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11.2

 学中医书馆 2013-01-08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11.2
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224)
第72 讲 治则(三):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
 

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正治与反治、调整阴阳。接着,我们讲第五个原则——调和气血。从气血基本病理机制、气血失调这个角度看,气血失调以后,调整气血的原则是什么呢?第一讲气病的治疗原则。我们在病机中讲过气虚、气滞、气陷、气逆、气脱、气闭。我们前面讲过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虚者补之、滞者疏之、陷者升之、逆者降之、脱者固之、闭者开之。至于这个原则,具体还有好多处理方法,将来同学们在《方剂学》和《中药学》以及在临床课进一步学习。这些就是逆其证的性质而治,都属于正治。第二、血病的治疗原则,我们讲过基本病理机制:虚、脱、瘀、寒、热、出血。它的原则:虚者补之,脱者固之、血脱就固脱,瘀者行之,活血化瘀,寒者温之,热者凉之。同样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特殊提到的出血,止之。止血,中医学有一条原则,习惯上叫“见血休治血”。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要根据辨证论治,确定出血的阴阳寒热虚实而治,而不是一味地单纯止血。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出血性疾患的时候,要进一步来学习出血性疾病的治疗规律。特别是注意止血,正确地把握应用止血的药物、止血的方法。这是单纯气病、单纯血病。一般情况下,都是气血同病。气血同病怎么治疗呢?一、气病治血,有气病而治血病。气病治血,所以,中医说“治气不治血,非其治也”。二、血病治气。因血病而治气,也必须治气。所以,还有一句话,“治血不治气,非其治也。”这两句话合到一起,正确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根据阴阳之间的关系,前面讲阴阳,强调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疾病乃起。但是,强调阳气和阴气的关系,意思是强调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什么意思呢?阳气和阴气,这两者相比较,始终规定阳气是占主导地位的。那么气为阳、血为阴。同样气和血之间的关系,强调气为主,血为次。所以,调整气血,中医理论有一个基本原则——气血俱要。气和血两者都非常重要。这两者关系强调什么呢?治气在治血之先。将来学习《方剂学》当归补血汤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血脱益气,为什么强调治气呢?就是根据“气血俱要,治气在治血之先。”李中梓在《医宗必读》里面还有一句话,说“阴阳并需,滋阴在养阴之上”。这两句话,体现一个共同的思想:强调阳气的作用。这也是辨证的,同时又规定了某一方为主。

调整脏腑。我们讲脏腑病机、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正确地处理脏腑的阴阳失调,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脏系统,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体。所以调整脏腑,脏腑功能失调,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整体观点来考察。最基本的: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首先要考虑这个点,首先来调整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这是第一条原则。第二条原则,任何一脏发病,我们讲脏腑病机的时候,重在强调,一旦某一脏有病,按照它自身规律,应该怎么发展;按照脏腑之间的关系,它应该怎么发展。所以,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第二个重要原则,从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入手,既立足于调整本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同时也考虑这一脏和脏腑之间的关系,它的疾病演变规律来调整。那就是说,把局部和整体统一起来,来调整脏腑的气血阴阳失调,不能仅仅理解为或立足于只调某一脏。把整体和局部统一起来,这是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的最基本的原则。至于说具体处理的方法,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处理方法,下面有几条原则:1.是在总的原则指导下,记住调整脏腑阴阳气血。①调整本脏的阴阳气血失调。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阴阳气血失调。从两者入手,从整体入手来考虑调整脏腑阴阳失调,这是最基本的原则。②可以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在调整脏腑阴阳失调时,既要考虑五脏主时,与四时相应、气化相通。处方遣药,要充分考虑和缓解两者之间的关系。2.要考虑某一脏气机升降的规律。在选择药物、针灸和按摩,它所产生的效应,调整机体的升降出入的时候,其升降出入要充分考虑每个脏腑的特性,它升降的特性。比如,脾升胃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那么治疗调整脾,保护脾的升清作用。不过,不应该过用沉降药物。反之,胃以降为和,这个和,胃多用沉降药物,顺其脏腑的气机升降特性来定。《内经》还有五脏所恶,就是治疗某一脏不可过用。和对某一性质,它忌某一性质,就是说怕某一性质。可以考虑药物的属性对某一脏的作用。在处方、在遣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要考虑。3.再一条原则,大家要注意:实者泻腑,虚者补脏。比如,心火炽盛,心火上炎,这是心之实,脏之实。不治脏,可以治腑。将来同学们学习导赤散,导赤散,说它的作用,能泻心火,使心火从小肠而出。实际上,是泻小肠火。那么心有病则治小肠。虚者补脏,胃气虚,脾胃相表里,健脾益气,就可以补胃气之虚。虚者补脏。这是就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在这个总的原则下,要考虑脏腑的生理特性。包括它的喜、恶,气机升降的特性来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来正确处理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第二条,就是要求掌握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这一脏。这就要求同学们掌握某一脏、某一腑它的病机的演变规律、自身的演变规律和其他脏腑的演变规律。我们在讲脏腑病机的时候,反复强调某一脏有病,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第二个处理原则,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就是针对某一脏有病,它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可以涉及哪脏哪腑,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强调在五脏的整体综合调节,在这个前提下,最常用的就是生克制化的调节。按照生克制化的规律,掌握它的演变规律来进行调节。我们前面曾经提过多少次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有病,它要调整脾,至少想到这一脏。一般来说,生克制化规律,按照制化规律来调节。今后同学们学《方剂》的时候,认真读方解,特别是到高年级,读古代的方书,有的作家就是从五行生克制化来阐述方剂的结构,来体会如何按照生克制化的规律去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前面讲,用五行学说确定的治疗原则和常用的方法里面,提到用相生规律确定的方法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那么把生和克结合起来,来调整三脏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调整相生和相克的关系,体现了制化的调节机制。第三、根据脏腑相合理论,那么脏病治腑,腑病治脏,刚才提到实者泻腑,虚者补脏。已经提到了脏腑相合的理论。刚才举的例子,心火亢盛,治小肠、治小肠。大肠气机不通而便秘,可以补益肺气。实证可以泻肺,脏病治腑,腑病治脏,但一般规律是脏腑同治。这里面,最重要的注意脏腑的性质和气机升降的趋势。掌握这些要素,来遵循着某一脏阴阳气血失调,调整某一脏。在此基础上,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这样来处理脏腑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脏腑本身某一脏有病,阴阳气血,重新建立平衡,用来调整脏腑和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调整它们的平衡,也就是立足点旨在调整脏腑。一、调整某一脏的阴阳失调。二、调整五脏系统之间的阴阳失调。最终达到以五脏为中心这个五脏系统重新建立起平衡,重新处于正常的状态,这就是调整脏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刚才提到要考虑脏腑的生理特性,考虑脏腑之间的关系,特别考虑脏腑的生理特性。那是具体处理的灵活性。前面讲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要考虑脏腑本身它的生理特性。在这个情况下,就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前面讲脏腑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脾胃之间的关系。它俩气机升降作用趋势不同,它的性质截然相反,而且两者常常是交互为病,就是脾胃同病。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它们的关系,一要分清是脾病为主,还是胃病为主。二要分清、处理、调整它们,应充分考虑它们的性质。就气机升降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既要用升药,又要用降药。所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治疗脾,按照脾的性质,应该用温性药物、辛散的药物,升发脾阳。而治疗胃,至少用甘寒、生津、养胃阴,用喜沉降的药物。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叫做什么呢?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在处理本脏有阴阳失调的同时,考虑脏腑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前提下,按照脏腑的生理特性,考虑这些因素来处理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失调。使病变的脏腑,重新建立起新的平衡、重新恢复到健康状态,由疾病转化为健康。

