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

 乐乐书屋 2017-03-19

以下内容见于即将本月出版的《百年程氏针灸传习录》

微店预售此书已经开始,签名版的哟!需要预定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月初到手!)



为什么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呢?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脏腑组织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由此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并称为中医学理论的两大特点。

而把人体联络为一个整体的,就是经络。正是经络的存在,将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官窍肢体关节联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是因为经络是沟通内外的桥梁,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是网络周身的系统,而这一作用正是人体脏腑变化反应于外周被诊查的基础,也是在人体外周给予良性刺激后影响脏腑功能的基础,更是脏腑之间相生相克、人体阴阳平衡的基础。所以经络是针灸的“理”中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医“理”中的基础。

经络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网络周布全身的一个复杂体系。内属脏腑,外络支节,行血气,营阴阳,应天道,是血气运行的通路,是人体功能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这一理论贯串到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经络与阴阳五行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许多有关经络的现象,但要深入地把握住这些现象的规律和本质,就不能不通过理论思维,而任何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又都是以哲学作为基础的。

如果说经络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和反复医疗实践,所发现的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经络学说,就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换句话说,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学派发现的不同的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的联系规律,即经络。古人给予我们的只是经络存在的事实,并用经络学说给出了相关的解释,这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许多中医传统哲学文化概念。

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典型代表,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自然观,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当时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古代医家把它用于医学领域,对中医学的理论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在经脉的名称上,也采用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和少阳命名。除“厥阴”之外,其余五词均见于《易》学的术语。古代医家再将十二经脉分别同三阴、三阳相配,并按经脉内属脏腑、外络支节的联系,构成了手足各三阴三阳的十二经脉体系。

借助于当时盛行的阴阳学说,古人对其所发现的经络现象至少做了两方面的解释工作,一方面对经络现象在人体上的循行分布规律进行了定位描述,便于位置区分;另一方面在定位描述的同时对经络的名称进行了编号处理,便于称谓区分。而更进一步地,古人还通过描述经络所联系的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间接地解释了经络的功能及与脏腑功能间的影响关系。

五行学说,则将人体的脏腑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不仅以自然界这五类物质的特性,用比类取象的方法,说明脏腑的部分功能,而且用相生相克说明了脏腑之间的某些联系。例如肝脏,“生我”者为肾,“我生”者为心,“克我”者为肺,“我克”者为脾,余可类推,从而概括出了内脏的整体联系。经络和脏腑有密切联系,是人体脏腑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之间进行联系的通路。经络在脏腑五行关系之间,绝大部分都是直接沟通。如肝与心、脾、肺、肾之间的联系,从经络来讲,足厥阴经别贯心,足少阳经别贯心,足厥阴经挟胃,而脾胃表里相合;足少阴经上贯肝;足厥阴经上注肺等。通过经络在五行之间的联系调节,才使五行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和协调。

可见,古人借用阴阳学说对所发现的经络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经络学说。又通过描述经络与脏腑的联络关系,结合五行学说,建立了认识与理解、平衡与协调各脏腑功能的独特规律。经络在阴阳五行学说具体应用于中医学的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桥梁骨架般的作用,共同构建形成了中医学对人体最基本的认识方法。

2、经络与藏象

藏象学说是在中医学理论中与经络学说同等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理论的形成与经络密切相关。

藏指藏于内,就是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就是说脏腑虽在机体的内部,但它们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有征象表现于外,所谓“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张介宾《类经·藏象类》)。

中医学里藏象学说的形成,是以广泛的医疗实践为其基础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灵枢·经水》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灵枢》骨度、肠胃、平人绝谷等篇以及《难经》中都有一些记述。可见,我国在公元前已开始从事人体解剖的实践,这是形成藏象学说不可少的基础;二是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机体受寒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咳嗽等症状,因而认为皮毛和鼻与肺有联系;三是长期而丰富的临床实践的总结。例如,应用补肾的方法治疗骨折,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从而产生“肾主骨”之说。总之,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较完整的藏象学说。

然而,在对藏象学说形成过程的描述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经络的作用。经络概念的形成,对于认识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进一步认识身体内外、上下、左右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试想,古代认识人体的技术手段,不足以支持系统性、微观化的解剖,因此古代的解剖实践,仅停留在对具体脏器的形态、颜色和功能的粗浅认知上,更多地是借助阴阳、五行等认识自然的哲学思维和方法来认识人体,结合对人体生理与病理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外部现象与内在脏腑之间相互关系,例如皮毛与肺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经络学说加以记录和诠释。

而脏腑之间密切相关的理论,更主要是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了表里属络关系。例如: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上膈,属肺;手明阳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从而构成肺与大肠的内在联系。其他如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都是通过体内阴阳经脉的属络贯通,使每对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作用上密切相关。故《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由此可见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的表里相合,都是以经络联系为根据。离开了经络这种特殊的联系通路,各脏腑便成为孤立静止的器官,也就失去其功能活动的意义。人体内部的经络联系,不仅体现在脏腑的表里属络的关系上,而且在脏与脏之间,腑与腑之间,也均有经络相互贯通,构成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例如:足厥阴经在体内有一条支脉,“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与手太阴经相贯通,构成肺与肝的联系。足太阴经的一支脉“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交于手少阴经,构成脾与心的联系。此外还有肾与心、肺的联系,胃与大、小肠,肝与胃的联系等等,都是通过纵横交错的经络,而互相网络贯通。

