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汉晋石录 晋碑第三

 三醒斋主 2017-01-07
辟雍碑
       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立于辟雍南侧。碑石首身一体,通高3.22米,宽1.10米,厚0.30米。晕首高1.17米,旁以浮雕蟠龙伏绕,额题“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四行二十三字,字径0.08米。身高2.05米,阳面正文三十行,行五十五字,字径0.03米,计余一千五百一十六字,记载晋武帝及皇太子多次前往辟雍观礼讲学之事;阴面题名十列,当额处之列十五行,其余各列四十四行,为太学官员和教职人员四百余人。碑趺侧面刻有孔子及其弟子八人像。魏晋禁碑,而皇家颂碑特立,此碑与魏受禅碑、上尊号碑是也。1931年出土于洛阳偃师佃庄镇东大郊村北,现存该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文曰:
       曰:昔在先代,肇开文教。殊风至化,发迹乎黄唐,备物致用,具体于三代。历自列辟废兴存亡,以降于秦汉,虽开国立统,而皇道不融,帝典阙而未备,王纲有所不张,累世弥久,有由来矣。至于大晋龙兴,当魏氏多难,而天命未壹,豪杰虎争,三方分崩,实赖宣皇帝栉风沐雨,经营宇内。是时正朔未加于华阳,王教不被于江表,西隅跋扈,扬越内侵,抑有不暇,虽诞敷神武,光被四海,流风迈化,惠怀黎元,而未遑治定之制,儒道不得并时而施。至于文皇帝,方寇负顾,犹未帅职,左提右挈,虔刘边陲,乃振威域外,荡定梁益。西域既殄,遂眷东顾,文告江裔,为百姓请命,南蛮顺轨,革面款附。九服混同,声教无贰。彭濮肃慎,织皮卞服之夷,苦矢石弩,齿革大龟之献,莫不和会王庭,屈膝纳贽。戎夏既泰,九域无事,以儒术久替,古典未隆,乃兴道教,以熙帝载。廓开太学,广延群生,天下鳞萃,远方慕训,东越于海,西及流沙,并时集至,万有余人。暨圣上践祚,崇光前轨,阐五帝之绝业,迈三代之弘风,敦礼明化,以庠序为先。乃遣相国长史东莱侯史光、主薄东莱刘毅奉诏诣学,延博士,会学生,咨询谠言。又下丙辰诏书,兴行古礼,备其器服。太常乐安亭侯琅琊诸葛绪、博士祭酒骑都尉济南刘熹、博士京兆段溥,考合仪制,述造弦歌。泰始三年十月,始行乡饮酒、乡射礼。郑、王、马三家之义,并时而施。然后垒樽列于公堂,俎豆陈于庭阶。乡县之乐设,百拜之义陈。缙绅之士,始睹揖让之节,金石之音。六年正月,熹、溥等又奏行大射礼,乃抗大侯,设泮县用肆夏歌驺虞邦君之制,于是而显。其年十月,行乡饮酒礼,皇帝躬临幸之。正法服,负黼衣,延王公卿士,博士、助教、治礼、掌故、弟子、门人,咸在列位,莫不被文相德,祗服宪度。穆穆焉,济济焉,抢抢焉,礼行乐奏。诏曰:“群生勤学务礼,尊修旧典,朕甚嘉之。”遂班飨大燕,上下咸周,三家之礼,庭肆终日。既而锡寺卿、丞、博士、治礼、学生,下至乐工,束帛帱巾,各有等差。厚施丰备,人知所劝,宇内承风,莫不景慕。于时,方国贡使及款塞入献之戎,倍于海外者,盖以万数。若夫耆老讴叹于邑里,士女忭舞于郊畛,歌咏升平之谣,咨嗟大同之庆。布镬流衍,充塞四隅。飞英声,腾茂实,足以盈天地而冒六合矣。咸宁三年,太常修阳子平原刘寔,命博士京兆段畅、渔阳崔豹,讲肆大礼。冬十一月,行乡饮酒礼。四年二月,行大射礼于辟雍。皇太子圣德光茂,敦悦坟素,斟酌道德之原,探迹仁义之薮,游心远览,研精好古,务崇国典,以协时雍。乃与太保侍中太尉鲁公充、太傅侍中司空齐王攸、詹事给事中光禄大夫关内侯珧及百辟卿士,同升辟雍,亲临礼乐。降储尊之贵,敦齿让之制,□咨轨宪,敷纳话言。堂列不臣之客,庭延布衣之宾。缉柔学徒,接引众心,温温其仁,冀冀其恭。故夫洪烈之美,可述而不可及,规模之格,可衍而不可阶。是以髦士骏奔,华夏响臻,缉熙圣绪,光融至化,仪形万国,作孚四方,盛德大业,于斯为美。于是学徒沐浴纯泽,承风感化,伏膺咏叹,不知手之舞之,乃相与言曰:“盖享帝王之位者,必有则天之象,成厚载之功者,必建不朽之业。是以顺应交泰,莫崇乎三皇,开物兴务,罔隆于五帝。前圣之所归美,永守鸿名,常为称首,惟斯而已。然夫品物咸享,以广被为贵,天下化成,以同风为大。光于前人,可得笃述者鲜矣。观今变通之符,典模之则,顺天承运,肇造区域,则虞夏之烈也;建皇极之中,恢配天之范,则羲农之略也;韬威迈德,树之风声,则汤武之轨也;阐化本,垂道纲,则宣尼之教也。兼六代之美迹,苞七圣之遐踪,魏魏荡荡,大晋是其也已!在昔先叶,德化可述,仪形可象,皆发之于雅颂,播之于金石,故使风流长存,晖光不隧坠。且古诗之兴,采游童之歌,收牧竖之谣。今遇不世之运,被覆焘之施,岂无风人之作,奚斯之制哉?”于是礼生、守坊、寄学、散生乃共刊金石,赞述洪美,遂作颂曰:
       悠悠皇羲,承天作帝,幽赞神明,观象天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发源在昔,迈兹清流。大道陵迟,质文推移,朴散为器,醇浇为漓。降沓三代,世笃轨仪,郁郁之美,莫尚于斯。六国纵横,礼乐消亡,秦焚其绪,汉未之详。铄哉皇代,时惟大晋,龙飞革命,天应人顺。敷演彝伦,亮采贤俊。神化罔极,风翔雨顺。明明太子,玄览惟聪,游心六艺,再临辟雍。光光翠华,骙骙六龙。百辟云集,卿士率从。儒林在位,爰暨生童,升降有序,行过乎恭,祗奉圣敬,旷若发蒙,玄冥司节,飨饮嘉宾。大射之仪,讲于元春。执弓鹰扬,百拜逡巡,金石迭奏,两礼并陈,容服猗猗,宴笑斌斌。德感庶类,洪恩丰沛,东渐西被,朔南式赖。遂作颂声,永垂万世。
       咸宁四年十月廿日立
       此碑出土后,顾廷龙有《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跋》,余嘉锡有《晋辟雍碑考证》甚详。近年来,学者围绕此碑与西晋教育、政治诸方面开展研讨,更有精义 。李艳婷《从辟雍碑看西晋时期的教育和礼仪制度》阐释了西晋教育概况;童岭《晋初礼制与司马氏帝室——<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胜义蠡测》将此碑盛事看作晋武帝扶持皇太子的政治举动。王东洋《<晋辟雍碑·碑阴>所反映的几个问题》揭示了当时郑、王学派并立的情况。
辟雍碑
辟雍碑