下面讲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又叫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简称叫三因制宜。第一、讲因时制宜。我们前面讲绪论的时候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叫宜思维。实际是中国文化的“致中和”的思想、中道思想、中正思想。这个和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反应在中医治疗原则上,强调宜、制宜。所谓因时制宜,它的定义,是指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怎样制定适宜治疗原则?1.四季都有慎用药,也有宜用药。该用的药和注意慎用的药、谨慎使用的药。四季慎用的药物,例如,夏季慎用温热药物,冬季慎用寒凉药物。四季宜用的药物,春季应该用辛药和凉药,那么夏季应该用解暑化湿的药物。秋是燥,因此,秋天应该用宜润、不宜燥的药物,而冬季为寒水用事,就宜用辛药和温药,这就叫做因时制宜。辨证论治的结果,不管疾病的性质如何,第一要辨证论治,第二充分考虑季节不同,用药的药物,慎用的药物。比如,夏季为阳气用事,气候炎热,虽然得寒证,本应该热者寒之,由于脏腑和外界阴阳的气化相通,所以用温热药物,也要求该用,但是必须恰到好处。这就叫做慎用。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这个意思,该用必须得用。夏季炎热,得了寒证,应该是用温热药的。但是又充分考虑夏季这个气化特点,这就叫慎用。它和冬季寒水用事,冬季得寒病,同样有寒病,一个在冬季发生,一个在夏季发生,都要用热药。要充分考虑夏季和冬季的区别。考虑外界气候变化,寒、热属性的区别。就这个意义讲,用慎用药物,这是考虑季节,实际还强调是环境对机体的影响。患者得了某一种病,表现的证候的寒热虚实,特别是寒热的属性、阴阳失调的结果,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还考虑外界环境阴阳消长对它本身的影响。你为这个患者重新建立起阴阳平衡,就要通过药物的作用,又要考虑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把这两者因素结合起来,正确地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把这个叫什么呢?因时制宜。冬天同样可以得实热证,也可以有的。那么热证必须用寒凉药物,寒者热之。可是冬天,告诉你冬天是寒水用事,本身引起阳气受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苦寒药物它还有个弊病。一方面能够清热泻火、祛除实热。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有伤阴伤阳的,用的程度不同,也可以伤阴,也可以伤阳。冬季寒水用事,本身外界的寒邪和人体的阳气处于一个不足的状态。一用药,因为本来冬季应该是用辛温药物的,考虑和外界环境气化相通,可是,现在必须用寒凉药物,来充分考虑这个季节。冬季慎用寒凉,不是不用,而是恰到好处。这就是《内经》讲的四句话:“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凉远凉”,它的意思就是充分考虑季节的特征。

第二个,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在具体应用上,考虑地理环境的因素。这个思想的建立,中医学形成,是以黄河流域文化,是以河南为中心,河南平原为中心,以它为标准,分为东、西、南、北四方。西北和中原比,气候偏寒、偏凉,地势高、偏燥。东南地势偏低,多温多热。这是气候、地理环境所决定。那么不同的地理环境,即使得同一个病,由于地理环境的结果,形成了气候特点不同。那就要考虑确定治疗原则的时候,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因素。比如,西北和东南,同样都得风寒感冒、感受风寒。西北地势高,气候寒凉,同样都需要用辛温发散的药物来解表散寒。由于一个是地势高,气候多寒凉,一个是地势低,气候多温热,那就在西北,同样用辛温药物,应该用重剂;而到东南,同样用辛温药物,都要用轻剂。同样得感冒,咱们举麻黄,首选药,是辛温发散第一味药。在广东,在东南沿海,同样患风寒表证,同样使用麻黄,和到东北,到黑龙江,到西北,同样患风寒表证,使用的麻黄量就应该不一样。也就是说西北,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形成气候,它多寒凉,和东南沿海比,同样一个风寒感冒,应该是考虑地理的因素,那就是西北寒邪盛,东南寒邪微,同样一个人得感冒,这就决定了使用辛温药物,剂量有轻重之区别。将来同学们如果到广东工作去,到广东使用辛温药物,即使使用麻黄,其剂量要非常小;可到黑龙江去,使用麻黄来辛散解表的时候,那么使用的量,就显然是剂量加大。为什么这样呢?就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因素。地理环境的因素,特别是不同地理环境,表现为气候的特点,根据气候的特点,看它的寒和热、湿和燥的孰轻孰重。在这种情况下,来考虑地理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对疾病的影响。同样一个疾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使用同一个药,一定会有剂量的差异。不仅辨证有差异,剂量也会有差异。也就是说,证和病相同,条件不同是指地理环境不同。地理环境,我们这里面主要强调一个气候的环境。它还有人文环境,生活习惯不同。如果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全面考虑起来,这样的话才能体现出来因地制宜。那么影响治疗,前面讲过的因素还有好多。体质因素、人文环境,这些都应该考虑(到)里面。但是,我们这里习惯上讲因地制宜,主要是考虑各个不同的地理的、自然环境对机体的影响。还是回到天、地、人三才一体,就是人和环境的统一。着重从人和环境、阴阳来考虑,这是因地制宜。

