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治疗带状疱疹有特色,西医、中医、刺血、敷贴各显神通!

 渐近故乡时 2017-01-04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痛如火燎,别名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或“蜘蛛疮”,患者可合并面部神经麻痹、神经痛等后遗症。


病人以老年人、青年人和虚弱体质者居多,且多在春、秋季发病。一般发病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表现。




因该病毒累及神经,故会引起剧烈的神经痛,年龄愈大,疼痛愈甚,而且老年患者在疱疹消退后常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一般情况下,长期潜伏在机体神经细胞里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不会发病的。但当人们机体抵抗力低下时,这种病毒就会沿神经到达相应神经支配的皮肤而引起疼痛。


1

辨证论治


肝经郁热证


症状:疱疹红赤,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火,泻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当归、车前子、生地黄、甘草。大便干者,加生大黄;起血疱者,加牡丹皮、赤芍;发于眼部者加石决明;发于面部者加桑叶、菊花;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脾虚湿蕴证


症状:疱疹色淡或起大疱,疱壁松弛易于破溃,渗水糜烂,纳呆腹胀,大便溏薄;舌胖苔腻,脉濡。


治法:健脾渗湿,佐以清热。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肉桂、甘草、灯心。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气血瘀滞证


症状:多见于老年病人,疱疹消退后,疼痛不止,夜寐不安,舌紫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平肝潜镇。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栀子、酸枣仁。



备注:


目前,有不少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且疗效较好的报道,致使不少基层医生一见到带状疱疹就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该病。


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为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见头痛目赤、肋痛口苦、耳聋、耳肿;或用于治疗肝经湿热下注,证见阴肿、阴痒、囊痈、便毒、妇女带下、小便短赤、淋浊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


龙胆泻肝汤可以治疗带状疱疹,但并非所有的带状疱疹都适合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


如果中医辨证为肝经风火,如皮肤红赤明显,形如云片,水疱不易糜烂,无渗水等,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则有较好效果。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见到带状疱疹就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2

单验方


1.银翘三黄汤:

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牡丹皮、金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代赭石、灵磁石)加减。

病在头面部,加山羊角、石决明、生地黄、野菊花;病在胸胁至腰腹部,责之肝脾,加延胡索、金铃子、橘叶、陈皮、全瓜蒌;病在少腹部以下,责之肝肾,加牛膝、黄柏、地丁。


2.马齿苋合剂:药用马齿苋、大青叶、板蓝根、紫草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3.蒲公英30克,苦参30克,黄柏20克,旱莲草30克。水煎20分钟后,趁热湿敷。每日3次。每天按压3~4次,每天10分钟左右,以能耐受为度。


4.奇效疱疹散

组方:雄黄15克 青黛12克 枯矾9克 冰片3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备用

调配:取阿昔洛韦乳膏一支挤入容器内,加入“疱疹散”适量 调匀即可


5.王不留行治疗带状疱疹(蛇盘疮)

将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至少数开花,然后研碎过筛取其细末,用香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一日二至三次。如疱疹已溃破,可将药面直接撒布于溃烂处,每日二至三次,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即可止疼,2-5天痊愈,不留后遗症。


3

其他疗法


外治法


(1)外洗:病之初期、中期水疱明显,可用紫草30克,野菊花30克,地榆30克,苦参50克,大黄30克。每天一剂,水煎微温外洗患处。病之后期水疱已干敛结痂,但疼痛不减,可选用郁金20克,鸡血藤30克,赤芍30克,乳香15克,没药5克,威灵仙30克,煎水外洗患处。


(2)湿敷:病之中期如果水疱溃破渗液明显,宜用湿敷法治疗。选用大黄30克,枯矾20克,苦参30克,紫草30克,地榆50克,五倍子30克,煎水微温湿敷患处。


(3)外搽:外搽含硫黄的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等;水疱皮损可用三黄洗剂。水疱溃破渗液皮损,在湿敷间歇期外擦青黛油、紫草油、氧化锌油。水疱已干敛结痂但仍疼痛者,外擦金粟兰酊。疾病初起疱疹显著,肿胀渗液者,宜予以10%黄柏溶液局部湿敷或外搽三黄洗剂等,每天2~3次。


针灸疗法



(1)针刺


耳针:选取神门、肾上腺穴及患病部位。将王不留行用胶布固定于所选双侧耳部穴位上,每天按压3~4次,每天10分钟左右,以能耐受为度。


体针:上肢取合谷、内,关、曲池、阿是穴;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阿是穴。针刺入后,采用提插捻转,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


穴位封闭:用丹参液,选穴同上,每个穴位注射0.2~0.3毫升,每次总量不超过4毫升,每隔 1~2日注射一次。


(2)艾灸

一般在皮损上或周围做广泛的温和灸,每天一次。


(3)刺血疗法

中医认为该病多因情志内伤导致肝胆火盛,或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发生。因该病以剧烈刺痛为主要特征,故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通经活络为主。该病初期多采用刺络放血疗法,经几个疗程治疗后,疼痛很快消失。若出现后遗疼痛,则多采用火针、梅花针、拔罐、体针、中药等综合治疗。


刺血疗法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障碍,促进组织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以及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同时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功能,且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尤其是我们需要在带状疱疹的时候早发现和治疗,防止因为治疗迟滞造成的后遗症,比如说严重的神经痛。那么在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上面,经过临床验证,刺络放血疗法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比如说单独的刺血疗法可以使用三棱针点刺两侧拇指及两侧足大指爪甲根部内、外侧距指(趾)甲角2~3 mm处,以自然出血为度,5~10 min擦去血迹,治愈率100%,两者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10次,平均3.6次,一般针刺1次后即可止痛,针刺2次后,皮损部位的水疤逐渐干涸。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西医的药物治疗,那么西医的药物治疗规范:


1.一般治疗 

(1) 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肥皂等刺激物洗涂患处。 

(2) 避免易致敏和刺激的食物,如鱼、虾、咖啡、酒类等。 

(3) 保持局部皮损清洁,对血疱、坏死结痂要清除,注意休息。


 2.全身疗法 

(1) 给予止痛剂及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B12,消炎痛、双氯芬酸纳、贝诺酯片等。 

(2) 皮质类固醇激素,多用于老年早期患者,口服强的松,30mg/次,1次/天,可以减轻炎症,阻止对受累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形成,但应慎用,以免病毒扩散。 

(3) 抗病毒药物,首先阿昔洛韦,口服200mg,每四小时一次,或者静滴,按体重一次5~10mg/kg ,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7~10日。肾功能不全者可用更昔洛韦或乏昔洛韦。 

(4)继发感染者 配合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克林霉素100ml,静脉滴注,1次/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3.局部外治 

以干燥消炎为主,疱疹未破时外搽炉甘石洗剂,或甘草大黄霜;疱疹已破者,酌情以生理盐水湿敷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