王君志
      晋武帝太康八年(公元287年)立。石为圭形,存余上半,志文上方有穿。志文隶书五行,行三至四字不等,右沿一行为空,计余十九字,字有界格。1950年代中期出土于洛阳城北晋墓中,现存河南博物院。其文曰:
      太康八年…乙巳朔,岁…晋故中郎…先人姓王…文伯,年…
      此志发表于《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王君志
王君志

何祯表
      晋武帝太康时刻。石近方形,上侧面有楔形石榫。石长0.435米,宽0.41米,厚0.07米,榫横长0.17米,竖高0.02米。隶书四行,行四字,共十六字,字口完整,界格整齐。表主何祯为魏晋名臣,拜尚书、廷尉,终于金紫光禄大夫,见《三国志》、《晋书》等。史载祯善属文,《隋书.经籍志》载其文集五卷,遗文见诸《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其孙充卒为晋名相,辅佐康、穆二帝,《晋书》有传。1992年出土于洛阳偃师首阳山南蔡庄村晋陵附近,现存偃师商城博物馆。其文曰:
      晋故光禄大夫娄侯庐江何公墓之神道
      按:《晋书.职官志》云:“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禄赐、班位、冠帻、车服、佩玉,置吏卒羽林及卒,诸所赐给皆与特进同。”又云:“(光禄大夫)以为优崇之制......其诸卿尹中朝大官年老致仕者,及内外之职加此者,前后甚众。由是或因得开府,或进加金章紫绶,又复以为礼赠之位。”何桢即以二千石加此官也。此表出土后,赵振华、王竹林有《偃师出土西晋何桢墓表、羊瑾神道碑研究》,从文献中还原了何祯的基本事迹,并推测何祯表没有树立在地面上,而是直接放在墓室中充当墓志,可能是囿于当时禁碑令的限制。
何祯表
何祯表

菅洛碑
      晋惠帝永平元年(公元291年)立。碑首身一体,通高0.59米,宽0.25米。晕首旁雕螭饰,额题隶书“晋待诏中郎将徐君夫人菅氏之墓碑”三行十五字。阳面隶书十一行,行十六字,计一百六十一字,阴面隶书七行,行十字,计六十八字,合计二百四十四字。1930年出于洛阳北门外后坑村,后归于右任“鸳鸯七志斋”,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其文曰:
      夫人讳洛,字滕,代郡人也。夫人淑质清和,恭诚朗识,年有十七,始适徐氏。虽生自出于督孝之门,而志存礼让。祗奉姑舅,接事夫主,自始及终卌一年。其谦让之节,柔顺之行,曾无片言违慢之失。整修中匮,仆御肃然。是从以姻族慕其义,父党贵其行,宜当等寿姜任,永锡难老。年五十有八,以泰康十一年五月廿七日亡,以永平元年二月十九日附葬于洛之西南。大女婿崇不胜感墓冈极之哀,则立墓碑,略纪遗烈。其辞曰:(以上阳面)
       皇灵诞育,惟岳绛精,猗与夫人,秉德淑清,聪朗内识,接物以诚,曰仁者寿,当享百龄。昊天不吊,大命中倾,卜兹宅窕,永即幽冥,遗孤号咷,姻族涕零,千秋万岁,何时复形?呜呼哀哉。(以上阴面)
       此碑著录于赵力光《鸳鸯七志斋藏石》。
菅洛碑
菅洛碑