第三、因人制宜。是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这个叫因人制宜。简单地说,个体差异,也是中医治疗学思想里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考虑个体化,就是个体差异。辨证论治体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个体化治疗。我们在这里讲治疗原则,强调因人制宜则进一步体现出中医的治疗特色——个体化治疗。我们看小孩、青壮年到老年,从年龄的区别,中医认为小孩气血未充,他的阴阳平衡最不稳定。所以小孩身体特点是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他的变化非常快,瞬息万变。正因为这样,他又气血未充,所以治疗小孩,慎用峻剂和补剂。也就是说,补或攻都要小心点,特别是补。因为什么呢?因为他容易虚、容易实,变化不定。不像治疗成年人那样,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好把握。这小孩呢!变化不规律,变化莫测。所以该补的时候也要补,该泻的时候,也要泻。但是要慎。最忌像成人那样,实证剧烈地攻伐,这个攻,是指剧烈地攻伐、峻攻。那么小孩考虑他的体质特点,肠胃气血未充,常常出现食积。不管出没出现食积这样一个表现,治疗小孩,常常加消食的药物,这就充分考虑小孩的特点。剂量呢,小孩的剂量和大人的剂量也不一样的,都是轻,小孩有小孩的剂量,都是按照药典规定用药的标准,那是按照成人剂量算的,有下限和上限。小儿至少都是在下限以下,用药非常轻的。到了青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中医话叫气血充盛,青壮年得病,可以有虚,也可以有实,由于正气盛,邪气作用以后,正邪交争,表现非常明显剧烈,所以,青壮年得病多实。那么用药呢,就可以按照正常人的药物,国家药典规定正常剂量去用。到了老年,随着肾精的亏损,各个脏腑系统功能逐渐地衰退,表现为气血亏虚。所以老年人得病,阴阳失调,邪正盛衰分析的结果呢!多虚少实,多虚证,一般自然规律。所以到老年的时候,常常强调总的治疗思想要扶助正气、补虚。即使有实邪,它的祛邪,也要和中年人,青壮年人分别开来,也要慎泻。上一节,我举了肝硬化腹水,治疗30岁、40岁、45岁以下的,25岁到45岁以下的这一阶段的肝硬化腹水,同样一个辨证结果,同样的病势区别,病势的趋势都是完全相同。一个是60岁的老者患肝硬化腹水,一个是壮年,35岁人病人,由于年龄的不同,那你处理攻邪和扶正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年龄的特点。他俩同样既要祛邪,又要扶正。或者是先祛邪,后扶正,或先扶正、后祛邪。在处方、遣药,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是体现出年龄的差异。其次要考虑性别的差异、性别的特征。我们前面反复讲,讲过多次。男性强调重在以气为主,女以血为主。那么男性以肾为先天,女性以肝为先天,体现性别的差异。因此,治疗男性重在治气,调整脏腑之气,而治疗又重在落实到脏腑上,重在补益先天、补益后天。而女性重在血上,她的生理特点表现为经、带、胎、产。所以治疗女性的重点,落实到脏腑上,虽然也要照顾到先天、后天,可是重在肝。这就是性别的差异所决定。不同的性别,它的生理特点有所差异,生理特点有差异,病理变化也有差异。同一个病理变化,同一个证,性别有差异,治疗的重点就不完全一样,充分考虑性别的差异。就是性别在不同阶段也是如此啊,如女性在分娩以后,出血,那么在哺乳期,不管得什么病,要充分考虑失血,易血虚,易有瘀。按照一般规律,血虚用四物汤就可以了。那么到哺乳期为什么首选用生化汤啊?既要补血,又要化瘀,就考虑女性分娩以后,她有出血,出血必留瘀。这就不仅考虑到性别的差异,而且要考虑就性别本身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它也有差异。体质的考虑,从总的分类,我们前面讲的是偏阳质和偏阴质、阴阳平衡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质。那么阴阳一失调,表现为有点倾斜,有偏阳质和偏阴质。所以我们讲偏阳质,不是阳盛,就是阴虚。这种体质,即使应该用温热药物,考虑体质的特点,也要慎用,恰到好处,不可过剂。该用必须用,用到恰到好处,中病即止,不可过剂。同样道理,偏阴质,不是阴盛,就是阳虚。这个体质,即使是应该用寒凉药物,同样应该是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这是慎用。中病即止,不可过剂。在这里充分考虑体质的因素,所以说,全面的考察体质的强弱,强者用药宜重,弱者用药宜轻。根据它的正气的程度,表现为体质强弱的程度,这里最重要的是考虑体质的寒热属性,从脏气而化,从化的结果,该用什么药,就得用什么药。但是,偏阳质注意,该用温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么偏阴质,该用寒凉药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两者都应该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剂。反复强调这句话,就充分考虑体质的特点,这就是叫因人而异。体现了中医学个体化治疗。所以辨证论治,不管年龄、性别、体质,都要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结果,在具体的治疗某个证候的时候,治疗这个疾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时间、地点、个体自身的条件、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综合起来,下决心来进行治疗,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采用具体的治疗方法,原则相同就是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的差异。在处理上又有灵活性。充分体现出来个体化治疗的特征。既考虑、既强调整体观念,天、地、人三才一体,又突出以人为贵,考虑人所居住的、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把这些因素考虑起来,来正确地确定原则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样一个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个人,总的治疗原则是相同的。应该服从寒者热之、热之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可是,又由于时间、地点、人物的条件差异,在这个总的原则指导下,在处理上要兼顾上述这些因素,这就叫做辨证论治,这就叫做中医学的个体化治疗。它也从治疗原则这个角度,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而在天、地、人三者,尤其强调以人为贵的这个思想。我们最后用一个示意图把我们这一节总结一下。治病求本是中医学基本的治疗观念。这不是就现象、就症状而治,一定是追求疾病的本质,揭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同时还要考虑时间、地点、个体的差异,把这些综合起来,才真正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求本,这是最基本的治疗思想。在这个基本的治疗思想指导下,它一般的原则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扶正祛邪,体现了正确处理正邪关系。在这个前提下,那么还要分清轻重缓急,表现为标本缓急这样一个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分清楚了,那么最后看,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两者关系入手看,一致,还是出现某些假象?产生了正治和反治这样一个概念。又要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如此。那么既要调整邪正的关系,又要分清标本缓急,又要充分考虑时间、地点、环境的关系。那么具体处理方法上,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入手看,一致称之为正治;不一致,我们有四个概念,叫做反治,它们属于同一层次。在治病求本的思想条件下,要分清楚邪正之间的关系,要分清孰轻孰重,要考虑时间、地点、条件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一致,我们就采用正治的方法处理、正治原则。否则出现了某些假象,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反治入手,这个思维入手来确定它的治疗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那么具体如何来调整呢?调整邪正之间的关系呢?怎么来考虑环境这些因素呢?怎么来处理它们之间的主次、轻重缓急呢?最终落实到人体,无非是阴阳气血失调最一般的机制,那么落实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把气血都纳入到阴阳里面,还是调整阴阳。最后,仅仅知道调整阴阳和调和气血还不行。必须落实到脏腑上,调整脏腑的气血阴阳。最后这才确定了,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才能确定这个具体的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一定体现了脏腑,定位在脏腑上,体现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讲的中医学的几个基本治疗原则。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照治病求本的思维方式、这个治疗思想,把扶正祛邪,实际上最基本扶正祛邪。如何扶正祛邪?要考虑标本缓急、孰轻孰重,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的差异。在这个前提下,看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一致,用正治的思维方式来确定。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现象不一致,本质上仍然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但是考虑问题的立足点,从假象入手来思考。这样一种思维结果,最后也落实到正治上,我们把这种正治,习惯上称为反治。在这个前提下,真正体现治病求本的治疗观念,就含了这么多内涵。在这个前提下,中医学不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疾病乃起吗?那首先是考虑调整阴阳,其次是考虑调整气血。气血可以纳入阴阳里面来讲。气为阳,血为阴。所以最基本的原则,在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下,最基本的治疗原则就是调整阴阳。那怎样来调整阴阳呢?使抽象的程度越来越降低,具体程度越来越上升,最后落实到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最后确定出来具体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治疗学里面治病求本的基本的思想、一般的原则和灵活的处理方法,体现出来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既强调整体来调节,又充分强调个体的差异。这就是治则里面,我们通过几个治则的基本原则,讲述它的基本的治疗思想。再有一点需要说的,我们传统来讲,调整阴阳,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从《内经》开始,实者泻之,就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到了虚者补之,不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叫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本质上,疾病的属性,就寒热阴阳失调而言,就两个,不是寒、就是热。按照这个思维,无论是阴阳偏盛,还是阴阳偏衰,都必须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样一个原则。在这种前提下,去考虑祛邪和扶正。但是,大家看书的时候,包括讲《中基》,习惯上都是阴阳偏盛,实者泻之。往最后呢,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咱们讲阴阳偏衰,就是虚者补之。就讲“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或者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最后落实不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应该无论是偏盛,还是偏衰,最基本的性质只有寒热,都要服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理。但习惯上,从《内经》开始,以至到今天习惯都这样讲。我们今天讲完了以后,把它再抽象出来。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怎么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是为什么呢?从疾病的属性来考虑。这样来讲,就和前面讲的阴阳、用阴阳学说它俩就统一起来。不是说阴阳偏衰的时候就不考虑病变性质的寒热。只是习惯上这样讲,本质上最后还是要考虑寒热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刚才讲阴阳失调的那个示意图,最后归结的基本的原则处理阴阳,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在这个基础上,分清虚实而已。这就是这节课和上一节课我们这一章讲的重点内容是治则,那么其次是养生和预防,重点在治则。学习治则,在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概念的基础上,重要讲中医学的治疗学思想来加深对中医治病求本的认识。这样的话,把中医学的基本思想、指导思想,它的基本理论思维方式,从第一章开始一直到最后这一章,都是一个思想,一个观点,这样的话,通过不同角度来阐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的系统整体的辨证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不同的范畴,体现在不同的章节里面。强调这些中医基础理论,就是讲中医学的思想、讲思维方法。通过《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讲述中医理论的具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来揭示中医基础理论,或者是揭示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这门课,只有达到这个程度,才叫做真正把这门课程学到手了。好了,到此为止,这门课程基本内容就到这里了。下一节呢,今天下午,下一个单元,我们从总体回顾,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进一步就某几个问题,进一步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把具体问题学完了以后,回头来再把它抽象出来,再进一步来体会中医基础理论,如何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好,这节课到这里。


