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装典藏《雅舍谈吃》出版:完整辑录梁实秋96篇令人馋涎欲滴的谈吃美文

 田园牧韵 2017-01-03

 日前,梁实秋谈美食的散文集《雅舍谈吃》迎来最新修订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梁实秋大女儿梁文茜亲自授权。新版《雅舍谈吃》为线装典藏版,清新古朴,增加初版未收录的39篇谈吃美文,全书共计96篇,篇篇均以食物为题,读来使人垂涎欲滴。


《雅舍谈吃》,梁实秋,[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版

梁实秋女儿亲自授权并审定篇目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初版收录文章57篇,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篇篇精致,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据编辑介绍,此次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修订版《雅舍谈吃》,是由梁实秋先生的大女儿梁文茜老师亲自授权的。

在内容选篇上,梁文茜老师也亲自做了审定。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呈现梁实秋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创作,将全书分为“雅舍谈吃”和“谈吃拾遗”两个部分,其中,“雅舍谈吃”完整收录初版《雅舍谈吃》所有内容;“谈吃拾遗”辑录初版《雅舍谈吃》未收录的39篇谈吃美文,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完备的《雅舍谈吃》。

从老北京到西雅图,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细数各种美食,有酒楼饭庄的招牌菜,又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和家常菜,可谓琳琅满目。

梁实秋的文字本就睿智幽默,妙语连珠,充满了闲情逸趣,写起美食来,更是引得读者纷纷表示看得馋涎欲滴。对于梁实秋的文字,韩寒就曾在采访中表示,“我写短文的模范是梁实秋的文章,梁实秋很幽默,他影响了我很多。”

陈晓卿:一下子就被《雅舍谈吃》给迷住了

作为最好的文人谈吃著作之一,《雅舍谈吃》深刻影响了无数吃货文艺青年,除此之外,还影响过众多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就是其中之一。

陈晓卿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美食会成为他的研究对象,他就回答说,“最早是对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感兴趣,我就开始了有意识地向这方面靠拢。其实我从小就是个对吃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是好奇心让我成了一个对美食有些研究的吃货。”

陈晓卿表示,“读大学的时候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一下子就被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给迷住了。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后来参加工作,拿着菲薄的工资,我专门去把《雅舍谈吃》里写到现在能找到的美食尝了个遍。”

陈导对《雅舍谈吃》的推崇不仅仅体现在言语中,在自己的著作《至味在人间》中,谈到爆肚,还有“我不是北京人,吃爆肚完全是《雅舍谈吃》勾起的馋虫”这样的句子,足见《雅舍谈吃》对他影响之深。

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的序言中写了一件小事,“有一位先生问我:‘您为什么对于饮食特有研究?’这一问问得我好生惶恐。我几曾有过研究?我据实回答说:‘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这个睿智幽默的回答,正说明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可爱老饕。这点从本书目录也不难看出,很多读者都表示只是看到目录,就已经馋心大动了。更有读者感叹,“这才是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啊!”

《雅舍谈吃》中,梁实秋还写到许多趣事,比如在《栗子》一文中他调侃徐志摩说:“徐志摩告诉我,每值秋后必去访桂,吃一碗煮栗子,认为是一大享受。有一年他去了,桂花被雨摧残净尽,他感而写了一首诗《这年头活着不易》。”

《汤包》里有一个相传的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飙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对于学生时代的食堂,梁实秋也极尽幽默地写道:“学校的饭食,只有一样好处——管饱。讲到菜数的味道,大约比喂猪的东西胜过一点。四个碗四个碟子,八个人吃。照规矩要等人齐了才能正式用武。所以快到吃饭的时候,食堂门口挤得水泄不通,一股菜香从窗口荡漾出来,人人涎流万丈,说句时髦话,空气是非常的紧张。”

这些文字读起来,不禁让人看到一个有趣有情的“吃货”。《雅舍谈吃》每篇均以食物为题,荤菜类似西施舌、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狮子头、两做鱼等,素菜例如酱菜、韭菜篓、豆腐、龙须菜,此外,还写了汤粥酒水、点心小吃,例如水晶虾饼、汤包、核桃酪、炸丸子、满汉细点、菜包等,无一不写得读者大咽馋涎。

【书籍信息】

书名:《雅舍谈吃》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月

内容简介: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初版收录文章57篇,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篇篇精致,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此次新修订,将全书分为两个部分:“雅舍谈吃”和“谈吃拾遗”。“雅舍谈吃”完整收录初版《雅舍谈吃》所有内容;“谈吃拾遗”辑录初版《雅舍谈吃》未收录的39篇谈吃美文,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极其完备的《雅舍谈吃》。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01.06—1987.11.03)

名治华,字实秋,生于北京

文学家,翻译家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1923年赴美留学,入科罗拉多学院,一年后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26年归国,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1927年与胡适、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之后参与创办《新月》月刊;是年,与鲁迅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论战

1930年起,历时38年以一人之力翻译完整部《莎士比亚全集》

1937年“七七事变”后至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编译馆编辑委员会委员,长居北碚雅舍

1949年至台湾,任教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1987年病逝于台北

代表作品:

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谈吃》

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沉思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