成晃碑
       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立。首身一体,通高0.77米,宽0.29米。晕首高0.29米,旁雕螭饰,高0.13米,宽0.06米,额题小篆“晋故处士成君之碑”二行八字。碑身高0.48米,隶书十一行,第七行每行二字,第十一行每行十八字,余俱行十六字,计一百六十四字,字有界格。1925年出土于洛阳城东北十八里邙山上,后归新安张钫,现存于洛阳新安千唐志斋博物馆。其文曰:
       君讳晃,字叔明,阳平人也,厥年六十。君自少为人贞洁笃实,言行束修,内和外九族,履信义。奄遭不豫,寝疾日增,以元康元年七月十六日遂殒厥命。宗亲外内尝属大小及其畴类远近知识者,莫不悲愕,肝情凌碎者也。故勒名字、立身修行,以表之灵祗。
       大女夫、河间东乡训,深惟成君德行纯厚,情性款密,善和远近。愿其命齐南山,极子堂养,如何昊天,未老凋丧!路人行夫,尚有哀伤,况训亲属,岂不惆怅!碑以叙之,呜呼哀哉。
成晃碑
成晃碑

羊瑾碑
      晋惠帝元康初年立。碑为长方形,右侧已残缺。原高约1.12米,宽约0.52米,现高0.92米,宽0.38米,厚0.16米。碑首题额“□□□将军特进高阳元侯羊府君之碑”六行十六字,碑身两面刻字,阳面原有隶书十六行,现存十二行,行二十三字;阴面为碑主故吏题名,分六段横列,每段二十四人,共约一百四十四人。碑主羊瑾是名臣羊祜堂弟,晋惠帝皇后羊献容之祖父,拜尚书右仆射,陪葬帝陵。1990年代出土于洛阳偃师首阳山沟口头村,现存偃师商城博物馆。其文曰:
      □□□□□□□□□□□□□虎旅宿卫文□......至于三四,严诏敦逼,扶舆就职。固执逊尚,莅而□......以重赉。君立朝忠正,守拙纯固,不峻治以要功,不......皇宇遗勋□以□□宜升□□□□□礼。享年不永,春秋六......则世殒□□□□□□。天子□□,□□恸怀。矧我臣子,号咷......酉,陪葬崇峻之阳,□□□行□日永□又□赠使持节、都督......安措。王人吊祭□□众事□□□□□□□□□□也。夫人......殒,祔合于葬。有二子曰玄之、冏之。□□故吏主簿桓豹等人.,....琰之遐义,庶既殒而弗□,乃刊石铭勋,□羡来叶。其辞曰:
      维岳降灵,乃诞□德。于穆元侯,□此□则。如山之崇,如渊之□。□□□□,□□且直。作镇于外,文武允敕。扶我皇纲,是亮是翼。宜享遐□,登此□□。□□□□,泣血靡诉。敢勒玄石,对□□□。瞻□勋轨,惙□□墓。
      案《晋书.职官志》云:“特进品秩第二,位次诸公,在开府骠骑上。”羊瑾弟琇,子玄之,均为特进,《晋书》有传。又桓豹见于《资治通鉴》卷八十四“惠帝太安元年”:“殿中御史桓豹奏事,不先经(齐王)冏府,即加考竟”。是石出土后,赵振华、王竹林有《偃师出土西晋何桢墓表、羊瑾神道碑研究》,对全碑形制、时代、碑主事迹等辨析较详,并有释文。
羊瑾碑
羊瑾碑

韩寿表
       晋惠帝元康初年刻。此表仅存中段,曾用作井轱辘,故而上下皆残。表为为圆柱形,顶部有圆榫,上部纵刻24道圆弧线沟漕,顶端有缠绳纹一道,铭板位于中部偏下,板为长方形,下亦有绳纹一道,底部有白石灰残迹。表残高1.13米,直径0.33米,铭板高0.48米,宽0.32米,两边残断,题刻隶书四行二十字,第一、四行仅存残笔,计余十字。表主韩寿,美姿容,素倜傥。司空贾充小女贾午,为人婉而姣,尝与韩寿幽,遗以西域贡香。嗣后韩寿拜见贾充,异香满室。贾充知之,遂以贾午妻韩寿,生子秘书监贾谧,载于《晋书》,故而韩寿偷香与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并为古代四大风流事。清仁宗嘉庆时出土于洛阳东郊邙山南麓,现存洛阳博物馆。
       □□□□□(晋故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南阳堵阳韩□□□□□(府君之神道)
       此表初著录于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洪颐煊《平津读碑记》亦载之。马恕考为韩寿,缪荃孙《艺风堂金石目》以为永宁元年,盖据《晋书.贾后传》说,马子云《碑帖鉴定》非之,是也。
韩寿表
韩寿表

