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宏湘(1945~2014年),四川南充人。生前曾任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副主席、顾问,创作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 兰 香 幽 远 ——深切缅怀蒲宏湘先生 ■宗 性 2014年1月4日晚10时左右,我连续收到两条信息,内容都是蒲宏湘先生于当日傍晚7时辞世的消息,心情顿感伤痛、惋惜,与蒲宏湘先生十年来结缘的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第一次结缘,是在2005年初秋,当时为配合什邡罗汉寺纪念马祖道一禅师的活动,什邡市文联牵头举办了一次大型的书法展,经朋友引荐,得以与蒲先生相识。交谈虽然简短,但他谦谦儒雅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空林书画院得到蜀中书画硕德的鼎力支持,在戴跃先生的组织下,于2005年秋成立,并请蒲先生出任执行院长一职。在他的精心筹划下,近几年举办了多项展事交流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文殊院将永远铭记蒲先生的善举和功德。 蒲先生行、楷、隶、篆皆通,小楷尤精。其青年时代就受前辈书家余兴公的教导和影响良多,数十年探索,师古不泥,随顺而不随便,这既是对艺术的严谨追求,更是对传统艺术生命的呵护,这种性情的流露,皆源自对书法艺术的真挚情感,并把它转化成如一的坚守。特别在面对时下世风浮躁的困境中,提倡坚守传统的重要性,给学生做出了榜样,诠释了书法艺术的正大气象。 蒲先生的身上,还透露着率真质朴的崇高人品。在同他的交流中,除了谈论文化艺术,也涉及做人、世风、社会等话题。他时常袒露自己性格中有太认真的弱点,但又不愿意有违心的媚俗。他也时常吐露自己心灵深处的思考。这些敢于面对自己内在世界的性情,实在是他质朴的人生修养。记得他针对各种场面应酬中的不实之风,有两句非常俏皮的话,“一肚子的酒水,满桌子的假话”,将他的率真和质朴展现无遗。 蒲先生终其一生践行师道尊严。余兴公是他的授业之师,他一生尊重兴公,传承兴公的书学技艺。兴公与文殊院有不解之缘,这对蒲先生也有很深的影响。蒲先生晚年常与各寺院保持联系,接收僧人为书学弟子,无偿为各寺院留下大量墨迹。兴公在文殊院留下的部分墨迹间有损毁,他准备为之补齐,但终未如愿。临终前委托其学生洪厚甜先生完成这一遗愿,这将是兴公老人师徒三代之佳话。 斯人已逝,徳艺长存。回想起与蒲先生的十年相处时光,真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彼此间没有利益所求,只有心灵的默契和相通,更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包容和鼓励。先生喜欢植兰,曾经将自己种植的兰草在开花时,移送到我的书房,供我观赏。蒲先生生前种植的兰草在春光中已悄然绽放,兰香四溢,直到永远。 (作者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成都文殊院第十八代方丈) 蒲 宏 湘 先 生 二 三 事 ■刘奇晋 乐于助人,尤其是在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肯施以援手助人脱困的人,是最值得尊敬和与之交往的,蒲宏湘先生便是这样的人。 在我主持四川省青少年书法段位评定活动及主持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工作期间,蒲宏湘给予我许多支持和帮助。2003年四川省第三届少儿书展和首届书法教师书展举办时,由于原定的赞助商出现了问题,整个活动陷入了极大困境,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蒲宏湘。找到他后,他一脸笑容,说:“你找我找对了,我明天就去。”两天后,他告诉我:“问题解决了,剑南春答应给5万元。不过,有些事还要你亲自去一趟,签协议。”由于蒲宏湘的鼎力相助,事情办理得非常顺利,我对他的感激之情真是无以言表。 2010年春节,“蒲宏湘书法展”在成都文殊院空林书画院开幕,优雅而精致的各体书法作品吸引了众多观者。蒲宏湘签名赠书时,他对我说:“你准备一下,下半年办个人书展。”我说,没有那么多作品,可能不行。他见我有些犹豫,接着说:“只要你下决心就没有问题。你办了,安国兄可以接着办。”在他的鼔励下,我便着手准备作品。不久,宏湘生病住院。出院后,他打电话了解准备情况,又带病来我家帮我选作品,为作品集写序,并帮我联系印务公司,亲自到公司看书样把质量关。布展那天,他又从家里和寺里端来几盆正在开花的春草,放在花架和茶几上,给书展增添了几许雅致。展览期间,他又来到展厅,与我的家人朋友及学生话家常、论书法,情意融融。有这样的朋友是我的幸运,从心里祝他健康长寿! 蒲宏湘种花,尤喜养兰,家有名品若干。又尝作《植兰记》,其素心高洁、见识之高,非一般养兰人可比。见我喜欢兰草,又约我去参观兰展,使我大长见识。通过宏湘爱兰养兰的侧面,再联想他生活中的言谈举止,皆足以体现其君子之风。时光易逝,如今睹兰思人,真是不胜慨叹,唯愿宏湘高雅之人品艺品永驻人间。 (作者曾任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成都市书协副主席,现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成都市书协顾问) 清 凉 书 家 蒲 宏 湘 ■张启政 与蒲宏湘先生结交近30年,初识是在一次书展上。观其书清雅,颇含古意,知是兴公老人弟子,其入门之槛可谓高矣。其得良师授业,得益匪浅,数言:“受业兴公是一生幸事,绝不敢忘恩师教诲。”后渐熟其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退休后,多次与他同游峨眉、青城等名山古刹,所到处他皆有墨迹留存,观其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其楷书宗法颜真卿,雍容大度;隶书出自汉《张迁碑》,气势雄伟;篆书法秦小篆,婉转流畅;行草宗二王,干净洗炼。从其书作可看出,他是恪遵师训,谨守传统的书家。我们共游苏杭,谈论皆书画之事。游“拙政园”,见前人匾及刻帖必驻足细读,时有品评。在浙江德清拜谒赵孟頫管道昇合葬墓,他定要如仪礼拜,尽显对前辈书家之敬畏。 蒲宏湘先生善书事之余,且善梅、兰、竹、菊等绘事。作品传神写照,雅致独出。其授徒极严格,口传手授,均以传承古法为务,不弄浮华,学子受益无穷。 蒲宏湘先生余暇惟好植兰,高洁如此,自言其书“千金不卖、一文不值”。对那些欺世盗名,要推翻传统,视中国书法为表演艺术,贻害年轻人的书家浪迹于世深为忧虑,并认为继承传统是当今书法复兴的惟一之路。蒲宏湘先生,真正称得上是一位坚守传统的书家。 (作者系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古籍善本、书画鉴定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