第73 讲 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这是本门课程最后一个单元,在前面系统讲述了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讲一讲作为本科学生如何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最终,学习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在这里面,再作一次解释,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至于在讲述过程中曾经提到某一个问题,有多种学术观点、有多种学说,作为本科教学,只提供一个目前学术界共识的一个学说,其余的一律不要求,仅供同学们今后学习的时候去思考、去探索。

首先说一说,作为本科生进入高等学校,第一门中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每位同学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就是在原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我们讲授这门课程,同学们能够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无论在哲学和科学,乃至人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密切相关。特别是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认真去学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推荐给同学们一本我认为不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研室,是给哲学系学生上公共课的,叫《中国古代哲学史》。希望大家认真去阅读。通过阅读这本书,自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大致的发展过程。我们前面讲过气、阴阳五行,那里面都做了解释,这个概念是怎样?气、阴阳五行学说是怎么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读这本书之外,建议同学们读一点中国的小学,现在叫蒙学,中国文化的蒙学,推荐一本,读一读《幼学琼林》。那里包括天文、自然、地理、文化、哲学、伦理,全都有了,是中国传统教育第一名七门课程。至于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许多书,读这一本,我看就能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的概貌,从哲学、社会科学、伦理学、天文、地理、气候,那里面都有。再推荐一本书,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致发展过程,现在教育部为全国的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了一本中国传统文化,大概就有三本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可以。因为本科生不需要了解更多,掌握更多,三十二开本,也就是一百多页,又都是全国统编教材,是教育部统编的,读一本《中国传统文化》。读三本书,达到什么目的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通过这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特别是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史。它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的特征,它与西方文化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在理论上,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这些书,掌握这些知识,解决了初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掌握了中国的文化所决定的科学思维方式,按照这个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把《中医基础理论》学好。第二点讲,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一定按照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学它的概念、判断,逻辑思维过程以及这个理论。离开这个前提,按照同学们在高中学习的受近代或者现代教育,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所开那些门课程。那种思维方式是学不好中医的,更学不好中医理论。这就是为什么前面讲课就以讲脏腑为例,反复强调,同学们,同样一个心脏,中医的概念是建立(在)中国的科学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心脏的概念,而解剖学的心脏是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科学思维方式,所抽象出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抽象的结果,抽象出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是有区别的。离开这个前提,就难以把《中医基础理论》学好,这是第一点。要学好《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作为我们本科生刚入学的时候,应该准备好的条件。

第二点,就学习这门课程而言,要始终(从)基本概念入手。一门科学,它是由若干学说组成的。作为一门科学理论,每一个学说都是由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者规律,由这三个知识要素构成,按照逻辑关系把它推理得出结论。因此,基本概念是构成一门学说,构成一门科学最基本的要素。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首先从概念入手,逐个把概念搞清楚,先总的搞清楚,然后,横的搞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找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理论学通、学好。

