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清华【三国研究】周仓从何而来

 liuhuirong 2017-01-07


 

   《三国演义》中,关羽身边的周仓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中写道,关羽在卧牛山收降了黄巾军首领张宝部将周仓,周仓仰慕关羽威名,自愿投诚,为关羽“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从此后,为关羽扛刀牵马,出生如死,忠心不二。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中,写关羽“青襟绿袍,坐在船上,傍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挎腰刀一口”,好不威风,使鲁肃警疑。在席间,鲁肃责备“刘备贪而背义”,  已取西川,还占着荆州不还时,关羽未及回答,周仓在阶下厉声曰:“天下土地,唯有德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语言铿锵有力,有胆有识,震慑了鲁肃等东吴将士,正中了关羽心怀。但关羽却故作变色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可速去”,遂夺过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暗示周仓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驾船如箭发,奔过江,接应关羽,安全离去,使鲁肃在席间杀关羽的阴谋破产,周仓在关键时起了一定作用。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关云长败走麦城”中,说关羽被东吴所擒杀后,固守麦城的关羽部将王甫“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绝不投降东吴,何等的英烈壮举。正因为如此,关羽死后被尊为神,周仓也跟着沾了光。数千年来,几乎所有关帝庙内的“关圣人”——关帝的造像神龛下,都塑有周仓的立式造像,左手插腰,右手握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地站立在关羽之侧,使关羽的形象更加高大,威武。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的总批里写道:“今日立庙绘像,(周)仓得捧大刀立于(关)公之侧,竟附公以并垂不朽,可见人贵图改,士贵择主”,一语道出了为周仓塑像的奥秘。《三国演义》中,把周仓其人的来胧去脉和生平事迹写的十分清楚,而且相当感人。但是,查遍所有正史资料,都没有周仓其人,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里,周仓也没出现,只是在《三国演义》里才有周仓其人其事,看来,周仓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个虚构人物。那么,周仓其人的形象竟从何而来呢?

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载:“肃邀羽相见……单刀具会,”鲁肃指责关羽说,当年“卿家败,远来无以为资”才借荆州暂居,今已得益州,还无奉还荆州之意,吴只求还三郡之地,又不从命,是何道理?言还未毕,“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唯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鲁)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关)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这里未言明“坐有一人”,是何人?但仅从关羽“目使之去”和当鲁肃之面的慷慨陈词分析,当是关羽带去的随从。这位不知名的“人”在当时所说的话和行为,与《三国演义》中的周仓如出一辙,这大概就是罗贯忠虚构周仓之人的依据,周仓之名不过是随意编造而出,但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单刀会”中的周仓其言,其行,当取材于《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其它关于周仓的事迹没有任何历史根据,当属罗贯忠的附会创造。

由于《三国演义》对周仓其人的塑造比较成功,加之关羽其人、其事誉冠古今,使周仓的形象也始终活在人们心中。明末清初以来,出现了不少关于周仓的传说,如:“周仓的青龙偃月刀”、“周仓的脚毛 ”“周仓走岔路”、“替周仓扛刀”等等。《山西通志》还完全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而记载说:“周仓将军,平陆(山西平陆县)人,初为张宝(黄巾起义军首领之一)将,后遇关羽于卧牛山,遂相从,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亡”。在湖北省当阳县东十五公里处的田中,后人还为周仓垒起了一座墓葬,一周用条石所砌,墓碑上刻“汉武烈候周将军讳仓之墓”。这里距麦城遗址二公里,以示对周仓的深切怀念。

 

    作者单位: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