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黄褐斑·雀斑证治心得

 医贵仁心 2017-01-03

黄褐斑俗称肝斑、妊娠斑、蝴蝶斑,是青壮年妇女特别妇女妊娠或产后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黄褐斑多发生于面部,呈对称性黄褐色至深褐色斑,形状及大小不定,无自觉症状,影响美观。笔者临床多年,治愈此病很多,对本病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将经验简介如下:

1、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

传统认为该病是由于肾虚、肝郁化热,气血失和所致,治以益肾、疏肝,调和气血,多用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治疗。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不仅仅是这些。“医者意也”,既然黄褐斑颜色紫褐,显系瘀血阻络,病发生于面部,显示气血不能上达;病发生于皮肤,显然有风气之存在。“气为血帅”,气虚阳虚,推动温煦无力,则血行缓慢易致血淤。故本病属本虚标实,虚者多为气虚阳虚,实者或为血瘀,或为肝郁。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内分沁失调所致,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患者内在功能的变化,用外治法,如面部美容化妆能收效一时,而很难达到根治目的。如果人体气血充盛,血无瘀滞,则面部红润有神,也决不可能罹患此病,故阳气不足,血淤阻络才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关于治疗的原则

上面提到黄褐斑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阳气虚弱,气血不足,血淤阻络所致。故补气温阳,活血化瘀是本病的主要治法,兼有肾虚者,则加以补肾填精,兼有肝郁,则加以疏肝解郁。加驱风药能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风药上行,善行头面,能鼓动气血,从而加快黄褐斑的消退,故祛风之品必不可少。因为本病很少出现热象,所以笔者一般不用寒凉之品。部分患者兼有月经不调或者白带异常者,要注意调经止带。

2、  关于用药原则

 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立定补气温阳、活血化瘀,兼以祛风之大法。用药原则如下;

(1)       补气药:常用黄芪、人参、党参、西洋参、红参等。

(2)       湿阳药:常用 黑附子、肉桂、桂枝、鹿角霜 、补骨脂、巴戟天、仙茅、紫河车等。

(3)       活血化瘀药:常用当归、 赤芍 川芎 、红花、丹皮、桃仁、丹参、 泽兰  坤草、水蛭、大黄、糖灵脂、琥珀、三七、鸡血藤、土元等。

(4)       祛风药常在对症药中少加下列一二味即可。常用药有防风、荆芥、蝉衣、白芷 僵虫等。

(5)       补肾药:一般为补肾气,育肾精,药用五味子、熟地、山萸肉 、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山药、制首乌等。

(6)       疏肝解郁药:常用柴胡、香附、沉香、乌药、郁金等。

3、经验方药

因为黄褐斑需要很长时间的调理治疗,为了方便那些不便或不愿服用汤剂的患者,笔者常拟定成方“参蛭祛斑方”治疗本病。药物组成如下:人参、水蛭、三七、土元、糖灵脂、川芎、肉桂、巴戟天、黑附子、鹿角霜、辽五味,防风、白芷、僵虫、紫河车等份,共研细末,一次 12,一天2次,开水冲服,或装入胶囊,一次8粒,一天3次,口服。方用人参大补元气,水蛭、三七、土元等活血逐瘀,尤其是水蛭活血之力最峻,和人参同为该方君药,防风、白芷、僵虫善行头面,祛风去斑为使药,肉桂、巴戟天、黑附子、鹿角霜、紫河车温阳补肾,能鼓动气血流通,温阳补肾药能增加生血之功能,所谓补肾阳能生脾土,脾胃健则生血有源,笔者治疗贫血时即遵循这一原则,这几味为本方的臣药。有肝郁者加香附、沉香,一般用1~2个月即可达到痊愈的目的,临床上笔者也常选用桂附地黄丸、逍遥丸合归脾丸调治本病,此三种成药的组合也符合以上治疗原则,故疗效较好。

4、  案例

案1  李凤枝,女,40岁,产后出现黄褐斑,经常去美容院做面部护理不能根治,乃求治于予。患者面颊及额头黄褐斑呈片状,面色无华,月经延后,有血块,有时痛经,平时常感肢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弱。辩证属阳虚血瘀,方用黄芪30,党参15,当归15,桂枝10,川芎10,泽兰15,仙灵脾15,巴戟天15,黑附子15,防风10,白芷10,僵虫10,香附15,甘草6克。水煎服,11付。与参蛭祛斑方交替服用2个月,黄褐斑退净,面色红润有神,月经正常,身觉有力,临床痊愈,