如何把握这个概念?大家知道科学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它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地深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地变化,这才叫科学。同学们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那就是按照现行的教科书来学习,现在教科书里面给同学们提供的概念,教科书编写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到目前为止,得到学术界共识,相对稳定的内容,才能写进教科书里面。换句话说,教科书里面所提供的概念,是学术界所共识的,它给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至于还有其他一些内容,其他不同提法,作为本科学生学习,教科书里面一般是不纳入的。除了教科书之外,随着同学们的学习年资的增长,还可多涉及之。中医对基本概念的研究,也是当前中医药界研究重大课题,就是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问题,实际上就是概念的界定、规范。研究成果也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同学们追踪这样一个动态,看这个概念最新怎么表述?将来一旦在全国明确公布了,中医药的名词术语规范,包括它的释义、它的语言符号、名称的确定。一旦公布了以后,就变成我们国家的权威性的表达。将来同学们在学完教材基础上,凡是已公布的名词术语,语言表现形式以及内涵、处延的界定,叫释义,有差异的地方,今后一律以名词术语的规范为准。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它也反映、体现了一个科学概念是运动变化的。因为从古至今,虽然经过现在的整理,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来下定义。前面课程讲到,就以健康的定义,以西医为例,下二十多个定义。每个定义都是站在不同角度,下定义应该符合科学定义的原则。这样,站在不同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抽象出来的,并不等于概念齐。这是第二点,关于从概念入手,这是一。看工具书,要看最新的工具书。这是关于学习概念第一点要注意的。

第二、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理论当中的基本概念。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所决定的,中国的语言文字,每一个单字构成一个词,双音词也可构成一个词。总之,词可以是单音的,也可以是多音的。每一个词表达了几个概念,要对它进行释义,汉字的特点,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多义性,内涵的多义性。如果按照西方文化的思维特点,强调按照形式逻辑来推理,强调定义它的内涵,表述它一个概念定义的时候,必须是单义,不可多义,有个严格的规定。也就是说,一个术语在这门科学里只有唯一的解释,它的内涵不准出现第二个。而中国的文化恰恰与之相反。中国的文字是表意文字,有个意和象(在)里头。因此,它每一个单字,含有丰富的内涵,转化成我们现在(对)概念下定义,就从义项来说,它含多义项。但是,多义项,自有文字那天开始,注释文字那天开始,有《辞书》开始,都限定了这个义项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另外一个义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就某一个义项使用条件,从古至今也说得非常清楚,概念是清晰的。我们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的多个义项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义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那个(义项)?把握条件是至关重要的。离开这个思维方式,就是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就没有办法来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这是第二点,讲如何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

比如说,第一章,第一个就讲气。从古至今,说得很清楚。抽象气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文字符号的气,经过高度抽象,脱离开它的物质原形,抽象出它的结论,概括了它反映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本质吧!首先承认它是物质,同时,又强调它具有功能的含义。把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考虑,这是中国的文化。按照西方思维特征,物质就是物质,不能有功能的意思,它俩不能是功能和物质的统一、它俩实际是对立的。非此及彼,非物质就功能,非功能就物质。而中国的文化,既可以非此及彼,又可以亦此亦彼,这就是辩证的思维方式。离开中国文化思维方式,无论如何,也没法理解气的概念。我们讲过《中医基础理论》,所有涉及概念都是这样,都是这样一个界定,都是这样一个特征。这是如何学习概念?

第三、怎样去掌握中医的理论?前面讲过,中医基础理论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等构成的,由科学事实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经过推理而得出来的。而这个推理,要求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按形而上学的那个逻辑学来推理的。换句话说,用现在逻辑学来说,传统逻辑是指西方最早的,我们今天叫形式逻辑,翻译过来,西方叫传统逻辑。而我们中医学思维方式呢?尽管是中国古代文化所决定的思维方式,是辩证逻辑。而西方文化中心的传统模式是传统逻辑,不是辩证的。在两种不同的逻辑思维取得了两种不同的理论、描述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俩不能等同,学习过程中,不能把它简单等同起来。所以,就引出第三点,怎样学习中医理论。因为中医是研究生命的,研究生命现象的,那么西方的医学,它也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对于人体的认识,中医学最早也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就以脏腑为例,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和解剖学那个心肺脾肝肾,不可同日而语。理解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中医就必须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西医就按西医思维方式来理解,两者不能混同起来。也就是第三点提出来,因为同学们都学习过近代科学、现代科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剖学知识,不能拿解剖学那些知识来同中医对号。如果说脏象和解剖学还有点相近的话,那同学们学习经络的时候,上哪找其解剖?如果找不着了,那就中医不科学了吗?变成玄学了吗?一定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医理论,这一条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今后毕业以后,既要学习中医,又要学习西医,那就是中医也学得清楚,西医也学得清楚。至于今后,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你们不断地去探索,不是简单进行横向的比较。否则的话,学不了中医。在这个基础之上,去认真学习中医某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由哪些基本概念构成的?哪些基本知识构成的?最后,它用什么思维方式?结果推出的结论是什么?前面我们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这是个原理。就分析这个句子而脾胃、气血、化源,仅从这,就牵涉到这么多概念。那就得问,什么是脾胃啊?脾胃它有什么功能啊?什么叫气血啊?气血和脾胃有什么关系啊?那怎样来通过脾胃和气血,最后推出来它是气血化生的源泉呢?找出它们的构成,这个原理的基本概念,然后它是怎样推理出来,得出这个结论?在这个基础上,学习理论,不是仅仅为了说明这个理论,为什么?其一、是它的说明意义;其二、更重要的是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中医学里面用它做什么?怎样用它去认识生命、认识健康、认识疾病、认识人们的养生和保健?不是就理论谈理论。我想如何学习好《中医基础理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按照中医学这个思维方式去学习,我看通过几十个学时的学习,在今后,再通过其他科学习,进一步来加强对它的认识,基本上就能把问题搞清楚了,大致的体系能掌握了。最终学习完了以后,分解开每个原理,它的概念、它的推理过程、它的结论、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各个理论之间、每种原理之间是个什么关系?我们第一章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念。换句话说,转化成思维方式,就是中医学所赖以存在的中国传统的、系统的、整体的辩证思维方式来学这本书。最终达到的目的,我理解,本科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今后大家毕业以后,再去读硕士生、读博士生,乃至念博士后,总之,最后你要成为一个高明的中医,第一关就过这个头脑关、思维关。靠什么过?靠这几年的功夫,各种课程来进行训练,第一关训练就是《中医基础理论》。如果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大致能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方式,对中医理论当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上都搞清楚。最终,大家学会,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来考察问题,就达到目的了。也就是说,这门课程最终学习要考同学的,大家交一张卷回来,就字面说,还反映不出来学生到底建没建立起中医思维方式。应该从两个方面考核。一张卷,就老师教的都能通通答出,看其掌握的程度如何?另一方面,看你到底掌没掌握中医思维方式。在这张卷里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来。就是在论述一个(问题)、说明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也能看出你的思维方式符不符合中医?我想最后不是仅仅记住几个词,背住几个原理,就看能不能掌握中医的科学思维方式?通俗一点说,通过学习中医,我认为考核这个人是不是中医?你别看他念的是中医学院,说的是中医话,最后可以用一个标准判定他,看他的思维方式是不是中医?用我的话说,就是他掌没掌握中医的脑袋。这个将来同学们在临床的时候,临床实习乃至将来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显得更重要。

