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赵武灵王

 好了明理 2017-01-05

在战国七雄之中,赵国一直是比较悲催的。因为国力偏弱,所以屡遭欺凌,常败于齐、秦等国,导致大片疆土被侵占却无法夺回。连中山国这样的小国也并不把赵国放在眼里。如何在环强伺立的环境下,活得有颜面一些?这永远是摆在赵国国君面前的一道难题。

衰人也有人品爆发的时候,赵国幸而迎来了一位雄主,他就是赵雍,赵国的第六位国王,即赵武灵王。谋略过人、气质豪迈,这是史学家对于他的评语。

往往新君即位,以新人换旧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新即位的赵武灵王却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倚重肥义、赵豹这一班旧臣,同时又安排了三位博闻师进行辅佐,以伺察人君过失之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赵武灵王虽然很年轻,却很有政治头脑。

不过,仅做这样的理解还是简单了,应该说这是他在特殊环境下所做出的特殊安排。

据载,在赵肃侯新逝、赵武灵王新立之际,由于赵肃侯生前树敌太多,所以在他死后,以魏国为首的楚、秦、燕、齐等五国便瞅准了机会,打算以会葬为名,联合出兵,趁赵国新君立足未稳之时,俟机图赵。对十五岁的赵雍来说,父亲的这场葬礼异常凶险,若处置失措,赵国很有可能就会亡国。

形势危急,赵武灵王没有迟疑、没有胆怯,而是紧紧依托先朝老臣,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强硬措施。

首先,赵武灵王命令赵国全境戒严。接着,又联合起韩国和宋国,形成犄角之势,介于秦、魏、楚、齐之间,将这四个国家置于两面或三面受敌的局面。由于楚、越有世仇,赵武灵王便重赂越王无疆,使之攻楚,成功地把楚国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越国。后又重赂楼烦王,使之做出攻击燕国和中山国的态势。就这样,燕、楚、魏、秦、齐集团对赵、韩、宋集团就没有任何绝对的优势了。同时,赵武灵王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禁入赵国边境,只许使者携带吊唁之物入境,并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一番严密部署之下,魏、秦、齐见赵国重兵集结,戒备森严,赵、韩、宋的联盟又已形成,便不得不打消了占赵国便宜的念头。由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就这样被赵武灵王和他的先王旧臣们挫败了。不难看出,赵武灵王很懂政治。

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后不久,赵武灵王便宣布临朝听政。赵武灵王胸中有远大宏伟的抱负,却非常谦虚。尤其在经历了这起事件后,他更加意识到了老臣们的重要性。赵武灵王不但向那些德高望重的重臣请教朝政大事,而且还格外优待他们,每月都送礼物。朝政很快就稳定了下来。一度风雨飘摇的赵国,就此安如磬石。

安人心、稳内政的同时,赵武灵王不忘与邻国结好。先是与韩国宣王相会结盟,而后为了对付秦国,又与魏、韩、赵、中山国商定盟约,抱成一团,相互尊推为王。不过,赵武灵王并不急于称王,他深知自己羽翼不丰,曝名也速,招祸也速,他托辞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仍然命国人称自己为君。从这种欲伸先屈、不务虚名的做法就很能看得出,赵武灵王的确是一位具有深韬远略的明主。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赵武灵王

当然,最为史学家所称道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锐意改革精神。

赵国的北方、东方大部分边界与胡人部落相邻,他们逐水草而居,身着短衣、长裤,腰束皮带,脚蹬皮鞋,很善于骑马射箭,行动灵活,进退神速。这些胡人经常南下骚扰侵掠,给赵国造成了很大危害。赵国军备虽有优势,但骑兵很少,在军队编成上,仍以步兵和兵车为主。官兵服装仍然是传统的宽领口、肥腰、大下摆、袖子长而宽的宽袍,盔甲笨重,扎束繁琐。行动很不方便,极不利于上下战马。

经过多年战争实践和对战场实况的分析研究,赵武灵王决定改革传统装束,打破传统的车战编制,向胡人学习,变车战为骑兵进行作战。

虽然赵武灵王心意已决,但在实施步骤上很注意分寸。他先召见重臣楼缓,陈说赵国形势,“如今中山国为我腹心之疾,北有燕国,东有东胡,西有林胡、娄烦、秦国和韩国,我们却没有强大的兵力,这是要亡国的,怎么办?要成就高出世人之业,必定会有世俗传统来牵累,我想令国人着胡人那样的衣服。”楼缓知道他的用意不仅在于让国人改变服装,因而很同意他的主张。赵武灵王获得了一票。

任何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要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改变既成的思维定势,更不容易,甚至会出现流血的斗争。为了减少阻力,赵武灵王又向老臣肥义征询意见。如果说服了肥义,其他人自然不在话下。结果肥义很坚定地站在了赵武灵王一边,对这一设想极为赞同,他说:“疑事无功,疑行无名。要改变旧习惯,就不要顾虑社会上的议论和反对。”接着肥义又列举了历史上的舜禹改变习俗的事来佐证。“愚蠢的人不知道怎样成事,聪明的人却能洞察成功的事情,您何必犹豫呢?”就这样,赵武灵王又获得了关键的一票。在取得了重臣的支持后,赵武灵王便率先穿起了胡服。

为了赢得更多人的支持,赵武灵王又想到了皇亲贵戚,想到了老臣、叔父公子成。他先是派王緤(念谢音)去公子成那里,结果碰了鼻子。在得到消息后,赵武灵王便亲自登门做起了工作。经过一天的辩论,赵武灵王用了大量事实说明了胡服骑射的必要性,把公子成说得心服口服。为了巩固起既定的事实,赵武灵王立即赐给了公子成一套胡服。第二天,公子成就穿着胡服上朝了。由于公子成是朝中很有影响的人物,在他的示范下,胡服的改革很快就推行了下去。

在颁布了《胡服令》后,赵武灵王又迅速召集了一大批骑射之士,亲自指挥训练。不到一年,就建成了一支数量可观、战斗力强悍的骑兵部队,取代了传统的车战部队而成为了赵军主力。几年之后,赵武灵王小试牛刀,率领这支部队收服了中山国和临近几个部落,在北方开拓疆域数百里,成为了秦国东进的最强劲对手。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显示了赵武灵王博大精深的谋略才能,意义深远,对古代中原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传统的车战旧法被摒弃,以步骑兵野战的崭新战法取而代之。改变了赵国长期消极防御的被动局面,代之以灵活机动、出敌不意,奇袭致胜的谋略。在军事谋略史上,这是一个里程碑,是一个空前的突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