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苏州的小巷子总也逛不够?

 总总1ilojlvc0p 2021-10-06

苏州小巷众多

发生在小巷里的故事就更多了

两年前开始

《馒游记》专栏开始用脚步逐一丈量

这之中,有些甚至在旅游攻略上都找不到

今天集纳第一篇选取20条街巷

作为苏州深度游的攻略推荐给大家

ps:

如果想深入阅读

可以在关注公众号之后

在公众号详情页

右上方搜索框输入小巷名称

进入全文阅读


01 悬桥巷

悬桥巷东至平江路,西出临顿路,与旧学前相直,悬桥巷古名“迎春巷”,明万历年间,权宦魏忠贤在巷内造真观,为安全计,建造悬桥控制人员进出,故改名“悬桥巷”,巷内故居众多。

图片

东段入口处,潘氏松麟义庄西侧的一间小屋中诞生了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而对面住着的就是顾颉刚。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

图片

一路上还走过了方嘉谟故居、查宅、丁氏义庄等一系列老宅子,大多都是不开放的。巷子里的洪钧故居原名“桂荫堂”,正是他出仕之后所建,后门临河,原有廊桥,过桥即菉葭巷。苏州人对于洪钧应该是不会陌生的,他可是我们大苏州的骄傲,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外交官,也是为爱痴狂的男儿郎。

图片

不得不说,洪钧与一代名妓赛金花在这里撒的狗粮足够噎死一大波儿单身狗了,在此就不多赘述。只要知道,桂荫堂西路第五进堂楼就是当年赛金花的住处就够了。

02 大儒巷

大儒巷位于临顿路南段东侧,东起平江路,西至临顿路,因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得名。王敬臣提倡“慎独”,在家开馆讲学,前后收有门生四百余人,学者称他为“少湖先生”。因此这条巷子被称为“大儒巷”。民间也有说大儒巷原名为“大树巷”的。大儒巷中也是有不少古宅古迹的,只是有些古宅作为控保建筑并不对外开放。

图片

03 潘儒巷

潘儒巷位于狮林寺巷北面,东至平江路,西出临顿路。宋时这条巷子名为“章家桥巷”,元末张士诚家的女婿潘元绍居于此,便被称为“潘氏巷”,后来明代这条巷子归富家潘时用居住,便被称为“潘时用巷”。然而苏州话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字眼经常会被讹传,“潘时用巷”被讹称为“潘儒巷”,便一直沿用至今了。

图片

一条园林路把潘儒巷分作东西两段,两段的气质却完全不一样,私心里更喜欢西潘儒巷。虽和临顿路相接,但巷内多以民居为主,极少看到店铺,阳光下看着就是一副恬静安然的样子,家家户户门口摆着的花卉植物、晾着的裤头皮鞋,都透出一种市井的生活气息。

04 胡厢使巷

胡厢使巷西起平江路,东至内城河,长400米不到。其实在古代,“相使”是官名,所以这条巷子里多半出过一位姓胡的厢使。但生性浪漫的老苏州们总喜欢把这条巷子称作“胡相思巷”,于是便传出了巷内有胡府千金小姐恋上卖菜小伙儿,最后相思成疾、抑郁而终的故事。

图片

巷内35号是蒋氏义庄,不远处是一座节孝坊。

图片

蒋氏义庄

图片

节孝坊

25号是著名影评人唐纳的故居,唐纳原名马季良,是马家墙门里的少爷,现在我们知道的更多是他与那位“红都女皇”蓝萍的一段生死恋情,两人的婚姻最后以离异告终,唐纳晚年病逝巴黎,至死都没再回到这座宅邸。这座老宅也称马家大宅,是一座五路三进的建筑,典型的明清老宅的格局。现在这座宅子分为东、西两弄,互不相通。上世纪30年代,唐纳和蓝萍结婚后就曾在此小住,居西书房。

图片

唐纳故居

05 史家巷

史家巷长三百多米,宽仅三米,东西向,东起临顿路,有一座“善忠桥”跨过平江河把临顿路、下塘温家岸及小巷连接起来,西至皮市街,过皮市街就对直进入闾邱坊巷,一直通到人民路接驾桥。

既然叫做“史家巷”,那这里必然出过一个姓史的不得了的大人物。没错,这位大人物姓史名鉴,人称“西村先生”,以诗文见长,著有《西村集》《西村十记》。这位西村先生人如其名,以史为鉴,穿衣打扮偏爱复古风,拖着布鞋,摇着拂尘,总是一副折颜上神的调调。

