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又名脑力激荡(比较中二的名字),俗称“咱几个一块商量下”。 当一个团队打算通过集体智慧产生一个创意或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便会听见这句嘹亮的口号:“让我们来一场头脑风暴吧!” 但是它存在很多问题:
如何让头脑风暴会议更高效? 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死死抓住2016的尾巴 顺利完成有道云笔记今年的最后一个重磅更新 新功能内部人称「分享协同」! 「分享协同」功能以最轻的方式实现了多人实时协同编辑和评论同一篇笔记。 基于此,我们找到了召开会议的最佳实践,显著提升团队/多人基于资料文档的沟通效率,让头脑风暴会议获得更多的想法,更有成效! ▼会议开始前-协同准备,有备而来 每一个团队成员在头脑风暴之前应该对会议主题有所思考,带着一些点子和思路等半成品出席会议。 如果所有人都毫无准备,一点没思考就去参加,这场讨论极概率事件会是集体磨洋工,效率低下 。 1、首先,组织者为会议新建一篇协同笔记,并分享给所有参与者。这篇协同笔记就是头脑风暴会议的第二主会场。 操作实践:
2、参会者各自在协同笔记上写出自己关于会议主题的一些主动思考及提前准备。 操作实践:
通过协同笔记进行充分的会前准备,往往在会议开始前就可以收集到超出预期的想法和创意。 同时,大大减少了会议背景介绍、各自想法阐释等额外交流的时间,将宝贵的时间留给创意生成。 ▼会议过程中-协作记录,实时沉淀 通过第一阶段的“纸上会师”,所有参会者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想法互通,接下来就可以迅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而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讨论者需要将所有的想法都在协同笔记上记下来,可以自由添加、修改或合并。 有效避免灵感转瞬既忘,或是避免漫无边际的讨论导致跑题。 操作实践:
将头脑风暴的讨论全过程直接在协同笔记中,通过全体成员实时协作记录下来,既减轻了记录人、汇总人的负担,节省会议后整理会议纪要的麻烦;又能避免信息遗漏,让头脑风暴更有成效。 ▼会议结束后-结论共享,更新实时提醒 头脑风暴结束后,组织者要及时将会议成果进行汇总整理,通过协同笔记实现团队共享。 更便捷的是,协同笔记的后续更新会自动进行实时提醒。 参与者如果在会议结束有新的想法,可以在协同笔记中继续添加记录,或者发表评论;其他参与过笔记编辑和评论的成员便会第一时间在有道云笔记内接收到笔记更新提醒,持续获取会议记录的最新动态,免去反复修改更新版本、发送邮件的麻烦。 目前,5.5 for Windows 及网页版有道云笔记都已支持「分享协同」,欢迎参考我们的实践方法体验试用。相信你的团队效率升级不止一点点! (移动端仅支持发起协同编辑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