裴祗志
       晋惠帝元康三年(公元293年)立。志为长方形,下有榫,除榫高0.43米,宽0.20米,厚0.04米。两面刻字,阳面隶书六行,行七至十二字不等,阴面隶书四行,首行七字,末行九字,余八字,计一百四十四字,字有界格。1948年出土于洛阳城北安驾沟,现存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其文曰:
      晋大司农关中侯裴祗,字季赞,河东闻喜人也。春秋六十有七,元康三年七月四日癸卯薨,十月十一日己卯安厝。
      太夫人东莞东武伏氏。
      夫人秦国陈仓马氏。(以上阳面)
      太夫人柩止西筒。
      府君柩止北筒西面。
      夫人柩止北筒东面。
      女惠庄柩止北筒东入。(以上阴面)
      黄明兰有《西晋裴祗和北魏元暐两墓拾零》,记载此志形制、大小及出土情形。
裴祗志
裴祗志

荀岳志
      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初立,永安元年(公元304年)又刻其夫人刘简训志于左右侧。志为圭形,下有方趺。高0.76米,宽0.416米,厚0.09米。四面刻字,阳面十七行,阴面十八行,左面三行,俱行二十一字,右面二行,行十字,计隶书六百九十二字,字有界格,惟阴面首行字小。志主荀岳为尚书左仆射刘毅之婿,其子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见于《世说新语》。1917年出土于洛阳偃师坟庄东,现存偃师商城博物馆。其文曰:
      晋故中书侍郎颖川颖阴荀君之墓。
      君以元康五年七月乙丑朔八日丙申岁在乙卯疾病卒。君,乐平府君之第二子,时年五十。先祖世安厝于颖川颖阴县之北。其年七月十二日,大雨过常,旧墓下湿,崩坏者多。圣诏嘉悼,愍其省约,特赐墓田一顷,钱十五万,以供葬事。是以特别安厝于河南洛阳县之东,陪附晋文帝陵道之右。其年十月戊午朔廿二日庚辰葬。写诏书如左:
    “诏中书侍郎荀岳,体量弘简,思识通济,不幸丧亡,甚悼愍之。其赐钱十万,以供丧事。”
    “诏故中书侍郎荀岳,忠正简诚,秉心不苟,早丧才志。既愍惜之,闻其家居贫约,丧葬无资。修素至此,又可嘉悼也。旧墓遇水,欲于此下权葬。其赐葬地一顷,钱十五万,以供丧事。”
      皇帝闻中书侍郎荀岳卒,遣谒者戴璇吊。
      皇帝遣谒者戴璇以少牢祭具,祠故中书侍郎荀岳。
      尚飨。(以上阳面)
      岳字於伯,小字异姓。以正始七年正月八日癸未生于谯郡府丞官舍。以咸宁二年七月,本郡功曹史,在职廿四日还家,十月举孝,不行。三年七月,司徒府辟,四年二月十九日戊午应命,属部徐州田曹属。太康元年十二月,举秀才。二年正月廿日,被戊戌诏书除中郎。三年八月廿七日,庚戌诏书,除太子舍人。六年十月七日辛巳,除尚书左中兵郎。其年七月十七日丁卯,疾病去职,被壬申诏书除中郎。十年五月十七日,除屯骑始平王司马。十二月廿七日,除中郎,参平南将军楚王军事。永熙元年九月,除参镇南将军事。永平元年二月三日,除河内山阳令,元康元年三月廿五日到官。三年五月四日,除领军将军长史,六月六日拜。四年五月五日,除中书侍郎,六月二日拜。
      夫人刘氏,年卌五,东莱刘仲雄之女。息女柔,字徽音,年廿,适乐陵石庶祖。次息男隐,字鸣鹤,年十九,娶琅琊王士玮女。次女和,字韶音,年十七,适颖川许昌陈敬祖,三日妇。次女恭,字惠音,年十四,适弘农杨士产,拜时晚,生二女,皆不育。(以上阴面)
      夫人刘氏,年五十四,字简训。永安元年岁在甲子三月十六日癸丑,卒于司徒府。乙卯殡,其年多故,四月十八日乙酉祔墓。(以上右侧)
      隐,司徒左西曹椽。和,夫卒,子男琼,年八,字华孙。(以上左侧)
      此志出土后,马衡有《晋荀岳墓志跋》加以考证;蒋若是《从“荀岳”“左棻”两墓志中得到的晋陵缆索和其他》据此志及左棻志论证晋陵方位;张敏波、刘锋《以<晋故中书侍郎荀岳墓志>为中心考析西晋社会礼俗》系统揭示了西晋士族的文化同构现象;熊冰《<晋故中书侍郎荀岳墓志>中的西晋职官文献学考释》研究了西晋的职官制度。
荀岳志(洛阳裴建平拓)
荀岳志(洛阳裴建平拓)

郭槐志
      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立。志为圭形,下有方趺。高76厘米,宽3.12厘米,隶书十二行,行十五字,计一百六十一字,略有漶谩。志主郭槐为司空贾充之妻,性好妒凶悍,见于《世说新语》。1930年出于洛阳孟津平乐乡平乐村之北,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其文曰:
      夫人宜城宣君郭氏之柩。
      讳槐,字媛韶,太原阳曲人也。其先胤自宗周王季之穆,建国东虢,因而氏焉。父城阳太守,讳配,字仲南,德迈当时。青龙五年,应期诞生,黄中通理,高明柔克,聪识知机,鉴来臧往。廿有一,嫔于武公。虔恭粢盛,缉宁邦家。武公既薨,亲秉国政,敦风教,明褒贬,导德齐礼。十有余载,飨兹二邦,仍援妃后,而缟服素裳,颜不加饰。遭家不造,遇世多难,不曰坚乎?弘济厥艰。春秋六十,元康六年,薨于第寝。附葬于皇夫之兆,礼制依于武公。
      此石著录于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郭槐志
郭槐志