图片

史家巷

巷子东段入口处有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口井,名叫“坎泉”,号称“古城十大名井”之一,是座义井。什么叫义井呢?就是那类土豪大佬捐建或者老百姓众筹开凿的井。1936年正逢干旱,乡绅陶耕荪把为母做寿收到的小红包拿了出来,为邻居们建了一口水井。数十年过去,巷中人家依旧用这口井里的水浣衣洗菜,井水清洌一如当年。

图片

坎泉

坎泉对面是冯家祠堂,如今里头是苏州刻字厂,依然在运行中。门口总是有两位眯缝着眼睛,踩着老式缝纫机的老爷爷。你要想进去逛一圈,他们是绝不会拦你的。

图片

冯家祠堂也是清代翰林院编修冯桂芬的故居。说起来,当年建造坎泉也有冯家的一份功劳。陶乡绅钱管够了,可找不到合适的地儿,冯桂芬的后裔冯公湛知道后,让出了祖祠照墙边的空地用来造井。

06 颜家巷

颜家巷东起临顿河,西至宫巷,长300米不到,一眼就能望到头。大家应该知道这些巷子的取名套路了,但凡叫做某家巷,那必定是有大官儿或大佬住过。颜家巷里的这位大佬叫“颜度”,是宋代的工部侍郎。巷子的两端因为临顿路和观前街而显得格外热闹,中段以民居为主。 

图片

07 吴趋坊

苏州人对西中市和景德路必定不会陌生,西中市有好吃的白斩鸡和黎里辣脚,景德路则被称为“婚纱摄影一条街”。而夹在两者中间的吴趋坊似乎没有并不那么有名气,也没有相邻两条街道的繁华,犹如两个美艳的姑娘中间夹着一个半百的夫人,寒酸而仓促。

图片

吴趋坊位于景德路黄鹂坊桥西堍北侧,南出景德路,与汤家巷隔第一直河平行,北至西中市皋桥西堍南。吴趋坊原为苏州古坊之一,以古代吴人歌曲《吴趋曲》得名,在清代姚承绪撰的《吴趋访古录》中“吴趋”还成了苏州的代名字。

说起吴趋坊,最有名的便是藏在坊内小巷深处的艺圃。确实,走在这条路上随处可见的艺圃指向牌,三五步就是一个箭头,实在不用担心会错过这个小而精致的园子。

图片

08 阊门内下塘街

阊门内下塘街位于中市河北塘岸,东起河沿街,西接阊门横街。这里和阊门、山塘的繁华喧嚣截然无关,相当古朴,唯一显闹腾的大概就是晚上大妈们会在泰伯庙前的空地上跳跳广场舞,但再往巷子里走走,除了蝉鸣之外,就只剩几户人家门内传来的扬起的水声。

图片

这条街上老宅子极多,什么崇安里、志仁里,每幢老宅子里也都住着各式各样的人家,基本上看看宅子大门上钉着的报箱、牛奶箱,也就知道每个宅子里有多少人家住着了。

图片

陆肯堂、陆润庠的故居也在这里,穿过一条黑漆漆的小弄堂,就能走到故居最里头的一进,朱栏斑驳,依稀还能看出当年的精致风采。泰伯庙是这条巷子里最大的一个可参观景点。这座庙宇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

图片

而离泰伯庙不远处就是五峰园,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岩洞等景,小而精致。

09 庙堂巷

庙堂巷位于瓣莲巷北面,东出养育巷,与柳巷相直;西出剪金桥巷,西端南侧有一断头支巷。旧时这条巷子里有“东岳二圣庙”,故名“庙堂巷”。

图片

民国时期,这条巷子住的多是知名的律师,像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潘承锷、吴曾善等都住在这里。如今这里仍然保留了一处故居,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曾经的住处。一路上倒是没有细找这个住处,随意晃晃,有惊喜也有惋惜。

10 渡僧桥下塘

图片

渡僧桥下塘位于石路广济桥北堍,东接山塘街渡僧桥北堍,西接广济桥。从连接着山塘一头的街口进入,从东往西走,越走心中越安逸。东头延续了山塘街的熙熙攘攘,什么酱爆烤鸭肠、大肉串儿,随风飘出的“奇香”勾住了一个个过往的游人,勾得他们掏出手机扫码支付。

图片

11 大石头巷

大石头巷东出人民路,西至东美巷,与柳巷相对。没错,就是花街柳巷的那个柳巷。附近还有条花街巷。去花街柳巷晃了一圈,然而周围基本上都是民居,并没有想象中的半点脂粉气。从两条名字颇为香艳的巷子中出来,便有了些“片叶不沾身”的意味。

