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是把双刃剑

 孟溪ProbeT连山 2017-01-06

  心理学是把双刃剑,谨防理论源伤害

 

  心理学是把双刃剑,应谨防其理论源伤害。什么叫理论源伤害?举个例子说,有人没接触过心理学理论,凭借着父辈的沿袭的经验的方式养育孩子,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也没感觉什么不好,一切都在自然发生着。有的人接触了心理学这理论那效应,这流派那疗法,就一发不可收拾,困惑来了,懊悔来了,抱怨也来了。问题和焦虑被数倍的放大,他们恍然知道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知道这伤害可能又来自父母,来自童年的创伤。

 

  于是在心中建构了这样一个因果关系论:如果父母不是这样对我,我就不会受伤;如果不是因为我曾受伤,就不会伤及孩子。突然间,就像找到申诉的救命稻草一样,不断地归因,不断地指责和抱怨――如果不是那样该多好,如果早知道这些理论知识又能弥补多大的伤害……就这样,现象问题化,问题焦灼化,深陷其中,不可自拨,对心理学理论深信不疑,对自己的家人爱恨交加。很多人,一旦走进去,就未曾走出来,多么可怕和悲哀。

 

所以,心理学家们呼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心理咨询,也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从事心理咨询的行业,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心理咨询业从认证培训、上岗执业,再到后续督导无规无序的混乱状态下。如果学心理学既不能自助又不能助人,还是原始自然一些为好。主流的未必是好,非主流也未必不好。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心理学自然从属于科学。

 

科学和真理是有分别的,科学是验证发现真理的通路。既然是科学就允许它不完善,就允许它进步和发展,就要存留借鉴和批判,就要接纳它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理论是既定的,人是灵动的。总之,活学活用,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谨防理论源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