将来同学们在学校学习两个系统:一、中医要学;二、西医要学。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所建立起的医学体系,和以中国文化为依托建立起的中医学体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都装在我们自己脑子里,会发生矛盾。当你没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连接点的时候,没学到如何澄清的时候?你没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连接点,没法让它们俩交融。大学刚毕业和在大学学习过程,我建议,学中医,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办;学西医,按照西医的思维方式办。将来到临床上去看病,用中医来辨证论治的时候,用中药给病人治疗的时候,就是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考虑。一半脑袋用中医,一半脑袋用西医。当考虑中医问题的时候,将西医这边脑袋闭上;当我从西医的角度看,把他诊断搞清楚,看到底什么机制?做出个正确诊断的时候,就把中医这半脑袋,将中医思维关上。把西医要搞清楚,最终如果你用西医治疗,就不要按照中医去辨证论治,要按照西医的思维方式去治疗去。只要按中医治疗,中医学院强调按中医治疗,一定是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去做治疗。

从我念书那年开始,我就想立这么个志向,现在干了几十年,我就可以练到这个程度。就比如现在看病,首先想,来了一个病人,那肯(定)到这儿来都吃中药,发挥中药的长处嘛。第一我先把西医,因为现代现实的医生,患者需要,要你大夫把西医给说清楚、中医给说清楚,这不是不合理的,这是社会需要。首先,西医的病,诊断清楚,什么病,第一次到这儿来一定进行全面检查,我得搞清楚。如果是从外院来的,已经带了资料,近期做好了,可以供参考。通过你自己检查,一定把西医诊断搞得清清楚楚。这个病,我用中药治疗,一点西药不用,一旦想用中药治疗的时候,我必须按照中医,把西医就不考虑了,只考虑中医,它俩互不干扰。我想能够练到这个程度,就是一个人长两(个)脑袋。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既会中医思维,又会西医思维,用哪个得心应手,用哪个来哪个,真正地下功夫修练一翻,让它两者之间不交叉。如果你练到什么程度呢?已知某某病,某一个阶段,西医治疗效果不显,和中药比就是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中医治疗。但是同样中医治疗的时候,某个病诊断很清楚,在什么病理阶段是个什么样?用中医来认识它,用中医来治疗,这个时候就不考虑西医,一旦使用中药的时候,就不考虑西医是怎么回事?血脂高,现在研究中药,大黄可以降血脂、草决明可以降血脂,吃山楂还降血脂。那好,血脂高,咱们就在处方里加山楂、加草决明,这就不是中医的思维。血脂高,胖子血脂高,瘦子照样也可以血脂高。肥人多痰、湿,就化痰祛浊。瘦人还化痰吗?离开中医的思维,怎么治疗高血脂啊?

最后一点讲,最终考核《中医基础理论》学没学好?就看能不能初步地建立起中医的科学思维方式。如果建立起来了,注意,本科生学完第一门课,一个学期,能初步地建立起来,他要经过后续课程训练,特别是将来到临床去训练,建立个思维方式。

最后一点,要想学习好中医理论,中医的理论,任何一门科学,是先有科学事实,就是先有科学实践,就是人们的实践。要解释这个实践,为什么?再由实践,逐渐逐渐地抽出来理论。科学理论的产生,这样一个思维过程:一、科学理论有啥作用?解释已有的实践,对它进行解释;二、它能够指导实践。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想学习好《中医基础理论》,仅背书本是不可以的。对某一个原理的深刻的认识需要经过临床实践,长期的临床实践,通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去加深认识。这是按照一般科学规律,就科学理论产生这个规律来说的。而我们中国的科学、中国的文化,强调这个行,知行合一啊,强调实践。这从哲学上讲思维过程,中医强调实践。而中医学,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在四诊合参的前提下。四诊合参,从思维来看什么?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中医学院的学生,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或者临床研究,实践是第一位的。仅靠书本,是不可以的。必须通过实践,临床实践,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征。知行合一、强调行而后知。中医的思维方式,第一关是形象思维,靠充分的占有资料。在形象思维基础上,才能产生抽象思维。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想学习中医理论,就必须加强实践。离开实践,没有办法进一步来理解中医理论。

西方医学的理论呢?它从解剖学、实验室来,它在这个地方推出的理论可以抽象出来,就在办公室里可以抽象出理论来。西方的哲学这个特点,是为什么叫经院哲学呢?哲学家根据已有的事实,应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抽象出来。它不管实际状况是什么?中国的哲学是在解释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这样抽象出来的。所以,理论产生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了学习中医学,咱们讲现在中医理论再放大一些,要想学中医,学中医离开临床实践,学不了中医。就文字练文字、就书读书,最后可以成为一个经学家,你可以成为一本活字典。但是不经过实践,你不知道,你所讲的这句话、这个原理,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还解决不了?哪些说得不完善,用今天的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中医讲辨证论治,用论治来检验辨证正确与否。中医学、中国文化特点所决定的,中医理论所决定的。所以,我想同学们如此,就是我们当老师的,要想当中医老师,讲中医,无论基础课、临床课,脱离开临床实践,就叫做是讲教科书,我看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他本身也很难成为一个高明的中医。这是如何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我们讲完课程回头来,根据中医学这门科学的特点,与现在我们所处这个时代,大家原有的文化基础,发生了冲突,怎样才能学好?提供这些思路和方法供同学们来参考。同学们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主张,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是养成怀疑、批判、研讨这样一个好的学风。怀疑就是好的科学品质,就是善于对过去已有的前人成果和理论提出质疑。这个怀疑不是否定的意思,划个问号,问它这个概念怎么来的?他的思考过程是什么?怎样抽象出来的呢?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用现代的思维方式衡量他那个推理过程严密不严密?他所回答的问题周延不周延?敢于提出来,不盲目地相信,中医学的学术发展史充分体现了历代医学家的创新精神。