由于经络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联系,当某经脉受邪发生病变时,就可出现表里经脉和相关脏腑互为影响,互相传变的病理变化。例如:当肺经受邪,可直接影响大肠经,而使大肠腑发生病变,出现便秘或泄泻等症。当脾运化功能失调,又可以影响胃与肾,出现纳呆、脘腹胀满和水肿等症。总之,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必须了解经络的联系及其病理传变,才能更好掌握脏腑相关的理论去指导临床实践。

3、经络与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人体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和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脏腑化生气血,经络运行气血,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学说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人体生理功能的理论基础。

气与血的生成,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的精气,都有赖于肺、脾、肾等脏的功能活动,二者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推动,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滋润。所以《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属阳,血属阴。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是指血在其生成及运行的过程个,始终离不开气。血液的物质基础是阴精,而促使阴精化生血液,则有赖于气。气盛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弱。因此,气虚常可导致血虚,而治疗血虚的病症,有时要配以补气之品,就是因为气能生血之故。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称为气行则血行,如果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流通不畅,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瘀血阻滞。故在治疗瘀血时,不但要用活血化瘀药,还常配以行气或补气之品,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外,是依靠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如果气虚不足以统摄血液,常可导致各种出血,称为“气不摄血”。对于气虚引起的出血,治疗时必须用益气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血为气之母。是指气依附于血,并需得到血的充分供给营养,才得以发挥其作用,推动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临床上常见到大出血时,气亦随之而丧失,称为“气随血脱”,说明血为气之母是有一定道理的。

血与津液都是液体,都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所以二者都属阴。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中的一部分,如渗出脉外,也就成为津液。由于津液和血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有津血同源之说。所以,气与津液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气与血的关系来理解。

如果说,血与津液有形,代表着物质基础,那么气无形,代表着功能活动。人体的功能活动依赖于物质基础才能得以发挥,而物质基础也要靠功能活动的化生和推动才能产生与流通。所以《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指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纵横交错,分而于体内和体表,“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使人体的内外、表里、上下、左右保持密切的联系,并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相对平衡。

气血化生于脏腑,而运行于经络之中,是指经络可将脏腑化生的物质和表现的功能信息传递至体表、以及相关的组织器官、相联系的其他脏腑,经络在发挥其通路、桥梁作用的同时,更实现了人体内物质与功能的协调统一。

4、经络与诊断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诊断方法的理论基础。如望诊,《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说明通达全身的重要经脉和络脉都汇聚于面部,全身的状况也就通过经络在面部相应的部位显现出来。

又如舌诊,足太阴经“连舌本,散舌下”,其经别“贯舌本”;手少阴经络脉“系舌本”;足少阴经“挟舌本”,其经别“系舌本”。说明人体秉受于父母的先天肾精,化生于脾胃的后天气血,以及统于心的神志功能,均可反映于舌。

中医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部分。脉诊的方法,特别是独取寸口的诊断方法的依据也是经络理论。《素问·经脉别论》:“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肺主一身之气,气口为手太阴以所出之处,又兼周身百脉朝于肺,且会聚于气口,所以,气口脉象可以反映全身气血盛衰。

按诊,是对病人的脘腹、手足及各部输穴等处施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其中按俞穴的方法,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灵枢·背腧》说:“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患病后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经气汇聚的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敏感反应,如胃痛可在胃俞(膀胱21)、足三里穴(胃36)有压痛,肝病在肝俞(膀胱18)和期门(肝14)穴有压痛,肠痈每于大肠下合穴上巨虚(胃37)处有压痛等,均可作为对内脏疾病的辅助诊断。

5、经络与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施治也是在经络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例如六经辨证是经络理论在临床辨证方面的综合应用。早在《内经》中对热病、疟疾等的论述,即以足六经为代表分析全身性证候;以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六经概括了十二经,以此为纲分析全身的病症,而且所包括的证候,又不局限于经脉本身,也兼及络脉、经筋、皮部的范围。又如《内经》认为疾病的发展过程,是由皮毛,经过孙络、络脉、经脉渐次深入脏腑。温病学派结合“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的理论,认为人体最为外层是“卫分”,依次是“气分”、“营分”、“血分”,并用这一层次概念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来分析热病的浅深先后,这是对经脉学说的灵活运用和发挥。

总之,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纲领,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理、法、方、穴、术、药、辨证论治无不以之为依据。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不仅只表现在对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宋代的朱肱《活人书》中指出:“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如触途冥行,不知邪气这所在。”历代医家不论是在治疗方面、著述方面也无不以经络学说来作为诊断和治疗以及说明病变的依据。近代针灸名家承淡安先生认为:“经络实是古代医学生理病理之基础,也是从整体观念出现的治疗准则。”“整个《内经》书中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十二经络的基础上的。”(《经络之研究》译本自序)对于经络学说的重要性,《灵枢·经别》作了精辟的概括:“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指出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对人体的生存、疾病的形成,以及保持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初始学医的人开始就应学好有关经络的理论,即使学术造诣很深的人也必须深入加以研究,才能很好地掌握治疗疾病的技术。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分享,健康就在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