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基础】临床常用到的体表标志

 孙继宏 2017-01-06

在人体表面,常有骨或肌的某些部分形成的隆起或凹陷,可看到或摸到的,称为体表标志。临床上常利用这些标志作为确定深部器官的位置,判断血管和神经走向。中医可以作为针灸取穴和穿刺定位的依据。下面说说我们临床常用的一些体表标志。


腋窝(左、右) 为上肢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


胸骨上窝 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人气管位于其后。


锁骨上窝(左、右) 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相当于两肺肺尖的上部。


锁骨下凹(左、右) 为锁骨下方的凹陷部、下界为第3前肋骨下缘。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


胸骨上切迹 位于胸骨柄的上方。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切迹正中。


胸骨柄 为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块。其上部两侧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接,下方则于胸骨体相连。


胸骨角 又称Louis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


肋骨 共12对,肋骨除锁骨和肩胛骨掩盖部分外,大多能在胸壁扪及。第11和12肋骨不与胸骨相连,称浮肋。


肋间隙 为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


剑突 位于胸骨体下面,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


肩胛骨 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肩胛骨呈三角形,其下部尖端为肩胛下角。被检查者取坐位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


肋脊角 为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


前正中线 为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即胸骨柄上缘的中点到剑突中央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左、右) 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中点的垂直线。


胸骨线(左、右) 为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腋前线(左、右) 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垂直线。


腋后线(左、右) 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垂直线。


腋中线(左、右) 为自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向下的垂直线。


肩胛线(左、右) 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脊柱平行的垂直线。


后正中线 为通过脊椎棘突,或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线。


肩胛上区(左、右) 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其外上界为斜方肌的上缘。相当于上叶肺尖的下部。


肩胛下区(左、右) 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


肩胛间区(左、右) 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


肩胛区(左、右) 为肩胛冈以下肩胛下角以上、肩胛骨内缘以外的区域。


肋弓下缘 由第8~10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弓,肋弓下缘是腹部体表的上界。


胸骨剑突 是腹部体表的上界。


腹上角 两侧肋弓的交角。   


 位于腹部中心,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


骼前上棘 是骼嵴前方突出点,是腹部九区法的标志和骨髓穿刺的部位。


腹直肌外缘 相当于锁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


腹中线(腹白线) 为胸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


腹股沟韧带 是腹部体表的下界。


耻骨联合 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共同组成腹部体表下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