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薪火相传在两岸

 董照明413 2017-01-03


 丁太夫子门下,名手辈出,择要述之,应有三位:首先是赵干一老师,年高德厚,技术好,经验足,常为丁太夫子分劳掌持门户,后居北京而亦殁于北京...... 有长子赵明师兄,能世其艺,退休后居于北京近郊,传人不广,而亦已谢世......

 

        其弟赵金德师兄则仍在黄县(现已划归龙口,称黄城区),不但课徒不辍,而且参加六合螳螂拳研究会之组织,出席推广活动,撰文于武术刊物,态度积极,武林推重。

 

        其次是唯一渡海来台的张详三老师,技艺出群。初期,积极投身国术界诸活动,除在台北新公园教拳,风雨无阻,三数十年如一日之外,曾担任教练、裁判、裁判长、评审委员等之工作,更尝代理台湾省国术会理事长。 晚年转向青少年辈传薪,任教大专院校,全力宏扬六合螳螂,开启了宝岛上的传承体系,居功厥伟!

 

        综观张老师之传授,除六合螳螂拳六套:铁齿、搧手弸、镜里藏花、叶底藏花、截手圈、双封之外,更有六合拳系统之拳械:六合拳、六合短捶、六合刀、六合双刀、六合棍、六合对棍等六套。审其理技,益坚六合螳螂应是六合参螳螂之所得。

 

        此外,张老师也教七星螳螂拳系的摘要(质实古朴,与外传六路、三百六十五手之摘要不同),梅花螳螂拳系的梅花路(与梅花拳、梅花手合称三花手),以及长拳螳螂的小虎燕(尚有中虎燕、大虎燕),。藉以开示学生以螳螂拳的全体风貌,丰富技术、扩大眼界。

 

        六合螳螂拳能够在台湾生根,并且向日本,美国及欧洲介绍发展,引起深求的兴趣,回访龙口,视同故乡,张老师与其门下群英,应是最佳的使者、最大的功臣!其成就、其贡献,并不仅只是开台湾一系,设帐传艺而已呢!

 

        最后,更有单香陵老师,亦出丁太夫子之门。习技之时,曾得赵干一老师之助颇多。 单老师后回龙口,传授其众,俨然已成六合螳螂拳门中之一大宗。 至今,无论外则表演比赛,内则参加六合螳螂拳研究会者,多系单老师门下之高足;已是六合螳螂拳中,不可忽视之一股力量!

 

        六合螳螂拳流传到今日,似以龙口与台北为两大中心点,而罕见的手法秘籍,也在这两处的入门弟子中,影印流传。就连门中独擅的雁翎刀法,也已由台北传回了龙口。 鸿雁本是侯鸟,至此雁翅成双,定可以携手同翔,大有利于共同之前途。

 

        龙口同门,不分支派,并邀及台北的一支,同组有六合螳螂拳研究会;而台湾本身的六合螳螂拳委员会,原主张「非以役人,乃役于人」,是应该服务全体各门各派的螳螂同门与同好的。当烟台组成国际螳螂拳联谊会时,六合螳螂拳门亦曾大力赞助,参加组织,出任职位,近在咫尺的龙口与远在海外的台北,均是此会的中坚。

 

        螳螂拳分支虽杂,实出同源。 以言技术上的生发,正不妨百家齐鸣,百花齐放,分头招展,是不必一律的。而说到发展,特别是在战乱之后,收拾残丛;又面对国际,需求量极其宏大之时代,则自当团结合作,才能充分开拓共同之前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