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生命感悟】生命在于静止健康在于运动

 老波比 2017-01-05

——浅析“生命在于静止还是在于运动”

 

导言:我认为只有哲学思辨,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才具有普泛的启示意义。因为哲学思辨撇去了犹如泡沫一般纷繁争执的现象,使得人们能够在变化的乱象之中,看到问题不变的本质。“生命在于静止还是在于运动”,这个迷乱纷争的问题,长期以来始终让人模棱两可、莫衷一是。对于这个看似常见问题的分析探讨,在普遍崇尚运动健身的今天,尤其显得更有意义。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我们将选择怎样的运动方式,以及最终将给我们无法挽回的生命带来怎样的终极结果。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这既是人人关心的现实话题,也是历久弥新的古老话题。自从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这个流布数百年的经典立论,便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或诘问,由此形成了与之截然相反的悖论,也就是说——”生命在于静止”。

      这两种立论在彼此对立的冲突中,都能够找到充分佐证自身的事实依据,从而使自身的理论更加巩固,也使得受众影响更加广泛。如此一来,人们只能在困惑游移之中,选择一种似是而非的判断;只能在不可重来的人生试验之中,等待不知可否的结论。

      我们知道,一切物理的、化学的实验,都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的成败,再决定是否重来,然而生命的实验却不可以再来。虽然用小白鼠所做的生命实验可以重来,但是那只是试验品的重来,而不是生命的再来。由此看来,面对“生命在于静止还是在于运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判断,必将决定每个人运动方式的选择,而运动方式的选择,最终决定每个人生命走向的终极结果。所以我们不可以在莫衷一是的困扰中,做出迷蒙的感知判断和行为取舍;我们绝不该在不可重来的人生过程中做不知可否的生命实验;我们更不该在生命实验的尽头等待盖棺定论的结论。所以,我们必须在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中,解除迷茫,摆脱困惑,找到自以为是的推定和抉择。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安然无虑地善待生命、养护生命。遵循这样的思维方法和意欲追求,我们再来研究探求那个困扰人心的生命话题——“生命在于静止还是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静止还是在于运动”?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命的运动?应该说生命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在生命的代谢运动(motion),一种是外在肢体的机械运动,或称之为锻炼运动(exercise或sport)。内在的代谢运动是生命存在的本质和形式,是生命生长和繁衍的过程。没有内在的代谢运动,一切生命都不复存在。或许伏尔泰正是出自对于生命哲学的思考,所以提出“生命在于运动”(life lies in motion),而不是说“life lies in exercise”

      生命的外在机械运动,是生命的外在表现,是生命的使用。生命的外在运动(exercise或sport)是生命的消耗过程。也就是说生命的外在运动是对内在生命的能量消耗。因此,如果我们所说的 “生命在于运动”指的是消耗内在能量的外在运动(excercise),那么生命在于运动也就是说生命在于“消耗”。显然这样的推定结论是无法接受的,原因在于它违背了生命的本质,因为,生命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绵延过程,而生命的能量消耗则意味着生命的递减和衰亡。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生命”,应该说生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说它抽象是因为我们看不到“生命”,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只能看到生命存在的形式和状态。所谓状态,也就是生命的健康状态和绵延状态(寿命)。健康状态主要反映的是生命的强健程度、肢体的运动能力,以及抵御外在疾病的能力。“绵延状态”主要反映的是人体内在器官组织的休养状态,以及绵延不息的存续能力(延年益寿的能力)。

      前面我们说过生命的本质是代谢的过程,所谓代谢过程也就是生命细胞从生长到死亡的循环更新过程,而生命细胞更新代谢的次数是一个固定的常数,无数次的代谢过程构成了生命的固定周期,这个周期也就是生命的寿命。虽然生命的周期恒定不变,但是,走完这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却是一个可调的变数。因为,生命细胞的代谢速度越快,生命运行结束其周期(寿命周期)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相反,生命细胞的代谢速度越慢,生命运行结束其寿命周期所用的时间也就越长。也就是生命存续的时间也就越长(生命的使用寿命越长)。

      生命的外在运动(exercise)通过消耗内在细胞生命而获得动力来源,其中包括心肺细胞、脾胃细胞、肝肾细胞等等,这种消耗一方面扩张了心肺脾胃,供氧、供血以及供给营养的机能,增强了生命抵御风寒疾病的能力,提高了生命的强健程度和运动能力,使生命获得了良好的健康状态。另一方面,这种消耗性的运动在提高生命健康状态的同时,又大大加快了身体内在器官及其组织细胞的更新代谢速度。在生命细胞更新代谢次数有限的情况下,细胞的代谢速度的加快,必然缩短生命运行的寿命周期。如果我们把生命比作一堆篝火,篝火燃烧的很旺虽然提高了抵御风雨侵袭的能力,然而却缩短了篝火的燃烧时间。我们常常把人的生命比作蜡烛和油灯,为了防止灯火被风吹灭,或者为了照得更亮,我们需要拨弄灯芯以便使灯火烧的更旺。然而,更旺的灯火必定以更快的燃烧为代价。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所拥有的灯油数量或者说蜡烛长度是固定的,但是,生命之火燃烧的时间长度却是可以适度调节的。