图片

宋代大石头巷东口立有牌坊,名为平权坊。旧时该巷东名平权坊巷,西名大石头巷。张紫琳《红兰逸乘》卷一:“乐桥之南大石头巷,不知大石所在。一日值其巷口人家葺屋,始见石在屋中,正方如八仙桌,其石质砂石耳,俗传孙吴时空中堕下者也。”说通俗点,就是相传巷中曾经有块陨石,因此名为“大石头巷”,但据附近居民说,如今巷中并没有什么陨石。

图片

大石头巷中颇多古迹,从西口进入,抬眼就看到四眼彼此相连的水井,台阶上写着苏州电汽厂第三公井。这四眼公井是民国廿五年(1936年)四月,由苏州电汽厂捐助开挖的。其中有一眼井的砖石颜色与其他三眼有着明显不同。据说这四眼井曾经被改为三眼,这颜色不同的一眼是后来才复原的。

图片

12 汤家巷

汤家巷坐落在学士街附近,鹂莺桥旁。巷口有一座牌坊,上书“汤家巷”三字。南朝宋时的诗人汤惠休曾在此处居住,因此这条巷子被命名为“汤家巷”。汤惠休早年曾遁入空门为僧,但梁武帝爱其才华,命他还俗为官,汤惠休后官至扬州刺史。

图片

近学士街一段有一座春晖堂杨宅。杨宅原是明朝内阁首辅申时行的故居,只是清代末年居住于此的主人姓杨,因此才写作“杨宅”。

与汤家巷相接的王洗马巷颇有逛头,7号为万氏宅园,16号为春申君庙,还有清代汪鸣銮的故居万宜楼。

图片

汪鸣銮故居

说起汪鸣銮,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他是清末大臣、藏书家,也是《孽海花》中男配角唐卿的原型。故居内的门楼及堂匾多是旧时保留至今,看起来颇为古旧沧桑。

13 瓣莲巷 

瓣莲巷东接养育巷,西出剪金桥巷,宋代时称版寮巷,后讹称瓣莲巷。瓣莲巷几乎没什么吃的,但是有很多老房子,散落着一地故事。洪钧的祖宅就藏在巷子里。

图片

曹沧洲祠

从东段走,没几步就能看到曹沧洲祠。曹沧洲何许人,名医也。相传光绪年间,曹沧洲用三钱萝卜籽治好了慈禧太后的富贵病,从此一步登天,得了个九品顶戴。这座曹沧洲祠就是为了纪念曹沧洲而建的。据说,这座曹沧洲祠还剩下两个厅堂,前厅是街道及便民办事的接待厅,后厅当作会议室和居民的文化活动空间,是可以进入的。

图片

往西走不多远就是清微道院。清微道院的前身原来是南宋隐士沈清微的私宅。沈公子信奉道教,喜欢与道士结交,又加之他无子孙,所以他就将这家私宅赠给了道士,改建成了清微道院。如今这里变成了姑苏区结婚产业商会。

14 定慧寺巷

图片

在凤凰街北段有一条巷子,名曰定慧寺巷。定慧寺巷看着不起眼,但这条小小的巷子里,藏着东汉的寺、南朝的桥以及宋代的塔。定慧寺巷的西口在凤凰街北段,东口在官太尉桥塘岸,定慧寺巷两侧的店铺、民居都是仿古建筑,所以走在这条巷子里颇有一点古风的意味,西巷口的古董店、毛笔店更是平添了几分古韵。

15 仓街 

说起仓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知道这条街,耦园就在街旁边的一条巷子里。”仓街南出干将东路东端(原狮子口),往北穿过白塔东路、东北街,直至娄门横街,以清代长洲、元和两县官仓所在地得名。

图片

算起来,仓街的历史并不算悠久,街上留存的古井却不少,像朱泗井、福寿井等等。仓街街南有一条丽姬弄,相传项羽爱姬就曾居于此。丽姬是虞姬的本名。这条丽姬弄极短,只有20来米长,没几步就能走完。

图片

16 带城桥下塘

带城桥下塘东起新造桥北堍迎枫桥弄口连接吴衙场,西于带城桥北堍出凤凰街,与滚绣坊隔街相对。所以走带城桥下塘的时候,一不留神就走过了头,顺带着连吴衙场一起逛了一逛。

图片

带城桥下塘整体给人感觉是一条相当书卷气且沧桑的小巷子。巷中最大也是最有来头的古迹当属苏州织造署旧址,明末崇祯周皇后的老爸周奎曾居住在这里。到了清初,周宅才改作了苏州织造署,民国时期,王谢长达在制造旧址上创办了振华女校,后来才演变成现在的第十中学。

