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部门也可引导医院价值创造

 fjgsd 2017-01-05

财务部门也可引导医院价值创造

2016-06-04 医管通
医管通

hm_wisdom

欢迎加入医管通(www.ygt.cm),医院从业者的学习平台!这里汇集海峡两岸优秀医管大咖,这里提供系统化实战课程。你还可以加入我们的学习交流群,收获导师、朋友和圈子!



财务部门也可引导医院价值创造
编辑|医管通 

提起医院财务工作,大家往往认为,无非是收收钱、发发钱、算算账而已。除了资金管理,财务部门一直被视为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显然,这种观点低估了财务部门的地位,忽视了财务工作的管理价值。


那么,财务部门如何才能改变形象,由报账型、核算型财务转为医院价值创造的引导者?



01 财务部门要有“大财务”观念

财务部门要提高站位,放大格局。十八大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同理,财务工作也应该是医院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财务部门应该是医院经济运行规律的探索者、遵循者,经济活动的记录者、管控者,良性经济行为促成者、引导者。医院的每一项活动从业务的角度看是业务活动,要遵循业务管理的规律;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又是经济活动,要符合财务管理的规律。业务性和经济性就像一张纸的两面,手心和手背,共生共存、不可分割,但规律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财务部门要树立“大财务”的观念,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应该密切关注、及时记录、深度思考,并采取措施实施管控。

 

去年以来,财政部力推管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也言必谈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客体,毫无疑问是组织的经济活动,那么管理会计实施的主体是谁?是管理者还是会计?这是争论比较多的地方。


事实上,只有管理者具有会计思维,会计具有管理思维,管理会计的效能才能充分发挥。没有管理者,包括院级领导、科主任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积极参与,提质增效根本就无从谈起。


就像医务部、护理部,无论是组织业务培训、还是开展专项检查,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帮助医生、护士养成规范行医、优质服务的好习惯,才能保证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财务部门也应该立足全局,把视野放到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放到经济活动实施者身上,将高效运营的理念根植于每位职工心中,帮助医院干部职工养成增收节支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经济运营的质量和效率。



 

02 建立精细化集成财务数据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电子病历、LISPACS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信息系统逐渐应用,HISHRP等提高医院内部运营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医院产生了海量运营数据,如何选择、运用“大数据”资源,打通财务和业务之间、财务内部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共通共享呢?建立精细化集成财务数据平台,就是重要一环。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做好信息化数据标准的制定。运营数据什么时候进入系统、数据需要什么属性,财务人员要主动参与标准的制定,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其次要提高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做到财务业务一体化。要从业务的源头介入,从业务发生的起点进行核算。例如医院的物资,入库伊始就要将相关信息计入会计核算和成本系统,而不是凭月末出入库报表来手工录入获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从入库到转移到折旧再到报废冲销,全生命周期的每个关键节点都要及时核算,既可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对固定资产政策实施情况实行实时监控。


再者就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会计系统、成本系统、预算系统、绩效系统等数据各自为政、互相打架,既难以解释,又重复劳动,增加了录入工作量,是财务人员最头疼的事。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尽量把会计核算作为信息入口,结合其他管理系统数据要求,最终实现一套数据属性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管理工具的需要。



 

03 综合运用财务管理工具

在几个常用的管理工具中,预算管理是用会计语言对医院活动进行事前规划,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是事中记录,绩效管理是用数字对运营结果进行事后评价和考核,这几个工具各有侧重,但说到底,都是提升价值管理的平台。


只有做好平台之间的连接和融合,集中发力,才能实现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医院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源配置的重点不同,倡导的发展策略不同,考核的要点也不同。所以,财务部门要紧紧围绕医院发展战略制定指标体系。


在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刚性受限、医保覆盖率和补助水平趋于稳定的前提下,工作量、工作质量、百元收入成本应该是价值管理体系提纲挈领的核心指标。


以精细化、常态化的财务分析回顾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绩效实施情况,用财务分析贯穿管理的整个过程,在回顾中寻找与目标的偏差、核算单元之间的差距、运营的亮点和不足,作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和管控的依据。



 

04 打造一支高效财务团队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的质量和财务管理的效能。目前医院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眼界不高、定位不准、技能不够、不善沟通、良莠不齐的情况。


财务和会计工作是流水线工作,一个环节、一个步骤出现瑕疵,整个工作质量就难以保障。打铁还需自身硬,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用好“岗位说明书”这个抓手。岗位说明书不仅应包括岗位内容、任职条件、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工作步骤,还要把整个财务工作流程、上下游岗位的工作要求写进来,使每个财务人员可以总览财务工作全局,从而更好的理解本岗工作,和其他岗位做好配合。


同时,平时要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不仅仅是把专家请进来做专题报告、送财务人员到标杆医院参观交流,还可以鼓励财务人员结合本岗登台讲课。自2013年以来,我院成立“经济大讲堂”,以财务人员加强学习、展示自我、交流碰撞为主题,目前已举办讲座30多期,内容涉及财务管理、医改政策、互联网知识、办公软件使用技巧等多个方面,通过登台讲课,大家普遍反映,这种方式能更好的把握会计、财务和管理的本质,熟悉医改政策和相关法规,并真正做到跳出会计看会计,跳出会计干会计。


当然,强化沟通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收入是临床一线创造的,支出是全院职工发生的,光自己熟悉政策和规律远远不够。财务人员要加强内部岗位之间的沟通、和业务部门的沟通,通过沟通,熟悉业务运行的特点,找好实施管控的关键节点,广为宣传医院的管理政策和价值导向,从而使增收节支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调控的发力,医院竞争日益加剧,运营管理成为制胜关键,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要积极作为,用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引领医院高效运营新常态,使经济运营的优质高效成为医院发展的新“引擎”。


 

阅读
精选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写留言

    加载中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