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城里不能错过的小巷子,藏着多少传奇人家

 cxag 2017-01-03

在苏城小巷里穿梭,总会被不期而遇的古宅的铭牌所吸引,寥寥几笔,勾勒出主人的生平。这些老宅,大多已散作民居,被更多的生活内容所覆盖。这一期,我们总结2016年写过的那些藏于小巷的名人旧宅戳图片可以回顾更多的故事。

肖家巷处在临顿路和平江路之间,北边是大儒巷,南边是钮家巷。靠平江路的那头,连接的是雪糕桥。巷子里有桑宅、丁宅、艾步蟾故居等,丁宅现在是王晓慧艺术馆,保存状况好一些,其他就很一般了。周大将军的宅邸早已无处可寻,只在历史里残留一个名姓。

五爱巷

此处商人聚集,包括显赫的潘家

五爱巷36号是潘家的宅子。清朝年间苏州曾有“富潘”和“贵潘”两个潘姓世家,鼎盛之时,两个潘家“占了半个苏州城”。这处潘宅临近阊门富潘家的商号,因而推测是富潘的地盘。除了潘宅,还有几处老宅子留存了下来,从前的主人多是金融家和房地产商,名字已不可考。

景德路

“儿童医院景德路院区”这一站,离包衙前、王洗马巷、西百花巷、汤家巷都很近,这里是名人故居的聚集地,可以找到铭牌的就有十几个。王鏊祠、环秀山庄、燕诒堂、吴振声故居、申宅、荫庐…… 建筑周正典雅,各有特色。

从山塘主街,走到通贵桥,过桥直走,就是玉涵堂。主人吴一鹏曾出资捐造了通贵桥,据说因为他和好友郭某分别住在山塘河两边,走动起来不方便。桥建好以后,这两位达官贵人来往频繁,所以叫“通贵”。五百多年以来,玉涵堂几经沧桑,曾被改为戏院,又变身茶场仓库,最后留一身古朴和安静。不喧哗,自有声。

瓣莲巷

1907年,慈禧老太太得了怪病,苏州状元陆润庠举荐了曹沧洲,于是他火速进京,奉旨治病。据说当时曹沧洲走了一步险棋,他判定慈禧是因为人参吃多了,消化不好,于是开出药方“萝卜子三钱”。曹沧洲的方子立等见效,慈禧心情大悦,给他封了官。苏州至今都流传着“三钱萝卜子,换个红顶子”的说法。

富郎中巷

南方人方言里的“郎中”即指医生,但富郎中巷命名时候的“郎中”并非doctor,而是一个官职。北宋的苏州知府富严曾在此居住,富严当时在朝廷任刑部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巷子因此而得名。民国的时候,这里住的多是医生,譬如顾允若、顾乃大、宋爱人、陆子安等。

庙堂巷

民国时期,庙堂巷里住了很多知名的律师,像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潘承锷、吴曾善等。如今这里仍然保留了一处故居,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曾经的住处。巷子里有一处叫做“包山祠堂”的小洋楼,后来被雷允上业主雷显之买下来,现在是上海外贸疗养院。往事已矣,只留落叶缤纷,等待历史的一束追光。

大石头巷

门楼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四时读书乐”。中央有“麐翔凤游”四个字,下枋以元代翁森《四时读书乐》诗为题,自东向西,以园林风景为背景,镂雕四组人物。四时读书乐,是沈复《浮生六记》里透露出来的情趣。想来,有芸娘那么可爱的女子陪伴,在此居住必是一段畅然舒心的经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