      我们知道只有生命的内在运动才能够孕育新的生命细胞,因此,生命的内在运动(motion)是培育创造的过程,而外在运动(exercise)只是加速消耗的过程。外在运动(exercise)只有生命的消耗,而没有生命的孕育或创造,如果说外在运动也能够孕育新的生命,那么这种孕育只是生命过程的催化和裂化,只是通过过量的“供氧”或“给养”,促进内在生命在裂化中快速孕育,换言之,也就是促进生命代谢过程的加速进行。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命在于运动,指的是体育运动,是运动锻炼(exercise)。“锻炼”它的原意来自于炼钢的过程,也就是通过锻造、淬火、锤炼,增强钢的硬度和强度。钢性的增强以损失柔性为条件,刚性提高了材料的强度性能,而减小了材料的延展性能;而柔性提高了材料的延展性能而降低了强度性能。这个实例似乎能够进一步说明生命的强度与生命的长度之间的类比关系。

      生命的生长或死亡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当细胞的生长数量大于死亡数量,就表现为生命的成长;反之,当细胞的死亡数量大于生长数量,就表现为生命的衰老或者说是衰亡。因此,任何形式的外在运动(exercise)都不可能逆转这样的趋势,相反只能促进这种趋势的快速进行。

      我说“生命在于静止”“健康在于运动”,这里所说的静止是相对于过量运动的静止,它是一种绵延的自然运动(motion)。此处所说的“绵延”是那种绵绵延缓的、没有剧烈起伏波动的运动,这种运动既能够疏导内在气血,又能够舒展外在筋骨,它侧重的是生命的内在运动。这种相对静止的运动如同走步相对于跑步、如同百步相对于万步、如同太极拳相对于少林拳的运动。所谓生命在于静止,意思是说在相对静止中尽量减少生命能量的无谓消耗,也就是保持生命既能够适应外在运动的自然需要,又能够适应疏通气血的内在需要。这种相对静止的、和谐平缓的运动能够减缓生命更新代谢的速度,能够延长生命寿命的使用周期。

应该说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疏导气血,在于养护生命,使得内在生命的运行始终处于畅通无阻,和谐平稳的状态。这种和谐应该是内在机体与外在肢体的和谐;应该是生命的刚性与柔性的和谐;应该是生命的强健与生命的“绵延”之间的和谐。我们有时出于防病与治病的需要采取过量的运动,但是,这种过量的运动应该只限于亡羊补牢,防病治病的需要。即便这种过量运动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起到了某种预防和治疗效果,那也只能作为利弊权衡的权宜之计,而不能当作生命养护的常规方法。

      我们常常崇尚挑战运动极限或生命极限,以表现自身的强健。如果挑战运动极限是为了竞赛需要或生存需要,那么,这种急功近利的选择是必须的。比如铁人三项运动、马拉松运动、足球运动等等。可以说,任何对运动极限的挑战必然以透支生命为代价,所谓透支生命也就是提前消耗未来的生命能量,以应付暂时的需要,以获取现在的利益。换句话说,透支生命就是把原本可以支撑数年的生命能量,在一年里或更短的时间提前支付消耗了。我们错误的以为加强体育锻炼(exercise或者sport)可以减缓衰老,能够延年益寿。然而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恰恰相反,这种想法只是幻想的奢望。如果人们不懂得运动与生命的内在关系,在运动过程中偏执于“加强”,似乎运动“强度”越大,身体越强壮,寿命就会越长。应该说“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是未必能够延长生命的寿命。因为体质的增强,增强的只是人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而运动的根本应该是绵延生命的时间长度。运动与生命的关系是一个点与一条线的关系;是生命的“强度”与“长度”的关系;是健康的机体与延年益寿能力之间的关系。要获得生命的强度必定要牺牲生命的长度;要绵延生命的长度必须要减缓生命的强度。也就是说“得之东隅失之桑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生命的根本是绵延和谐的能力,是生生不息的过程,如此看来,如果我们为了得鱼而舍熊掌不亦乐乎!

      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告诉我们,生命的外在运动速度越快,消耗的热量就越大,寿命越短;反之,生命的外在运动速度越慢,消耗的热量就越少,寿命也就越长。这样的实例纷繁众多,无需赘述。统计数据显示,身体强健的运动员其平均寿命并没有看似柔弱的艺术家更长。

      生命来自于自然而然,必须遵循于自然而然,所谓“自然”就是听从于自然,所谓“而然”就是“无为”的顺应自然。老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无为”,强调无为而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1),归根结底是“人法自然”。人是“无为”的自然产物,因此人应该遵循“无为而治”的养生健身方式。

 

注1:参见《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的生成规律。

 

本博客全部博文绝无赝品,皆属原创,谢谢您的莅临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