图片


17 皇废基

皇废基东口在苏州体育场,西口在锦帆路,与通关坊相望。这条巷子如今不过百米,走在这里,是断断不会想到这里曾是吴王阖闾城中宫城所在地的。元末,张士诚在苏州称王时,这里就成了他的皇宫。而当年朱元璋攻打苏州,张士诚兵败,昔日雄伟的宫城被他付之一炬。从此,这里就被人叫做“皇废基”。

图片

皇废基虽然短,但却藏着叶楚伧的故居。叶楚伧是著名南社诗人,也是国民党官僚、政治活动家,曾为国共合作与团结抗日作出了不小贡献。他的故居就隐于巷中一角,故居内陆砖、天花板都是原物,保存完好。

18 阔家头巷

阔家头巷位于带城桥路北段东侧,东接网师巷南端,西出带城桥路。巷子两百米不到,却意外地很有逛头。清朝时期,巷子里住着很多有钱的大佬,这些大佬出手极为阔绰,这里就被叫做“阔家头巷”,也有叫做“阔街头巷”的。从西段走进巷子里,没走几步就走到了大佬沈德潜的故居。沈德潜是清朝著名的诗人,乾隆时期,任内阁大学士。故居现在是昆剧传习所,并不对外开放。

图片

大名鼎鼎的网师园再往前走两步,就到了圆通寺,现在是圆通美术馆、苏州史前玉器博物馆。据说圆通寺始建于宋朝,于清代光绪年间重建。当年,有“江南第一书家”之称的书法家萧退闇就寓居于此。

图片

19 醋库巷

醋库巷东起凤凰街,西至平桥直街,长约500米,在众多小巷中算是长的了。在宋朝时期,醋和酒、茶一样,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这条巷子就是当时建造醋库的地方,于是名字就简单粗暴地取了“醋库巷”。

图片

东段较西段更有逛头一些,巷子里“苏州教育博物馆由此向前”的标识随处可见。博物馆占地6.6亩,分布着10个展馆,几乎浓缩了一整部苏州教育史,深刻觉得考试前除了拜孔庙之外,还应该到这里来吸点仙气。

图片

回归其本身,这座博物馆原身其实是座古典园林——柴园。道光年间,柴园还是姑苏绅士潘曾琦的宅园,到了光绪年间被柴姓人家购得,从此改名“柴园”。园子以水池为中心,船舫、水榭隔水对峙。东部住宅楼有顾文彬题写的“嘉门善祥”砖系门额,西部园中,鸳鸯厅宽敞豪华,楠木厅典雅敦重。友情提醒,柴园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免费开放,周一闭馆哦。

图片

醋库巷里的老房子大多有些年头,随便一座不起名的民居可能都有些故事。柴园隔壁是顾麟士的故居。

图片

顾麟士本人是清末著名的鉴赏家、收藏家,过云楼的第三代主人,在其生活时代过云楼收藏达到了巅峰,鉴(bai)赏(jia)收(shao)藏(qian)能力由此可见一斑。除此之外,顾麟士还是画家,创办了画社“怡园画集”,一笔山水丹青画得那叫一个清新飘逸。

20 叶家弄

叶家弄位于望星桥堍北侧,南起十梓街,北接官太尉桥,因宋朝的翰林学士、诗人叶梦得居于此而得名,也有叫“叶家场”的。

图片

说起来,叶梦得的来历也颇为传奇,他母亲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妹妹。据说当年晁氏和丈夫去东山祭祖,晚上梦见一条龙盘踞在梁上,不久就怀孕生下一个儿子,因此取名“梦得”。

图片

寿星桥

这条巷子里有姑苏城内唯一的武康石拱宋桥——寿星桥,相传走这座桥是可以长寿的。解放初期,桥栏损毁(深刻怀疑是想长寿的人太多,生生走坏的),现在这座桥是重建后的。

图片

不能免俗地走过寿星桥,对面就是望星桥北堍,拱桥正对着小说家程小青的故居。

图片

程小青故居

侦探小说爱好者对于这位程小青必定不会陌生,他毕生致力于侦探小说创作,先是与周瘦鹃合作翻译柯南道尔作品,后来创作《霍桑探案》系列作品,他笔下的霍桑堪称是“中国版的福尔摩斯”。故居名唤“茧庐”,如今并不对外开放,不知道程老先生是不是也曾在这里因为码不出字而自薅头发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