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钱币之金锭精赏

 自华居 2017-01-06

中国历代钱币之金锭精赏

2016-12-29

金锭是古代最值钱的流通货币,一般都是银元宝和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古代一两黄金等于八两白银1500个铜钱。传统意义上的金锭一般指的是金元宝,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名称不一样,如最早黄金货币战国楚国版状的为金版,汉代马蹄形的为马蹄金,饼状的为金饼,宋代弧首束腰的为金铤,元代之后两侧起翅的为金元宝,到了清代还有长方形金锭、立方体金锭、椭圆形金锭、葫芦形金锭等,其中最为少见的为船形金元宝,器型仅见。

战国·楚国郢爰四联金版

说明:爰金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黄金货币,形状有版、饼等,铸造方法原始,是将黄金做成版或饼状,再用印戳打上文字。使用时需切割成小块,称量。目前发现有郢爰、陈爰、尃爰、镉爰等不同铭文。前者是地名,后者“爰”是重量单位,表示黄金的重量。本品即为其中一个品种,“郢”是楚国的都城,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江陵。

《战国策》、《史记》等记载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建都。昭王十二年(公元前504年)为避入侵的吴国军队,迁都若,即湖北宜城,后又迁回郢。郢爰是楚国建都于郢时铸行的,爰金是楚国经济发达的产物,是楚国商业繁荣的象征,它孕育在春秋中期,产生于春秋晚期,直到西汉中期才逐渐消亡,存世约四百年,是中国货币史上极具影响的黄金货币。本品保持原生态,未有任何的清理,形态完整自然,四联更是难得。 重:60.7g

清·山西雁门关丰镇西盛晋豫十足十两船形金元宝

说明:本品为清末山西丰镇西盛毛店委托金银铺制作的金元宝。丰镇,又称“衙门口” ,乾隆十五年置丰镇厅,光绪十年升为直隶厅,是清末山西口外十二直隶厅之一。丰镇也是晋商过雁门关与蒙古往来贸易的重镇。

早在汉以前,雁门关就是中原同西域,并又通过西域和欧、亚、非诸国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化、物流集散地。雁门关和今新疆的喀什(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市一样,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皮毛业是丰镇的重要行业之一,雁门关《丰镇布施碑》中,有西盛毛店 、三成皮店、义源毛店 、三成皮店等的捐款。其中西盛毛店一次就捐银120 两,位居全镇之首,甚至超过当行、缸油碾面行等行业捐款,其经营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本品锭面盖有铺名“西盛”、地名“晋豫”、“十足”,戳记清晰,铸造规整,船形金元宝首见,喻示当时丝绸之路商贾舟楫过往的繁荣景象。 重:361g

民国·中央造币厂古布图五两厂条

说明:厂条为中华民国中央准备金,面带古布图图案,面钤“号码CC12703,成色985,市两4.985”字样,原光状态,保存完好。民国时期,国统区物价狂飙,民不聊生,国民党官方货币—法币的地位岌岌可危。国民政府决定开放外汇市场,实施黄金买卖政策,企图以此来回笼泛滥的流通货币,抑制汹涌的通货膨胀。本品即为民国中央银行配发销售的黄金。重:156g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