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色·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定州(花)瓷

 郑跃春 2017-01-06

生命本源于自然,而后回归于自然。

纯洁的白色。

今天,我们将与朋友们一起欣赏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最高级别的定州(花)瓷之美。

定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所产以白瓷为主,同时兼烧白胎黑釉、酱(紫)釉、绿釉、红釉瓷,即我们所说的白定、黑定、紫定、绿定和红定。白瓷的产生是我国古代瓷器产生和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重大突破。在白瓷的发展史中,定窑同时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白瓷生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杰出的窑厂。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古属直隶定州。定窑创烧于唐、盛极于宋、衰落于元,烧造时间将近700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据窑址考古发现,定窑的最早烧造时间定为唐代中期。唐代中期,定窑瓷器胎质较粗,胎色呈青灰,由于胎土淘洗不够精细,胎釉之间往往敷一层化妆土,釉色白中泛青。晚唐至五代时期,胎质更加细腻,胎薄而轻巧,釉质也更加光洁,有的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外,均施釉。器型以碗为主,正处于向精品瓷的过渡阶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期。到了北宋,定窑白瓷一变素净的风格,以刻花、印花的装饰手法来美化器物,北宋定窑白瓷胎薄而轻,胎色洁白;白釉呈乳黄色,俗称牙白色,积釉处多见泪痕,并隐现奶白色。北宋中期开始出现印花装饰,印花以花卉纹为多,常见莲花、菊花、萱草、牡丹、梅花等,画面严谨整齐,讲究对称。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定窑瓷器制造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但装饰不如北宋。此时流行的纹饰有印花石榴纹、犀牛望月纹及刻划花萱草纹,还有缠枝石榴、缠枝菊、鸳鸯纹等等。烧造方法除一部分产品继续采用北宋后期的覆烧法,烧制“芒口”瓷外,另一部分产品则采用砂圈叠烧法,在器物的内底(以盘碗为多)刮釉一圈露胎。

到了元代,定窑逐渐走向衰落。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批定窑器型端庄、釉色精美、纹饰洒脱,每件器物,都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具体体现,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美的最高追求,那种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在无形中牵动着我们的心神,深深的将我们带入那种属于定窑,独一无二的境感之中。

下面,让我们穿越时间和空间,一起来欣赏历经时光沉淀的定窑艺术之美。

定窑 龙口执壶
北宋 十世纪
全高19.5cm  口径3.1cm  足径7.2cm

定窑 瓜稜罐
北宋 十~十一世纪
全高18.7cm  口径4.6cm  足径11.1cm

定窑  「官」款莲瓣碗
五代~北宋 十世纪
高11.0cm  口径19.2cm  足径10.5cm

定窑  葵花盏
北宋~金 十二~十三世纪
高8.8cm  口径22.2x21.7cm  足径7.6cm

定窑 弦纹樽
北宋~金  十二世纪
右:高12.0cm  口径18.0cm
中:全高10.2cm  口径14.4cm
右:高8.7cm  口径12.0cm

定窑  划花莲纹长颈瓶
北宋~金 十二世纪
高25.2cm  口6.6cm  足6.7cm

定窑  划花莲荷纹梅瓶
北宋~金  十一 ~ 十二世纪
全高35.4cm  口径4.7cm  足径9.4cm

定窑  划花铺首龙耳方壶
北宋~金  十二~十三世纪
全高38.6cm  口径4.4x8.4cm  足径12.3cm

定窑 龙口执壶
北宋  十一 ~ 十二世纪
高9.9cm  口径13.5cm

定窑  白瓷三系壶   口印「 褚」字
宋~金  十二 ~ 十三世纪
全高11cm  口径15.2cm  足径7.1cm

更多精选内容(直接点击下方标题)

报道 | 白瓷·来自大唐的雪

深圳飘落“大唐”的雪



征文与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