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话题,口味可能有点重,阅读前请做好心理准备。
话说一个人退休后通常会干嘛?打牌、遛狗、带娃、种花、逗鸟……普通人做的无非就是这些。但今天给你介绍一位——退休八年的小学校长刘晓东,他干的事情有点特别——造纸。 退休后,他利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建了一间“起良蔡侯纸坊”,历时数年,终于还原了传说中的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蔡侯纸”,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 最近,他又利用蔡伦造纸法原理,将国宝熊猫的粪便变废为宝,制出一种带有竹子味的“熊猫纸”。
国宝纸 >>>熊猫便便如何变成纸? 制作流程是这样的:将收集的大熊猫粪便进行分拣,保留竹子的纤维部分; 然后经过淘洗、蒸煮、打浆,再加入猕猴桃树藤蔓汁,以及一些楮树皮浆; 三种材料经过十多道工序打成的纸浆; 纸浆与水混合后进行捞纸,纸就出来了! 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很不好了……
你们这么嫌弃国宝的便便,滚滚表示很委屈。 熊家的粪便明明是香的啊! 大家都知道,滚滚喜欢吃竹子,就连越狱都不忘打包一枝竹子当干粮带着…… 熊猫的消化功能很弱,无法完全分解竹子,而且竹纤维本身也不容易消化,所以竹子在熊猫体内存留的时间很短,熊猫排出的粪便还有一股竹子的清香,又被称为“青团”。
所以,拿“青团”做成的“熊猫纸”自然也是香的。 不仅香,还能激发创作灵感呢! 青年书法家钟镝在“熊猫纸”上书写后赞叹道:“行笔很舒服,很有新奇感,还能带来创作的灵感。”
现在你还嫌弃“青团”不? 蔡伦造纸术 >>>谁发明了造纸术? “熊猫纸”是刘晓东老人用其古法还原的蔡伦造纸术原理造出来的创意纸。二者的原理和过程相对比,大同小异。 需要声明的一点是,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专指东汉蔡伦所改进的造纸术,在蔡伦之前就已经有了纸张和造纸术的存在。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首度采用桑、麻、树皮、破布之类的价格低廉而常见的材料,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使得纸张的大量制造成为可能。 为什么刘晓东能还原古法造纸术?因为其居住的起良村是有来头的。它地处秦岭北麓,已有上千年造纸历史。明朝时该村曾被赦免田赋粮税以鼓励专营纸业。造纸所需的楮树皮、泉水均取材于秦岭。原材料需要经过蒸皮、浸泡、晒纸等三十六道大工序,七十二道小工序处理,整个过程历时一个多月。这种手工制作出来的纸被称为“汉麻纸”。 因造纸技艺精纯,纸张质量好,起良村的纸一度远近闻名。从古到今,起良人一直以造纸为业。后来,规模大、出产快的工业制纸兴起,使传统手工造纸失去市场,很多人都另寻门户,前些年村里只剩三四个老人还在坚持。 如果只站在经济角度,“蔡侯纸坊”的存在和那些微不足道的产量显然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不能单纯用经济效益来衡量。 只要有益于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希望这些老手艺人能坚持下去。想必这就是“起良蔡侯纸坊”重生的缘由,也是刘晓东作为一个退休教师执著的文化情怀。 每周六21:40 | 每周三21:40 ▼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点赞鼓励一下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