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6|文学梦呢?

 圆角望 2017-02-19

1.艾芜的《文学手册》是一本好书。12万字的小册子,1941年初版,1981年重印。民国时学人严谨,读其书,不枉费时光。

2.时隔40年重印,艾芜写《重印后记》,提到小册子写作过程:当时,他已从事写作十多年,“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写,而是要抽出时间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还要研究他们谈写作经验的文章,好使我的写作技巧能有更新的发展,不要拘束在老一套的圈子内”。

3.写作是件苦差事,一苦就容易躲避。嘴上说努力努力,实际上是避难就易,避苦就甜。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写作套路。自己打破自己的套路,主要靠自学,得像刚入行时那般勤奋努力。艾芜的办法,是读好书,接着理出别人的写作经验,为我所用。

4.《文学手册》,源自“平素的笔记和报刊杂志上的文学短论”,“有时觉得人家说的好,就随手记下来。有时报刊杂志要我谈谈写作经验,便也把古今中外作家的谈话,写去发表。”这是积累的过程,功夫下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有可能有“经验”可谈,有“看法”可说。

5.一本小册子,时隔40年重印,原因一言难尽。艾芜采用表述,是套话加新词:“林彪、‘四人帮’垮台以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重见天日,又还载于宪法,大家敢于读书敢于写作的浪潮蓬勃兴起。”落笔在于“兴起”,别的才好说。

6.文学梦,跟学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一个上学不多的少年,做起了文学梦,更多是因为文学能“疗伤”。对于不幸的童年、寂寞无奈的时光、卑微艰辛的工作,有了梦想,困苦才不会把人压垮。认定一条路走下去,成功几率尽管很小,但总算还有。

7.罗曼·罗兰给初学写作者的第一个劝告:“除非你迫切地感到由于社会责任和你的良心,或者某一种内心的需要所驱使,决不要写作。”

8.写作,会不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没有天才般的头脑,怎能见人所未见?不能改变世界的思想,越来越多停留在纸面上;传播便捷化,使真知和泥沙俱下;一名大作家死了,越来越不吸引“眼球”,更不要说眼泪……

9.面对愚弱的国民,鲁迅弃医从文,要“改变他们的精神”,并且认定“善于改变精神的,我们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如果搁当下,“善于改变精神的”,是什么呢?真的很难说。

10.一个连什么是愚、什么是弱都掰扯不清,反而处处自以为是的人,你能改变他什么?他们需要你改变什么?你再提倡文艺,会不会被骂为神经病?

11.文学的主流与支流,是相对的。你玩虚的假的空的,即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读者也不买账。靠着地位名声,能混饭,但不能当饭吃。

12.文学能否担负起“替大多数人打抱不平”的责任?虚构文学,图个热闹;非虚构文学,功效不佳。

13.文学不等于新闻,新闻不等于宣传,责任不等于意义。不好说的地方,都被弱化或跳过;说好说的,或者说别人爱听的;自己想说的与仗义直言的,交集越来越少。

14.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说话,结果熬了一锅鸡汤。文化名人把自己稿得符号化了,文化本身反而显得弱不禁风。

15.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雄强的时代?一看所谓的文化名人,就明白了。所谓的精品,转眼就可能成为垃圾。

16.能代表文学精神的,不是鸡汤,不是墓志,不是寿序,而是诗歌——当然,不是那些张嘴就来的顺口溜和没有骨气的进献诗。

17.总体上文学在教人向上向善,结果更多在制造冷漠。对陌生人没有同情,对别处的不幸不愿移情,为不向上、不向善找到各式各样的借口,为腐朽的存在寻找合理性,这只是顺世的消费文学而已。

18.隔阂山重水复,因袭的认知改变不了,新生的困惑解释不了,没有方向,没有力量,连解释世界都显得“电量不足”,就不要有别的奢望了。

19.文学能否帮助人了解自己?顺风顺水的人生,固然让人欣喜,但有多少靠的是自己拼搏出来的?从苦日子熬过来的,面对诱惑,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忘本?痛苦生活时的好友、曾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在你风光时他们在哪里?看不到提升空间、没有改善意愿,了解自己除了徒增烦恼又有何用?

20.文学的“疗伤“的功能被瓦解了。认知怎么更新?困惑怎么解释?靠自己摸索,靠经验感觉,靠道听途说,靠别人的说教,靠愿读的那几本书……有限的情感,被包裹在坚硬的売里,怎能活出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