徐义志
      晋惠帝元康九年(公元299年)立。志为圭形,下有方趺。高0.93米,宽0.52米,两面刻字,阳面隶书二十三行,行三十三字,阴面隶书十六行,行二十三字,计余一千零三十四字。志主徐义,为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及妹贾午之乳母。1953年10月于洛阳瀍河五股路小学出土,现存河南博物院。其文曰:
      晋贾皇后乳母美人徐氏之铭。美人讳义,城阳东武城人也。其祖祢九族,出自海滨之寓。昔以乡里荒乱,父母兄弟终亡,遂流离进窜司州河內之土。娉处(士)太原人徐氏为妇。美人姿德,迈纵文母;立身清洁,还俟伯姬。温雅闭闲,容容如也。居家里治,模范过于仁夫。不下堂而睹四方。怃育群子,动导孔明,教化猛于严父,恩覆诞于春阳。机神聪鉴,闻于远近,接恤施惠,称于四邻。人咸宣歌,邑室是遵。
      晋故侍中行太子太保太宰鲁武公贾公,平阳人也。公家门姓族,鲜于子孙。夫人宜城君郭,每产辄不全育。美人有精诚笃爽之志,规立福祚,不顾尊贵之门,以甘露三年岁在戊寅,永保乳晋皇后及故骠骑将军南阳韩公夫人。美人乳侍,在于婴孩。抱勖养情若慈母,恩爱深重过其亲。推燥居湿,不择冰霜,贡美吐餐是将,寝不安枕,爱至贯肠,动语未及,导不毗匡,不出闺阁,戏处庭堂,声不外闻,颜不外彰。皇后天姿挺茂,英德休康,年十三,世祖武皇帝以贾公翼赞万机,辅弼皇家,泰始六年岁在庚寅正月,遣宗正卿泗浍子陈惶娉为东宫皇太子妃。妃以妙年,托在妾庶之尊。美人随侍东宫,官给衣裳,服冕御者。见会处上待礼,若宾有所。论道非美人不说,寝食非美(人)匪臥匪食,遊观非美人匪涉不行,技乐嘉音非美人匪睹不看,润洽之至,若父若亲。太康三年五月廿四日,武皇帝发诏,拜为中才人。息烈,司徒署军谋掾。太熙元年四月廿二日,武皇帝薨,皇帝陛下践祚。美人侍西宫,转为良人。永平元年三月九日,故逆臣太傅杨骏委以內授举兵,图危社稷。杨太后呼贾皇后在侧,视望隽候,阴为不轨。于时宫人实怀汤火,懼不免豺狼之口,倾覆之祸,在于斯须。美人设作虛辞,皇后得弃离,元恶骏伏罪诛。圣上嘉感功勋。元康元年拜为美人,赏绢千匹,赐御者廿人。奉秩丰重,赠赐隆溢。皇后委以庶绩之事,托以亲昵。宰膳同于细御,宠遇殊特。元康五年二月,皇帝陛下中诏,以美人息烈为太子千人督。抽擢荣覆,积累过分,实受大晋巍巍之恩。美人以元康七年岁在丁巳七月寝疾,出还家宅,自疗治。(以上阳面)
      皇帝陛下、皇后慈仁矜愍,使黃门旦夕问讯,遣殿中太医奉车都尉关中侯程据、刘琁等,就家瞻视。供给御药、饮食众属,皇后所噉珍奇异物,美人悉蒙之。疾病弥年,增笃不损,厥年七十八,以八年岁在戊午四月丁酉朔廿有四日丙□直平戊时丧殒。
      皇后追念号咷,不自堪胜。赐秘器衣服,使宫人女监宋端临亲终殡。赐钱五百万,绢布五百匹,供备丧事。
      皇帝陛下遣使者郎中赵旋奉三牲祠。
      皇后遣兼私府丞谒者黃门中郎将成公苞奉少牢祠于冢堂墓次。九年二月五日,祖载安厝,永即窈冥。子孙攀慕断绝,永无瞻奉。呜呼哀哉,遂作颂曰:
      穆穆美人,迈德娥英,齐纵姜姒,登于紫庭,涉历阙闼,二宮是经,侍侧皇家,扶将顺声,启悟谶[纤]微,国政修明,宪制严威,美人惟听,遐迩慕赖,宣歌驰名,当享无穷,永寿青青,昊天不吊,奄弃厥龄,神爽飞散,长幽冥冥。悠悠痛哉,千秋岂生,号咷割剥,崩碎五情,谨赞斯颂,终始素铭。(以上阴面)
      此志初发表于《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陈直《晋徐美人墓石考释》并此志联系韩寿表、郭槐志,详考西晋贾家之事。
徐义志
徐义志