案2 董燕,女,43岁,面部黄褐斑3年,去美容面膜治疗无效。面色晦暗,未老先衰,畏寒肢冷,月经不调,气短乏力,舌质暗淡,脉沉细弱。证属阳虚血瘀,治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方用鹿茸胎盘温阳活血方断续治疗两年,身体健壮,体重增加,黄褐斑全部消失,面色红润有光泽,精神好,看似比较前年轻十岁。

 

引起黄褐斑的几个因素

  皮肤科门诊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黄褐斑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由于不了解黄褐斑的发病原理及防治知识,盲目相信化妆品和美容换肤等治疗方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给皮肤造成了不必要的损伤,因此,我想在这里和女性朋友们谈谈黄褐斑的病因及其防治知识。

       1. 生理变化:孕妇常始发于妊娠中期,故又称“妊娠斑”,分娩后逐渐消退,但也有部分人持续存在多年。可能同孕激素和雌激素增多有关。

       2.是身体内部的疾病在面部皮肤的一种表现。

       (1)生殖器官疾病所致    月经失调、痛经、子宫慢性疾病、附件慢性炎症、卵巢囊肿等生殖器官疾病可同时伴有面部黄褐斑。

       (2)内分泌病变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可产生黄褐斑。

       (3)慢性疾病    慢性胃肠疾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酒精中毒、结核病、恶性肿瘤等也可导致黄褐斑的产生。

       3.药物所致

       口服避孕药引起黄褐斑最为常见,服药妇女中有20%可产生,停药后色斑可消退,也可持续存在。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安体舒通、甲氰咪胍、乙烯雌酚等药物也可诱发黄褐斑。

       4.化妆品

      可诱发黄褐斑的产生,这可能与化妆品的某些成分有关,如氧化亚油酸、水杨酸盐、香料、防腐剂、铅、汞等重金属,劣质化妆品尤甚。

       5.日光照射

       日光中的紫外线是促发本病的重要原因。皮肤经过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刺激皮肤黑色素细胞分裂、增殖,产生更多的黑色素颗粒,从而使皮肤晒黑,形成色素沉着。

 

食疗与黄褐斑

    黄褐斑是人体失调造成的,有许多原因,相对其他疾病,治疗起来时间比较长,面对苦药,人们往往想从食疗找到简,便,的好方法,在此我们告诉大家;黄褐斑病情复杂,食疗有一定效果,但食疗只是辅助治疗,并不能彻底告别黄褐斑的困扰,而且食疗一定要坚持,较长时间才会看到黄褐斑的改变。

粥类1白扁豆10g,山药30g,茯苓20g,莲子15g,红小豆10g,粳米适量

      煮粥,米熟为好,食之。   适用于脾虚黄褐斑患者

     2枸杞 15g 花生 10g 黑豆 10 g糯米 50g 山药30g薏米30g

     煮粥,米熟为好,食之      适用于脾肾两虚患者

      3冬瓜子,去皮 10g山楂10g桃仁去皮10g粳米适量

      煮粥,米熟为好,食之     适用于血淤患者

汤类1丝瓜20g冬瓜20g冬瓜子10g煮汤,入盐,香油,香菜少许

                             适用于水湿上犯患者

 茶类,玫瑰花,绿萼梅  绿茶  各等分,泡茶 饮用

                               适用于气滞血淤患者

肉类 1白芷10g白附子5g桃仁10香叶三片,当归5g净猪蹄1只,共入铁锅中加适量清水旺火煮沸,改文火炖至猪蹄烂熟时 ,入适量盐,食肉喝汤

 

身体内外辨治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常继发于妊娠、肝病、肺结核、慢性酒精中毒、癌症、口服避孕药及苯妥英钠等药之后。其发病机制是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所致。

       临床上寻求治疗的多为中、青年女性,这些患者正处于生殖活动期,常伴有经血不调,或妊娠期间体内增加的雌激素刺激促黑色素激素量增加而引起黑色素增加,孕酮的增加还能使色素沉着斑扩展,肤色加深。中医称本病为“面”、“黧黑斑”、“面尘”、“蝴蝶斑”等。

