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傻猪猪的窝 2017-01-06

我是孟飞,出生在八十年代河北邢台的一个农村,小时候最令我记得的是母亲每年给我和家人做的新鞋。在那个年代,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每到新年才能有一双新鞋,感觉很体面。每年大年初一和弟弟都穿着新鞋,踩在新年的泥土上,踩着喜悦,在村中挨家挨户的去拜年。

现在我在北京从事设计师的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做的是一些文化创意的产品,热爱传统文化,为弘扬民间传统技艺尽自己的一份薄力,为了传播这人世间的真情意——不变的母爱,流淌在针线脚下的情怀,为民间手工布鞋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注入年轻的血液,植入无限的文化创意,以便进一步发扬光大这项快要失传的手艺——“千层底”手工布鞋。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打袼(gē)褙(bèi)”是纳鞋底的“头道工序”。冬天是农闲季节,挑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家人会搬出饭桌、招出门板,在饭桌、门板上刷上一层面浆,将平时积攒的破布条、布块、碎布头铺在上面,如此反复六、七层的时候,拿到太阳底下凉晒。晒干了,就可以做鞋底的坯子了。做成的鞋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千层底”。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1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2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3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4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5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6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7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8

纳鞋底有几件“装备”是必不可少的:针线就不必说了,还要有顶针、锥子、小钳子。因为鞋底厚,用针不容易扎透,可以先用锥子扎个眼,针就轻易地穿过了。顶针的作用是往里顶,小钳子的作用则是往外拉。这边顶进去,那边拉出来,这一针才算完成。纳鞋底时,还拿针线往头发上轻轻的蹭几下,动作十分娴熟、优雅。听大人说,这是为了在针上抹些头油,起到润滑效果。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1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2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3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4




多年前的一首春晚老歌《中国娃》中唱道:“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呀,站得稳哪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如今,在眼花缭乱的鞋市上,想找一双传统“千层底”手工布鞋,还真不容易。

我们先从小做起,计划从学校入手试推行,找认同传统文化的学校、书院的孩子们试穿并总结宝贵意见,让孩子们了解穿在脚上的手工布鞋是怎么从零到一的过程,让孩子从小关注手工艺传统文化,培养动手能力,由孩子带领家长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传统文化中来。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我们接下来准备将传统民间手艺与传统文化创意相结合,设计出有更深文化创意及内涵的一款精品——让母爱传递,手工布鞋温暖你我最初的梦。我们虽然没有足够的资金,但是我们有永恒的梦想——我们将会成立自己的文创工作室,组建团队,拜访手工布鞋传统技艺的匠人,做文化创意之母爱传递梦工厂,专门生产母亲制作的产品,“千层底”手工布鞋是我们将要推出的首款核心产品。

我们力求打造一款母爱传递为主题风格的手工布鞋——让爱流传,流淌至你我寂寞的胸膛,温润每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孤单的梦乡。

不断开发新的手工产品,开设自己的文创网店,并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手工艺人、设计师,让手工布鞋传统文化“活”起来。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注:“虎头鞋”手工布鞋可做新婚礼物送给新人,有“早生贵子”的美好寓意。


民艺传承——“千层底”手工布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