张朗碑
      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立。碑首身一体,高0.54米,宽0.27米。晕首旁雕螭饰,额题隶书“晋故沛国相张君之碑”三行九字。两面刻字,阳面叙文十九行,行十九字,计三百五十三字,阴面铭文六行,行十字,计五十六字,合计隶书四百一十八字。1916年洛阳后营林出土,后流失日本归大仓喜八郎,遭关东大震而文字多漶,赖雕刻家新海竹太郎补之,现存日本大仓集古馆。其文曰:
      君讳朗,字符明,沛国相人也。六国纵横,氏族殊流。其先张老,为晋大夫,纳规赵武,而反其侈靡。自春秋爰迄周末,弈世相□,显名战国。遝于子房,黄父授书。高祖龙飞,实赖良谟,载藉嘉焉,君其后也。君体质冲素,芳洁渊渟,俭以自居,闺内有政,澹墨静施,善不已名,是以其党莫识厥诚。抚育十子,家教修明,示导出处,三纲有成,咸佩银艾,重叠金紫,策命使符,荣显族氏,父训致也。茕茕孤子,闻乎旧史,祖功宗德,臣子所纪。昔我慈孝,清规远举,甘于退处,荣不已慕,居盈弗溢,华繁是去,墓兆肇今,宗蒙荫祇,宜享永祠,世传胤祖。可谓夹枝布叶,有则百之祚,晖扬先烈,没而不朽者已。春秋六十有七,永康元年三月丙戍,顾念未遂,奄忽殂卒。母氏内化,尽中馈之礼,温慈柔惠有三。母□年五十有六,元康八年十二月戊申寝疾不兴。旻天不吊,夺我考妣,出入屏荣,靡怙靡恃。以父终之年十一月壬申神迁后土,合葬斯宇。令终有淑,遗教显融。孤弱号摧,哀慕无穷。心剜噎,涕涟涟。刊石玄堂,铭我家风。灵迁潜逝,声寿永宣。其辞曰:(以上阳面)
     穆穆考妣,邈邈其贤。保德含和,受兹自乾。率礼不越,外肃内闲。可移于官,以为民先。宜享亿龄,嵩岳等年。哀命不遂,早世殒颠。痛慕罔极,嗥诉昊天。(以上阴面)
     此碑著录于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张朗碑
张朗碑

士孙松志
     晋惠帝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刻。隶书十一行,行十四字,计一百三十九字,字有界格。志主士孙松,为名士傅宣前妻,傅宣《晋书》有传,后尚弘农公主。1950年代出土于洛阳涧水之西,现存洛阳博物馆。其文曰:
     晋前尚书郎北地傅宣故命妇秦国士孙松,字世兰,翊军府君之女。姿窈窕之容,体贤明之行,在褓有淑顺之美,未嫔尽四德之称。年廿有九,永宁二年夏六月戊午卒,秋九月丙申葬。杉棺五寸,敛以时服,土椁陶器,无藏金玉,既将反之于俭贤,盖亦述其素志也已。
     新妇前产二子,长名婴齐,次名黄元,皆年二岁不育。缘孕时之情,用违庄园之义,遂以祔于其母焉。
     此志初发表于《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又著录于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士孙松志
士孙松志

石鲜志
     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立。石为长方形,高0.46米,宽0.225米,厚0.97米。四面刻字,阳面十行,阴面九行,左右侧各四行,行二十一至二十二字不等,计隶书四百八十字,字有界格。志主石鲜,为太尉石鉴第二子,见于《晋书.孝怀帝纪》:“永嘉元年…夏五月,马牧帅汲桑聚众反…又杀前幽州刺史石鲜于乐陵”。1919年洛阳城东北邙山马坡村出土,后归周进,现存故宫博物院。其文曰:
     晋故尚书征虏将军幽州刺史城阳简侯乐陵厌次都乡清明里石鲜,字处约,侍中太尉昌安元公第二子也。明识清远,有伦理刑断,少受赐官太中大夫、关中侯,除南阳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三公侍郎。情断大狱卅余条,于时内外,莫不归当。迁南阳王友、廷尉正、中书侍郎,时正直内省,值扬骏作逆,诏引鲜式前殿,在事正色,使诛伐不滥。拜大将军秦王长史,计勋酬功,进爵城阳乡侯,入补尚书吏部郎。疾病去职。迁荥阳太守、御史中丞。国清,定大中正侍中□。屡表告疾,出为大司农。赵王篡位,左迁员外散骑常侍。三王(以上阳面)举义,惠皇帝反正,拜廷尉卿,除征虏将军、幽州刺史。军事屡兴,于是罢武修文,城都王遣荥阳太守和演代鲜,召为河南尹。自表以疾,权驻乡里。永嘉元年,逆贼汲桑破邺都之后,遂肆其凶暴东北,其年九月五日,奄见攻围。鲜亲率邑族,临危守节,义旧不回,众寡不敌,七日,城陷,薨,年六十二。天子嗟悼,遣使者孔汏、邢霸护丧。二年七月十九日祔葬于皇考墓侧神道之右。大子定、少子迈致命所在。庶子恭嗣,刊石纪终,俾示来世。(以上阴面)
     夫人广平临水刘氏,字阿容,父字世颖,晋故步兵校尉关内侯。
     夫人琅琊阳都诸葛氏,字男姊,父字长茂,晋故廷尉卿平阳乡侯。(以上左侧)
     长子定,字庶公,年廿八,本国功曹察孝、州辟、秀才不行。少子迈,字庶昆,年廿三,本国功曹并察孝不行,本州三辟部济南从事主簿。
     女字令修,适黄门侍郎江安侯颖川陈世范。(以上右侧)
     案《资治通鉴》卷八十五“惠帝永兴元年”:“颖以右司马和演为幽州刺史,密使杀浚”,石鲜即和演之前任也。此志初著录于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叶其峰《晋石尠墓志——兼谈墓志制度之演变》以为早期墓志之代表。
石鲜志
石鲜志

