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唱本是愉悦快乐的活动,但是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声乐教学都有不同程度的的误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从声乐的特性谈起。首先声乐的学习是人的内在的感受和外在的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不同的个体就有不同的生理结构,不同的理解方式,有的是高音、有的是中音、有的是低音,每个人的发声腔体及共鸣腔体均不相同,如果声乐教师总是用同一套声乐理论去套在每个学生身上就会出现教学中的误区。比如说:该生是发声腔体撑大去歌唱,声乐老师还一味要求他“气沉丹田”和“高位置”去发声、去歌唱,从声乐教学的大道理来说,虽然这声乐理论的本身没有错误,但是这些理论套在这位学生身上,就会变成废话!歌者本人不但不能解决其发声上的错误,还会给声乐学习者增加了新的错误认识,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撑大喉头歌唱和过分强调“高位置”的歌唱习惯是极不适合科学发声及歌唱要求的。再说了,撑大喉头去唱歌,多像非洲亚马逊河里的母河马发情时的吼叫呀,这样的声音您白天听了晚上肯定会做恶梦的,多可怕!话又说回来,如果学生有了自然的撑大喉头歌唱的习惯,就算你特别地强调了歌唱时的气息要“气沉丹田”学生也很配合地做到了,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歌唱难受,脸红脖子粗不说,长期这样下去不出人命也会出现生理病变,慢慢的连说话都要沙哑甚至失声了......
所以说不管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科班的声乐学习,老师的理论指导必须要有针对性、准确性、科学性,绝对不能出现教学理论的误导。声乐教学就像我国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一样,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是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慢慢积累而成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不同的学生所存在的毛病要用不同的理论去指导,就像老中医看病,你得的是头痛病,要给治头痛病的药方,绝对不能给治腹泻的药方一样。声乐教学中如果学生出现的是发声上的错误,老师非要去调学生的共鸣,这样的教学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灾难。有的放矢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步骤,发声上的错误习惯要用发声上的科学理论去指导;气息运用上的错误要用科学运用气息的理论去指导,等等这些有针对性的、实用有效的科学理论必须贯穿整个声乐教学。只有这样懂得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学生,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声乐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声乐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严谨的、收入也是可以的。但是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如果只是拥有简单的、枯燥的、少量的教学理论是远远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声乐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先进的科学声乐理论做配合。然而科学的声乐理论不是凭空想像得来的、也不是晚上做了一个美梦就有了的。科学理论的获得是经过千辛万苦的学习及大量观摩后在实践中慢慢总结出来的,有了完整的科学理论和教师本人的歌唱示范能力,就一定能培养出千千万万的优秀学生。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