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射出真正的你

 小蓝2266 2017-01-03

 

心理投射是心理健康测量理论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由其衍生而来的心理投射技术在人格测量中得到广泛的使用。那么什么是投射呢?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该术语由弗兰克(L. K. Frank)于1939年首先明确提出,但是在此之前已经产生了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的投射测验,如1921年的罗夏墨迹测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墨迹测验:在一个温暖的夏日,你和你的朋友躺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休息,蓝天上飘着几朵棉絮般的白云,你指着其中一朵对朋友说:“看,那朵白云多像一个穿着婚纱的新娘,拖着长长的裙摆。”你的朋友回答说:“哪儿?我看不出来。在我看来,那倒像一座火山,有一缕轻烟从它的顶部升起。”

当你们试图劝说对方接受彼此对于同一形状的不同知觉时,气流的变化又将云朵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但是,为什么你们俩看到的东西会如此不同?你们面对的是同样的形状,而对它的解释却是完全不相关的物体。

由于每个人的知觉都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云的形状里看出来的不同物体或许代表观察者人格的某些方面。换句话说,就是你和你的朋友把自己的某些东西投射到了天空中的这些形状上。这就是罗夏构建其“图形解释测验”的理论基础,也叫“墨迹测验”,它是投射技术这种心理测量工具的最早版本之一。

 

 

投射测验就是给被试呈现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并假设被试会把自己的无意识过程投射在这上面。在罗夏墨迹测验中,刺激只不过是一副对称的墨渍图,它可以被知觉为各种各样的物体。罗夏认为,一个人把墨渍看成是什么东西常常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他或她真实的内心世界。他称之为“对随机图形的解释”。

 

罗夏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在对随机墨渍进行解释时,被试的注意力被转移,而使人们的心理防御相对减弱。进而,深藏于心中的想法慢慢浮现。倘若被知觉的刺激是模棱两可的(也就是说,没有多少线索能说明它到底是什么),那么对刺激的解释就必将来自于个人的内心深处。在罗夏的概念里,墨渍要尽可能的模棱两可,才能使人最大限度地投射自己的无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