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瓒《容膝斋图》

 自华居 2017-01-05

倪瓒《容膝斋图》

艺诉家2016-12-19阅读原文

《容膝斋图》乃倪瓒晚年精品,作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时倪迂七十有二。画采用其典型的“三段式”构图:下方土坡,画杂树五棵,其中二棵点叶,二棵垂叶,一棵枯槎无叶,树后是平坡茅亭;中间空白,茫茫湖水;上方画远山数叠。笔墨炉火纯青,刚劲洒脱,其“折带皴”老辣纯熟,风神飘逸。

该画原系赠其友檗轩。檗轩藏之三年,再请倪瓒补题,寄赠潘仁仲医师。

纸本,纵74.2厘米,横35.4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倪瓒题款原文

其一:

壬子岁七月五日云林生写。

其二:

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

金梭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

斖斖清谈霏玉屑,萧萧白发岸乌纱。

而今不二韩康价,市上悬壶未足夸。

甲寅三月四日。檗轩翁复携此图来索谬诗,赠寄仁仲医师。且锡山予之故乡也,容膝斋则仁仲燕居之所。他日将归故乡,登斯斋,持巵酒,展斯图,为仁仲寿,当遂吾志也。云林子识。

倪瓒的两次题款,使我们了解到该画创作的缘由及其初始流传状况:倪迂于壬子岁七月五日作此图,本赠友人檗轩翁;甲寅年三月四日,又应檗轩翁的请求,在此旧作题上诗,以此作为祝寿之礼,转赠同乡潘仁仲医师。画中茅亭,显然不是“容膝斋”,只是因为此画赠给容膝斋主人潘仁仲,且倪迂题诗也写及容膝斋,故后人名之曰“容膝斋图”。故明人邵宝在本画诗塘题曰:“此非容膝斋图也,图而寄诸容膝斋者也。”

《容膝斋图》属于典型倪瓒的山水样式,所描绘的并非特定实景,构成风景的要素依然平淡无奇。从伸展的树梢到互为呼应的对岸,观众并未察觉出其间的实际距离,此外倪瓒非但不用省略细节或区别浓淡墨色的手法来区别远近,反而用相同的量感与构造来处理近景远景,达到“远近相映”(黄公望语)的完美统一。树石的明暗效果完全不用晕染方法,便达到倪瓒所追求的疏薄、通透、轻盈,似乎已经涤尽所有尘世与物质的沾染,摒弃一切现实中的粗俗鄙陋。倪瓒赋予山体适度的量感来调和原本通透轻盈的画面,曲折的笔触纵横交错的塑造出黄公望所谓“石分三面”的棱角,翩翩荡漾的线条描摹山丘不规则的造型,看似松散的笔触描绘出空间的结构,这是一般画家望尘莫及的。

后世鉴赏家阮元对倪瓒的山水画所下的评语,代表了后世对倪瓒的评价:“他人画山水使真有其地皆可游赏。倪则枯树一二株,矮屋一二楹,残山剩水,写入纸幅,固极萧疏淡远之致,设身入其境,则索然意尽矣。”

倪瓒山水画的精髓如同美术史学家评价的体认,是在于他的平淡,也就是阮元所谓的“萧疏淡远”,已经涤除了所有感官刺激,《容膝斋图》正是倪瓒这类风格作品的最佳写照。

下笔用侧锋淡墨,不带任何神经质的紧张或冲动;笔触柔和敏锐,没有视觉上的刺激,反而化入造型之中。墨色浓淡变化不大,一般都很清淡,只有稀疏横打的“点”,苔点状的树叶,以及沙洲的线条强调较深的墨色。造型单纯自足,清净平和,没有任何多余的景物干扰观者的视觉;也就是倪瓒为观者提供了一种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美感经验,最重要的是,这幅画也是一种意识状态的表现,显示离群索居的心态,以及同样渴望平静,这些是倪瓒性格与行为之中的原动力,此画是一份远离俗世的感人告白。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