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治疗慢性盆腔炎 38例
徐凤荣
(山东理工大学医院 )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素体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有的也继发于较严重的慢性宫颈炎、阴道炎。

临床表现以反复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等为主,常伴有月经失调、低热、盆腔包块、性交痛等症状,是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其具有迁延性、顽固性、难治性的特点,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的、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隔药艾灸关元、中极、归来、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8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其中年龄最小 23岁,最大49岁;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9年;根据病史、妇科检查、B超确诊为慢性盆腔炎者。
2、治疗方法
取穴关元、中极、归来、足三里、三阴交。


药物与方法:红花、血竭、败酱草、草和车、红藤、生薏苡仁、香附、木香、枳壳将上述药物按同等比例研成细末,过筛,用黄酒调为药饼,上扎数个小孔。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用 75 度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后,分别将药饼置于关元、中极、归来、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处,再将艾条点燃后施灸,灸距由远而近以患者感温热无灼痛为宜。
注意事项:药饼厚如硬币即可,边灸边询问患者有无灼痛不适,严防烫伤。每穴灸 15-20min,或使艾条燃下 1寸为止。每日 1次 ,12次为 1疗程 。疗程间歇 3—5日,经期停用 。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恢复正常,积分为 0分;
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明显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 2/3以上 ;
有效:症状减轻,妇科检查有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 1/3以上 ;
无效:治疗后症状及妇科检查均未改善。
3.2 治疗结果。
1疗程治愈 3例 ,占7.9% ;2疗程治愈 12例 , 占 31.6% ;3疗程治愈 17例 ,占 44.7%7;4疗程治愈 5例 ,占 13.2% ;无效 1例,占 2.6% ,总有效率 97.4% 。
4、体会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的“带下病 ”、“少腹痛”、“症瘕”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气机不畅,瘀血停滞,结于下焦而成,脉脉艾灸提醒您治宜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理气止痛为主。药饼中红花、血竭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具有改善组织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粘连的松解及包块消散的作用;红藤、败酱草、草和车、生薏苡仁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同时,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对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香附、木香、枳壳行气导滞止痛。用黄酒调和为药饼,可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艾叶辛温逐寒湿为暖宫之品。诸药合用加上经验要穴关元、中极、归来、足三里三阴交,可使邪去正安,阴阳调和,气顺血调,机体恢复正常。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