石定志
     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立。石为圭形,高0.47米,宽0.23米。隶书十行,行二十字,计一百八十五字。志主石定为石鲜之子。1919年洛阳城东北邙山马坡村与石鲜志同时出土,俱归周进,现藏故宫博物院。其文曰:
     处士乐陵厌次都乡清明里石定,字庶公,太尉昌安元公之第三孙,尚书城阳乡侯之嫡子也。秉心守正,志节清远,有才干胆断。本郡功曹察孝,州辟,皆不就。举秀才不行,侍父乡里。永嘉元年,逆贼汲桑破邺都之后,遂肆凶暴,鼓行东北,其年九月五日攻围侯。侯亲率邑族,临危奋讨,众寡不敌,七日,城陷,侯薨。定与弟迈致命左右,年廿八,才志不遂。呜呼哀哉!凡我邦族,莫不嗟恸。二年七月十九日祔葬于侯墓之各次。刊名纪终,俾示来世。
     妻沛国刘氏,字贵华。父字终嘏,晋故太常卿。”
     此志与石鲜志同著录于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
石定志
石定志

当利里社碑
     晋时立。碑为长方形,残存上部,顶有榫,已裂为四块。残高0.70米,宽0.64米。两面刻字,阳面刻建社祠始末十五行,行十三字到十五字,计一百四十七字;阴面刻社民题名二十四行,计二百九十五字,并刻冠帻坐像两行八人,旁刻社老、社正、社掾、社史等题名。共计隶书四百四十二字,字有界格。1921年出土于洛阳,后归周进,现存故宫博物院。其文曰:
     □昔句龙能平后土,祭以为社,列仙[山]氏能□......为春祈秋荐,柴隆于万葉,声垂于雅□。且......宇,于是社正朱阐祖奉神祗,训咨于孝.......百灵靡□□□□□咸履俗思,顺□凭......芒芒太古,悠悠□民,树以俊哲,经□彝......灵□□幽,□□□人,颙□(颙)庶□,翼□(翼)四......峨峨崇基,仰□□□,□□烟□,□□......阳雀轩翼,阴□□□,□陇□□,虎□......□□祠主,万□□□,□□□□,□□□......祈与晋,降神其□,□......当利里社,□□□旧□处深涧之......天下之至灵,□□合德,日月齐明,□......女,风靡草倾,心□断金,志合意并......郁,流水净净,凤皇来仪,朱鸟嘤嘤......洽,永安且宁......(以上阳面)
         ......遗字子□、社老代郡赵秋字承伯、社老京兆唐昊字巨伯、社掾河内王钧字孝叙、社正涪陵朱阐字玄方、社掾钜鹿李忠字信伯、社史陈郡陈修字文烈、社史赵国范肇字弘基、社民千人督都乡......社民殿中校尉关中......社民骑部曲将关内......社民骑部曲将关中......社民偏将军渤海孙......社民偏将军河间庞□......社民大医校尉广平冯.......社民大医校尉京兆刘......社民归义侯太原王洪.......社民大中大夫颖川郑□......社民大中大夫弘农涓□.......社民大中大夫渤海王彪.......社民骑部曲将河南褚劭......社民骑部曲将太原玄兰......社民骑部曲将高阳齐午字......社民骑部曲将常山张龙字......社民骑部曲将钜鹿韩因字......社民骑部将渤海徐遵字□......社民武猛校尉长乐马休字元......社民骑都尉常山高奋字长南、社民散将代郡菜生字玄茂、社民散将广平张恭字元茂、社民陈郡陈慈字文姿、社民河内毛寄字仲伯。
      岁租田人共作(以上阴面)
      此碑初著录于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亦有题跋,柯昌泗以为此碑题名画像,已开六朝侍佛题名之风。近人宁可《记晋<当利里社碑>》结合此碑,详考西晋基层社会概貌。
当利里社碑阳
当利里社碑阳

当利里社碑阴
当利里社碑阴

大中正志
      晋时刻,残存近正方形。高0.33米,宽0.34米。石文为魏宣武帝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山晖墓志》之阴,存十行,行九字,共计隶书八十七字。1921年出土于洛阳东北廿五里后沟村正西,营庄村正东,太仓村北。后归于右任“鸳鸯七志斋”,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其文曰:
      ......体讫于春秋,其后邦族......九列,有称□世。君禀三......经始易老之玄妙,缉连......举。俄而有闲,辟大尉府......郡大中正。君既甄□鼎......而屡作国评。以体化......宽猛殊务。君莅以恺悌......纯。河汾之间,有洙泗......檄蜂迕,骚扰河曲,郡......武人锐精,弭迹疆外,不......
       案:《资治通鉴》胡注:“河水自蒲阪南至潼关,激而东流,蒲阪、河北之间,谓之河曲。”作者所任郡,当在并、冀一带,又观志文,似值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已不可详考。初著录于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
大中正志
大中正志

张盛志
      晋时刻。志为正方形,高、宽均为0.40米。隶书共计十五字。民国时出于洛阳,后归周进,现存故宫博物院。其文曰:
      故左郎中邓里亭侯沛国丰张盛之墓
      该志初著录于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并无年月,故周进列为魏碑,罗振玉《石交录》考为晋碑,要据书风为魏晋物也。后好事者摹刻其后“元初二年记”,冒充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刻,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因而不改,诖误后世。马承玉《<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时代及与<老子想尔注>的关系》以为志主与道教第四代天师张盛同名同爵同乡同时代,故应为一人。
张盛志
张盛志