第三、要批判式学习,找出来前人哪一地方有问题,不足的地方。你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认识才对?在怀疑、批判基础上,从古到今,认真地去研究,去分析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最后,按照现代的科学思维方式,现代的系统整体辩证思维方式,来看中医的某一个概念。哪些地方应该把它完善起来?向前突破创新。从一年级开始,上学期末开始,就必须养成这样一个良好的学风。我们在绪论里,虽然很简单地讲了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举个例子,典型实践,给大家介绍,将来同学们认真学习《中国医学史》,到三年级以后,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它是讲中医的学术史。通过这两门课程,进一步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的深入,天、地、人环境的改变,历代医家,都在《内经》所创立的基础之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有所否定、有所肯定。一本中医学的历史,很鲜明地体现了中医学是敢于怀疑古人、敢于批判古人、敢于突破《内经》所建立的这个理论、敢于大胆创新。中医理论中医学的历史,并不是一个保守的理论和历史。这是就我们中国文化自己而言的。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吸收外国的文化。中国佛教,咱们这里头也有啊,中医理论里头看古书也提到,佛、道、儒三家,叫佛学、道学、儒学。那个佛学,中国的佛学是来源于印度,印度的佛学和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中国人创立了自己的佛学。它的哲学思想据源于印度哲学,又和它有区别,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征。这个思想也进入到中医来了。大家将来学习中药的时候,如果讲药的产地,大家看现在的中药有多少不是中国产的,从大洋那边过来的。如果中医学是个封闭的学术体系的话,为什么吸纳这些药呢?你看《本草纲目》里面,翻翻书,有多少是外来的药品呢?我说这些为什么呢?中医学,用现在词说,叫开放体系。若从科学精神看呢?中医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体系,它不保守、不封闭,这是第一个问题。

我要说的,这门课程讲完了,回过头来,有一点具体的概念、具体的印象了。回头来看,如何来学好《中医基础理论》?同时也是如何学好中医学?甚至成为一个将来真正在中医学里面有所作为的人,所具备的学风,所应该培养的最基本的素质,归根到底一点就是科学思维方式。如果把这个思维方式建立起来了,就不会越念、越学,感觉中医不科学,甚至学完以后,可以改行,做别的。改行,另外一回事情啊,和中医不科学不是等同义语。现在的大学教育叫素质教育,给同学一个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结构、基本素质教育,就是做人、做事,基本素质教育。至于毕业以后,做什么?我主张因人而异。就是你喜欢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能体现你自身价值就可以,并不(一定)非得要你中医学院毕业以后,一定当中医大夫、一定从事中医。不一定,叫素质教育,其他学科也是如此。但是和你越学越怀疑,认为中医不科学,认为中医不科学,所以你不愿意做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素质教育决定了传统的所谓专业对口这个观念,就得改变了,这是第一点。我向同学们要说明的,就是讲的事情。总之,学习中医,按原有的文化基础来学中医是非常艰苦的,有个过程。那么,做好知识准备,要一边学中医,一边来补充,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来补课,这样会有助于理解中医;再一条,强调实践。将来进入三年级以后,进入临床实践的时候,要认真去做临床实践。不仅是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当老师的,也是如此,时刻离不开实践。

下面就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有的课程已经讲过了,再重复、再强调一下。咱们在第一讲的时候讲气、阴阳、五行,这是中医赖以建立的哲学基础。我们讲中医学里面的气、阴阳、五行,大家注意,中医学中的气、阴阳、五行,不是纯粹讲哲学。我给大家讲哲学史,讲哲学气、阴阳、五行;另外一个,着重解决哲学的问题,它不回答具体科学问题,讲哲学的一般规律。在中医学里面,这个气、阴阳、五行属于中医学这门医学科学里面的哲学。为什么还讲这个呢?为什么其他学说不讲呢?其他学说也讲。比如讲数学,到了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开数学哲学;学物理学,研究生必须开这课,叫物理哲学。咱们笼统起来,讲自然科学,叫科学哲学,这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必修一门课程,而且必须学好。如果将来同学上国外留学去,所学医学,医学博士最高层次,不仅有个医学具体学科博士,最后一定是一个哲学博士,拿到了哲学博士,意味着你在这个具体学科领域里面水平最高。就是说,他有科学的哲学头脑去指挥研究这门科学,知道这门科学怎样去发展?而没有这个头脑,科学哲学的头脑,仅就具体问题去解决具体问题。当兵可以,当不了元帅,当不了将军。不是中医怎么非得学哲学呢?人家西医也一样,西医也照样,生物哲学。它是在研究生的这样一个阶段开,咱们是从本科开始就开。就是任何一门学科,离开抽象思维、离开逻辑、离开哲学,这门学科没法建立体系。它是倒过来学,学西方自然科学,最后上到最高层次,研究科学哲学。而中医学,咱们中国,正好和它思维方式相反。人们先讲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为什么第一章非先要讲这个呢?强调中医学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办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由气、阴阳、五行那个哲学思想所决定的。哲学,一回答实践的问题;另外,它建立起一种思维方式,非讲这个、非学这个不可。

在中医学里面的哲学,它既有和纯哲学的气、阴阳、五行有相同的地方。可是中医学,既要回答实践的问题,还要回答具体生命问题。所以,中医学里面的哲学,有的时候表述的问题就很抽象,从哲学的高度、层次来说明问题;有的时候又说明具体生命问题,又讲得非常具体,就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最后落脚点,落到解决具体科学问题。学习气、阴阳、五行最终就达到这个目的。具体研究概念就出现问题啊!所以咱们讲授的,把它尽可能的分离开来。就气而言,它的哲学的本义是什么?用到医学,是指向何处?在医学里面,怎么来理解它?哲学怎么理解?把两者的关系说清楚。这就是为什么讲气、阴阳、五行的时候,把它做一个术语分离的道理。

