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止庵:一本小册子,精神的插花地

 热点板块 2017-01-07

止庵:一本小册子,精神的插花地

止庵的精神园地

全民阅读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份份永远读不完的书单,而是正确的读书理念与方法。信息爆炸时代,为什么还要阅读?回归“原始”阅读是困难而必要的。

“止庵”这个笔名,出自《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止庵:一本小册子,精神的插花地

他的父亲是著名诗人沙鸥,和父亲一样,他也是自学成才文学爱好者。虽然大学时遵父命学了医,他却始终抱有对文学的热情,在上大学的零碎时间,在床头,在公交车上进行了中文的自我教育,之后他一直把读书当做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止庵:一本小册子,精神的插花地

他说:“我这辈子认真干的事情就这一件,就是读书,其他都是读书的副产品。这么多年来,我确实把读书当成了一件事儿来干了。”

这个“脑中有一幅私人文学地图”的人,和读者们分享他的个人阅读史和对读书的独特看法。

止庵:一本小册子,精神的插花地


《插花地册子》

止庵的《插花地册子》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自述读书经历和感想的小册子,附了他自作的现代诗,凑成了一盘杂食。

这是一部奇妙的书,他的往事是他的阅读史,七十年代是反胃与呕吐的历史,他对那个错位的阅读时期感到愤怒。

有评论认为他“想掀翻人们已码放整齐的书柜,让那些已戴好冠冕的人和作品露出破绽,同时一些被掩去的作者与书要站到前排。”

他一改过去学术味道颇重的风格,写得恬淡随意,对嗜好读书的人来说,他的作品是一部关于书的《随园食单》。

止庵:一本小册子,精神的插花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