王君表
      晋时刻。石近长方形,长0.11米,宽0.12米。隶书题额三行九字。1927年出土于洛阳,后归柯昌泗,现存故宫博物院。其文曰:
      晋故虎牙将军王君表
      此表初著录于柯昌泗《鲁学斋金石记》,容庚《古石刻零拾》以为晋碑中最小者。
王君表
王君表

号咷残石
      晋时立。碑仅存左下部,碎裂为六。残高0.44米,残宽0.45米,厚0.11米,另榫高0.08米,宽0.41米,碑石已碎断为六块。两面刻字,阳面隶书七行,行十一字,阴面五行,行四字,计余八十一字,字有界格。1984年夏出土于洛阳偃师杏园,现存偃师商城博物馆。其文曰:
      ......子孙号咷,断绝九族中......一宅洛阳城东廿里渠水之......悲君永即窀穸,共立石......或尚嘉焉,呜呼哀哉,其辞□(曰):
      ......重内寺,殿闼外静,八□应......江饮□□□万里悠同,如何......大小□□□者哀恸,呜呼哀......(以上阳面)
      ......河东陈巳、辽西朱生、南阳焦大、弘农赵□、河内吕泰。(以上阴面)
      此碑初发表于《考古》1985年第8期。柯昌泗曾以晋爰倩碑为晋人圹刻题名之仅存,此碑一出,可并列双作矣。
号咷残石阳面
号咷残石阳面

号咷残石阴面
号咷残石阴面

张舆碑
      晋时立。碑残为不规则形,存隶书七行,行四到九字,共计四十五字。近年来出土于洛阳,现存私家。其文曰:
      ......弧星之精,有周中□(兴)......张老在晋,明喆允光,张......后也。自祖博士与......□前德天挺,时资温笃......□拜小黄门,遂在亲近......□迁尚方,临......□君□......
      此碑著录于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

定远侯志
      晋废帝太和元年、秦昭宣帝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刻。志为长方形,长0.39米,宽0.29米。隶书五行,行八至九字不等,共计四十四字。出土于洛阳偃师佃庄镇,现存洛阳博物馆。其文曰:
      护国定远侯,祖籍建昌,以北边有警,仗节孤从,驰逐沙漠,坠骑被虏。建元二年四月朔一日身故,军士负土以瘗焉。
    《晋书.地理志》云:“石季龙改陈留郡为建昌郡,属洛州”,即志主故籍也。此志著录于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李春敏《十六国汉护国定远侯墓志》以为汉赵,王素《前秦建元二年护国定远侯墓志考释》根据《通鉴》所记秦建元元年讨伐匈奴战役,考定为前秦,是也。王素又以为志主系豫章建昌县人,此非也。案:胡宝国以为《汉书》以降,人多以郡称籍,独以县者绝罕,故当以后赵建昌郡为是。
定远侯志
定远侯志

      叙曰:洛阳形胜于天中,物富于山河。当汉晋时,京畿重地,文物灿然,更有北邙厚葬之地。故金玉盈堂,狗马填室。碑碣墓志,不知凡几。而历经丧乱,十不存一。昔魏文帝作池龙渊,凿碑构基。齐神武迁都邺城,石经没水。民间修造,例取前代碑石为材,如张禹、甘陵相碑然。近代板荡,世常以发墓斫碑为业,每售字一银元,故碑多不完者。余少好金石,闵洛中汉晋碑石之流散,因收罗其现存者,详校形制、大小、录文、出土时地、现存、著录等,并选石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冀几裨益学者考证,亦可见千载名都之风华也。
       所收现存汉刻十八种,魏石四种,晋碑二十五种。其中在洛者汉刻八种,魏石二种,晋碑十种。诸凡砖刻、黄肠石等杂刻并疑伪不收。上起汉章帝建初二年,下迄晋废帝太和元年,后更百三十年,洛中不闻有碑志,至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尉迟造像记复作,断限于此,不亦宜乎!甲午仲夏,鸣镝校尉文学史夏谨录既毕,乃作辞曰:
       皇矣有汉,历世殷然。翼翼京洛,四方所瞻。父老结义,太傅怀安。蹡蹡礼乐,司徒是赞。冯、甘善化,肥致妙然。赫赫石经,争睹如山。遗石虽残,秀姿可观。想见丧乱,嗟咨兴叹。叙汉刻第一。
       魏氏多难,海内三分。立学正始 ,三体存真。二鲍避世,东武韬奋。拨乱反正,师旅是振。叙魏石第二。
       巍巍大晋,承天作命。誉德盈世,私美留冥。何羊逸逸,王士立庭。菅氏著休,成晃处静。韩寿不羁,权门偷香。艳妻煽处,邦家竟亡。乳母虽厚,岂识灾殃。乱自萧墙,四海汤汤。呜呼裴侯,哀哉荀伯。不及卒哭,石氏又破。何以隐之,杉棺土椁。何以辟之,燕翼贻谟。虽有集社,曾不我保。虽有虎牙,厥势眇眇。爰及陆沉,定远孤讨。如何沧桑,天情亦老。叙晋碑第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