气、阴阳、五行,我们讲它的概念、讲它的基本内容。实际上,讲气、阴阳、五行,那个哲学学说它的最基本原理,概念里面,我们一方面讲它的哲学意思。什么意思?另外,医学到底什么意思?至于说讲到它们这三个概念,或者三个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一、解决一个思维方法,咱们讲方法论意义。因为它是奠定了中医科学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逻辑学基础,所以首先要看这个气、阴阳、五行对中医的思维方式,从方法论有什么意义?这就是一般抽象来解释了。用这种思想、这种思维方式解释中医的具体问题。解决啥问题?教科书里例举了一些例子,就是用这个气:一、用它的思维;二、用它的医学含义,来说明医学的具体问题。它俩是统一的,不能够截然分开,这个也是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的过程。比如,我们强调气,气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万物皆统一于气。气又是运动,中医强调运动性,体现了这个概念,哲学上体现物质和运动的统一、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反映在医学上,作为方法论语言,必须这样理解,不然怎么处理形神统一呢?就是物质和功能的辩证统一。那就决定了,哲学上如此,理解了中医学的气,从总体上理解气。如果只强调物质,不强调物质和运动的统一、结构和功能的统一、那么就回到西方的物质和功能关系。它基于万物皆统一于气这样一个思想,那不是所有的,尽管世界丰富多彩啊,万物有多样性,但是都统一气的概念下。这不是整体观念吗?不能理解为,就是五行生克制化吧!人,天、地、人构成一个体,这是建立中医的,中国人的整体观念一个最基本思想。强调气要运动,抽象出阴和阳两个概念来。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阴阳。用阴阳的对待、互根来理解气运动的规律,阴阳也是建立一个观点。它解释了统一物质,统一于这个气,它的运动的原因,又建立人们思维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思维方法,比较二分法。用运动的观点考察,我们前面承认气是运动,它怎么运动?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用阴阳来解释它们运动的规律。阴阳是气运动的动因,内部的动因。那用阴阳来解释人的问题,把生命看成运动的、健康看成运动的、疾病看成运动的,我们前面讲的课程贯穿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这是从抽象一点来看生命问题。在具体解释某一个现象,主要的是倒过来,是着重从分类学、从方法学来看、两分法来看,把人体的形体结构作一个划分,对证候进行划分、对药物属性划分,这是具体解释问题着重强调对阴阳的属性的概念。可是强调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又回过来,它们是互根和对立的。就是具体和抽象是密不可分的,不是截然分开的,五行学说也是如此。

第一个问题,说一说为什么必须讲气、阴阳、五行的道理?气、阴阳、五行在医学里面应用,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一、给我们提供一个科学的哲学基础、科学的思维基础,这是最重要的。整体观念、形神合一、什么气、气化、气机,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不是中医学的。我们是把这个概念移植到中医里面来,表述生命问题、健康问题和疾病问题。可是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不是今天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点就是每一门具体科学还没有完整地建立起自己的科学概念,用自己的科学概念来回答本门科学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借助于某些哲学的概念,来回答自己医学的问题。就出现了在表述过程中,一会使用哲学的概念,那么有哲学含义,一方面有具体科学含义,就表现为抽象和具体交织到一起。这不仅是中医学,任何一门科学在同一时代的话,都是如此。

我建议同学们有机会读一读《西方医学史》,三大本,是一个美国的医学家写的。你看看西方医学怎么发展来的?再读一读《古希腊哲学史》,看看西方,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现代西医学,它是怎么发展来的?如果把这个了解了,那中医学,讲中医,为什么讲气、阴阳、五行?一会抽象一会又具体,就很清楚了。当然今天看,这是我们的长处,建立一个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它的长处。但是表述医学生命问题,必须解决具体问题,有时说得很抽象,这也可能,这是宏观有余、抽象不足,具体精细不足。这也是咱们中医,从现代来看,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的。最理想的,按照现代的科学思维方式认识它,对任何一个事物,从整体宏观上把握非常清楚,微观精细也要把(握)得很清楚。从宏观到微观都说得很清楚,这是最理想的。就这个意义说,中医气、阴阳、五行所建立起的科学思维、科学观,它长处是宏观把握得非常准确,但是,微观精细尚需要完善。这是第一个问题,总体,这也是反复强调它的思维方式。

我们在前面讲气、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仅仅是举例,并没有穷尽应用,并没有穷尽,一个一个例子,仅仅举几个例子,来供同学习参考。中医这个思维方式、这个方法论,用它来做什么呢?怎样来引导同学们学会?怎样用气、阴阳、五行所建立起世界观、医学观和方法论?怎样来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具体问题?仍然是强调思维的规律,用具体方法来怎么样解决具体问题?仅仅是拿出几个典型例子而已,不是就应用到这一点上。将来同学们学习临床和学习中药、方剂,仍然是用气、阴阳、五行来作指导,用这个思维方式来作指导。带有共性的问题,这是气、阴阳、五行。

关于有同学提出“阴阳中复有阴阳”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已经在课堂讲得很清楚了。注意,现在我讲的和过去教材讲的处理这个问题不一样的?什么意思啊?过去,按“一尺之捶,日取齐半,万事不竭”来理解,就是按照一尺之捶一次折半,每次折半的分下去。《内经》也这么举例子,就是“阴阳中复有阴阳”,就是每次取二分之一,无穷取下去,这么分析。实际上“阴阳中复有阴阳”,它是从思维方式来讲的,就是不管事物从宏观也好、微观也好,就是整体好、局部好,它永远可以用阴阳一分为二这个动态的观点去考察它。举个例子,脏为阴、腑为阳,脏腑而言(来)说,脏为阴,腑为阳,一分为二了。不是一分为二。咱们讲脏是五、腑是六,怎么一分为二?一个奇,一个偶啊,是这两者按照阴阳属性可以把它规定属阴、规定属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它俩。那么脏同属阴,仍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每一脏还可以分阴阳,就是可以永远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它去、去分析它。注意不是简单地划分,不是每次都取二分之一,无穷地取下去,不能这样理解。至于说六腑,其他脏腑有的阴阳配不上,这也是一个需要咱们进行后期研讨式的学习去解决的。为什么出现这样?这是现在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实际六腑只强调阳不强调阴吗?也强调阴啊。我们前面讲强调胃(的)阴阳、小肠的阴阳,它也同样强调阴啊。小肠有虚寒证、有实热证,它也同样需要阴阳的。就是不管五脏,还是六腑?脏腑,都可以从运动,一分为二这个运动的观点去把握它们的生理和病理,这样来理解“阴阳中复有阴阳”。如果举例子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脏和腑相比较而言,我们规定脏为阴,腑为阳,一分为二、整体脏腑一个合称概念。五脏本来属阴,我们还可以根据它们的生理特性、它们的功能,可以再划分、再分一下。就是说,不要把问题看死了。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对而言的,不是这个事物判定一旦属阴,永远到底,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把任何一个事物判定属阴,它的属性,或者属阳,永远到底的话,最后我们讲阴阳的转化,讲事物性质的改变、属性的改变,就没法讲了。如果这样理解,那可真就是每次取百分之五十,那就是回到亚里斯多德所建立起形而上学,那可真就是简单地一分为二了,静止的一分为二、不应这样来理解阴阳的相对性,“阴阳中复有阴阳”。好,这节课先到这里,休息一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