管理,我一直找不到章法,甚至说难听点,我连入门都没搞定。

今天在路上看黄有璨的《运营之光》,关于什么是运营,运营该怎么做,我扫读了目录和序言,就觉得有戏。


-2-

我曾经无数次怀疑过自己做的事情,传播速读会不会让大家更加浮躁和功利?

一直在写干货,传播方法和工具,是不是太肤浅不能够持续?

听完罗辑思维关于《出版人》的一起节目,我明白了。

我做的就是在传播价值观:
用有限的时间去体验尽可能多的精彩。

很多人喷于丹的《于丹说论语》,说不专业,太俗。

但是如果没有于丹,我们对于这么经典的著作,到底有多少兴趣呢?

如果没有《哲学家都干了什么》和《苏菲的世界》,我对哲学也就停留在只知道大师的名字而已。

比起只知道追求“正确”的专家,用通俗的解说引起大家对经典的兴趣,哪一个更有意思呢?

做知识服务,就是要像一个向导一样,站在知识富矿的大门前向对门内的世界一无所知或者看着发憷的人们招手呐喊。

把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新兴中产阶级(追求自我成长的学习者)

这就是我先做的事情。


-3-

拥有自己的知识脚手架。

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在《运营之光》这本书中的序言里说:


黄有璨就是一个在运营体系的研究方面搭建了“思维脚手架”的人。

市场上发生的风吹草动,在别人那里也许是谈资,也许是八卦,但是到了黄有璨手里,往往就会被庖丁解牛一般解构开来。

然后分门别类地架构在“思维脚手架”里,成为一个重新认知的事件,一家公司甚至是一个行业的素材。

什么是思维脚手架,有了这个脚手架,你就可以很好的砌砖头了。

什么是砖头,你每天看到的信息就是一块一块砖头。

比如你现在看到我的这段话,你要放这块砖头,就得有承载的地方,你不可能横空放置它。

所以结合“思维脚手架”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是一个砌墙建房子的过程。

阅读的时候也是这样,你需要先对一本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很多人照着书的内容画了一张思维导图,但是这张图还是作者的,不是你的。

你应该建立“书本脚手架”,也就是通过目录和序言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的架构认识。

然后将这个脚手架中你不需要的砖头全部丢掉。

剩下的砖头是你读完这本书留下来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如果你已经对这个书本所在的知识领域有了认知,那就可以把这本书的砖头拿走,放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如果你是入门,那这本书读完,你就有了一个简化版的知识体系。之后怎么做?

当然是继续阅读,去别的书里面拆砖头来补充你的这个体系啦。

所以快速阅读的价值就在这里。

因为速读是一把快刀,很多实用类书籍可以快速被肢解。

就想庖丁解牛,你要里脊还是要T骨,可以快速拿到。

至于其他的部位,你用不上,就丢弃。

肉也好,砖头也好,我们要学会的是在信息碎片大爆炸的时代去快速的识别,收集,整理,重构。

想要成为专家,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建立脚手架,然后搬砖,然后重新搭建脚手架,再重新搬砖的过程。(画面又被我说得不堪入目)

PS:接下来几天在深圳浪,请了年假去“工作”,我算是一个奇葩吧。

如果你在深圳或者广州附近,有空撩哦!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