       其机制为邪犯肌肤,气血不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中医治疗通过内外结合方法进行,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内治法:以柴胡、丹皮、当归、赤芍、白芍各10克,鸡血藤15克,红花、川芎各6克为基本方。水煎服,每日1剂。肝郁气滞型,伴两胁不舒,口苦咽干,易怒易惊,加凌霄花、益母草各15克,香附10克。

      肾虚型,可伴有腰酸痛,多梦易惊,肢冷,白带多,舌红少苔,脉细。此为肾阴亏损,精血不足,血不养肤,气血瘀滞,可去柴胡,红花,加熟地25克,女贞子、菟丝子各30克,旱莲草、桑寄生各10克。脾虚型,常伴有面肿肢冷,心悸气短,白带多、质稀等。可去柴胡、红花,加黄芪30克,党参、白术、鸡内金各10克,薏苡仁30克。历代医家临床辨证各有不同见解,但笔者在临床以上三型较多见。

       外治法:应用中药面膜后敷石膏热膜,每周2次。中药面膜主要由人参、珍珠、当归、白芷等配制。其作用机理是用人参、珍珠等含有的多种营养成分,滋养肌肤,调和气血,并通过石膏热膜的热、冷,扩张收缩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把按摩、药物、理疗融为一体,使其相互促进,增进疗效,达到治疗兼美容的功效

 

各种雀斑的预防宝典

黄褐斑:黄褐斑亦称“肝斑”、“蝴蝶斑”,多发于面、额、鼻、唇周部位,常左右对称,好发于妇女。主要原因是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此外还与氧自由基、微量元素的含量、局部微生态环境、化妆品、光毒性药物、抗癫痫药等有关。

       预防宝典:

       1、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对暴露部位涂防晒霜。

       2、如果怀疑黄褐斑是某些药物及化妆品引起的,应该停用。

       3、避免服用光敏性药物:如避孕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的抗血压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利尿剂和一些抗生素等。

      4、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芹菜、黄花菜、黑木耳、藕、苹果、梨、西瓜等。

      5、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可可、葱蒜、桂皮、辣椒、花椒等。
       雀斑:“雀斑”是常见于面部特别是鼻部及眼眶下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长期压力过大及新陈代谢紊乱可促发本病。夏季由于紫外线照射可使其加重。

       预防宝典:

      1、户外活动时应戴上遮阳用具,涂抹防晒霜。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3、多吃西红柿。因为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从而使沉着的色素减褪或消失。
      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其表现为暴晒后数小时内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可起水疱,多伴有烧灼感、痒感或刺痛。轻者数天后皮疹逐渐消褪;重者可伴有类感冒症状,如发烧、乏力、全身不适等,约一周左右即可恢复。肤色浅者易患此病,以女性较多见。

       预防宝典:

       1、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室外活动时,要戴遮阳帽,穿长衣衫。

       2、避免光感食物如泥螺、苋菜、荠菜、芥菜、马兰头、菠菜、莴苣、木耳、荞麦等。

       3、多食新鲜果蔬,因为维生素C和B12能阻止和减弱对紫外光的敏感,并促进黑色素的消褪,且可恢复皮肤的弹性。
       高温导致的皮肤病

       痱子:痱子一般可分为红痱和白痱。红痱表现为红色的疱疹,不易破溃,自觉瘙痒。白痱表现为针尖大小的水疱,疱液清澈透亮、易破裂,常见于额部、颈、胸背上部、手臂曲侧等处,一般不痒。

      预防宝典:

      1、通风降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扑痱子粉,勤换衣服,衣服宜松软宽大。

      2、洗澡最好用温水,少用肥皂,可选择碱性小的沐浴露,以减少刺激。

      3、多吃清淡、清凉食品如绿豆汤、冬瓜汤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夏季皮炎:发生于四肢伸侧,尤其是两小腿的前方,有时躯干亦可发生。初起为粟米粒大小,比较密集的红斑、丘疹或丘疱疹,瘙痒并伴有灼热感。

       预防宝典:

       1、关键是防晒、防热,特别是对阳光照射比较敏感的人,外出时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

       2、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东西,多吃蔬菜水果等清凉的食物如苦瓜、丝瓜、冬瓜、生藕、豆菜、西瓜等。

       3、注意室内通风、降温,穿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棉质类衣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