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回顾(一) 苏老师检查作业啦~ ~

 lin-lian 2017-01-01



班主任


苏东会


当归年度大课《零起点学中医·家庭实用系列课程》从现场开课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一个月了。一个月的时间里,你都有哪些收获?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本课程?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总结这其中最重要的内容。


课程回顾


已讲内容:

第一章 中医漫谈

讲师:孙鹏飞医师

(结束讲授)


第二章 家庭实用中医诊断学

讲师:王超医师

(讲授1/7课程)


这部分课程,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大家做一些“思维”上的改变。从本质上认识中医,删除脑子里原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


请同学们自行检查,以下概念是否有了新的理解?

天人合一

身心不二

一象二分论

治病求本,辨证论治

阴阳

五行


如果这些概念在你脑中,仍然是学习之前的理解,那么你的学习是不到位的。


天人合一,其内涵包括:1. 宇宙尊崇的规律是一样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 人生于天地之“气”。不仅是人,动物,植物,黑板擦,都是由“气”构成,所以天地万物和人,是“合一”的,是通过“气”来相沟通的。这里引入了很重要的“气”的概念,它包括“先天炁”和“后天氣”。孙大夫说:气可以理解为一种能量,一种存在。理解“气”的涵义,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通过理解“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通过静坐、太极等身体的体验,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感受气--这一中医中很重要的概念。


身心不二,真正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并不容易。有时候我们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身和心是一体的。但是,身体生病的时候,我们不会认为是因为“心里”“情绪”导致的;心情不好,做事不顺我们也不会认为这和身体有什么关系。典型的病例,患郁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患者在身体上也必然有很多瘀结。因此,理解身心不二,不仅对于治病有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健康也很有益,你一定会更爱惜自己的身体。


一象二分论,从很多同学提问的问题中,就会发现他是不理解这个概念的。“老师,我的宝宝发烧39度,我该怎么办?”“荨麻疹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同一个象“发烧、荨麻疹”,它的病因、本质是不同的,中医的治疗也是不同的。所以,同学们在看到疾病的时候,要用“一象二分”的思想去思考,否则开口便错。


理解了一象二分论,才能理解“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发烧、高血压、咳嗽,这些都只是疾病的“名称”,而不是疾病的“本质”,对于治疗可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必须通过“四诊合参”收集身体的其他信息,加以“辨证”,是受寒的发烧,还是实热证发烧,才能去治疗。


阴阳,孙大夫为大家总结了阴阳的概念:一个事物/存在,它处在一个光明的、向上的、升发的、上浮的、外散的等状态则为“阳”;一个事物或存在,处在一个黑暗的、下沉的、内收的、寒冷的等状态,就是“阴”。并用自身举例,让大家轻松地理解了这些拗口的知识点:1、阴阳绝对不是割裂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2、阴阳的概念是相对的,阴和阳可以转变。然后还讲到阴阳在人体的应用。阴阳平衡,则人处于健康状态。体内不论是“阴”多还是“阳”多,都会出现一系列相对应的身体表现或症状。


阴阳、五行经常被放在一起提到,因此绝大多数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医时感到非常混乱。原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代不同地区、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王超老师讲到,由此发展出的理、法、方、药也是不同的。因此,将阴阳和五行分开应用是把中医学明白至关重要的一点。


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中,无不蕴含着朴素的“中医象思维”。概念的讲授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老师们为了帮助大家从一开始就踏入一条“正确”的学习道路,拓展了很多内容。请大家自行检查,对于以下内容是否掌握了?

五行之关系以其气不以其质

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四诊合参,初识脉诊

藏象理论而非脏腑理论

干支纪年

阴阳学派、五行学派差异


如果没有很好掌握,需要各位同学反复去观看课程视频,才能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员反馈


本次课程的学员都是走出校园很多年的成年人,甚至有70多岁的退休老人,大家的学习精神非常令人感动。


有一位学员,年近60,由于曾经受益于中医,因此如饥似渴地学习。他自制了可以挂在脖子上的手机托盘,

他专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生活状态,使同学们都受到了很大鼓舞。


另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是很多同学养成了边听课边记笔记的好习惯。

班级群也形成了非常好的学习氛围。这无疑对平日繁忙的同学们是很好的督促。


对两位授课老师们,学员们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我想同学们之所以认为这门中医课“好听”,跟其他的中医课不同,是因为两位老师都是行知堂出诊的大夫,实实在在地在临床看病,每一位老师都拿出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所以同学们会听得意犹未尽。


学习方法指导


中医博大精深,一开始就选对学习的方向其实不易的。王超老师花了一周的课时来给大家画出中医的原貌,提炼学习中医的方法,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深度中医爱好者都可谓醍醐灌顶。


首先大家要在心中明了“中医的精髓”是什么,这就好比抓住了大树的主干,不会被细枝末节扰乱了思路。其次,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决定了,学习中医必须在思维上上升到哲学、道的高度才能真正学好。而“道”也没有那么难,“百姓日用而不知谓之道”,“道”就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最后,学习中医要回归经典。对于“零起点”的同学,经典原文有难度,大家不要着急,这门课程先用来筑基,未来学堂会专门开设“中医经典”的学习课程。


王超老师还帮同学们理清了学中医的思路:

 ·通其道 ·明其理 ·知其法 ·晓其诊 ·谙其方 ·熟其药 ·变其量。7件事,不可偏废其一。


最后,王超老师用自己的几个典型病历(小儿白血病、少儿肝衰、糖尿病)为大家树立了“信”,让大家相信,中医可以治重病,中医可以治急病,中医可以降指标,中医可以治未病。只有正确而坚定的信念才能引领我们走得更远。


上个月的内容就为大家总结到这里。最后请同学们思考,孙大夫为什么要教同学们静坐呢?静坐和中医的学习有关系吗?同时检查,是否每天坚持摸脉呢?


很多同学问网络课现在是否可以报名,可以的!网络课“零起点学中医·家庭实用系列课程”报名不设截止日期,这一年都可以报名。从您开通课程算起,学期一年,前面的课程都可以观看。当然鼓励大家早报名,跟上课程的进度。


报名方式:

请大家关注当归微课堂公众号即可,大家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公众号底部菜单中找到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