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咖啡生活|“嗅”出新世界,成为感官达人(一)

 街心舞苑 2017-01-07

作为Q-Grader(国际咖啡品鉴师)考试的常规测试项目,嗅觉测试一直是通过闻香瓶(又称咖啡鼻子)来完成的。考过Q-Grader的咖友们都知道,在为期六天多达20几项测试中有四项是关于嗅觉测试的。


闻香瓶有哪些用处?


用于烘焙寻豆 在产地寻豆中,或许我们实验烘焙的机会几乎没有,靠着生豆的经验去选择。一旦过渡到初选阶段,就会留意,是否味谱宽广,有丰富的风味,这时候你的嗅觉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嗅觉的带动会牵引出相关味觉的。比如你闻到了莓果、焦糖,那么这时杯中肯定有风味物,它是什么味,就清晰了,而标准的烘焙,有时候往往展现的不完全。 


烘焙中梅纳反应时咖啡分子开始降解、聚合、挥发的香气中包含很多风味,所以我们时刻取样靠着感官视觉、嗅觉去调整烘焙。 咖啡的香气也得以体现了很多秘密,而感官嗅觉这时尤为重要。 



用于出品杯测品控 杯测指引着烘焙,并调整烘焙后的咖啡是否达到出品标准。杯测时突出的风味为何不见了,香气为何如此薄弱,杯中的滋味也不如人意,迷人的花香、果香、也不复存在。这时候你将启动记忆库,这里面本该有什么,想要做什么样的烘焙表达,全靠你的嗅觉记忆。 有时候察觉到很熟悉的滋味物,却说不出来,有没有让你很苦恼。如果这时候打开嗅觉的记忆加以联合,将变得简单很多。


实在不确定,直接拿出镇家之宝,霸气十足的摆上台面,所谓的“逼格”瞬间高了,洋洋得意的说出答案。比如闻到榴莲味道,如果你吃过,这时味觉就会开启。 因为嗅觉足已带动味觉记忆,而味觉也能靠味觉带动。 想要做什么样的烘焙表达,全靠你的记忆,以及杯中所表现的讯息。因为嗅觉和味觉是互动的,100味嗅觉广泛丰富,实用性强,价值不用多说。



用于吧台出品引导传播 随着咖啡逐渐被认知,门店推广精品咖啡也应势而生,除了她的可圈可点,我们也开始追根问源,我们把她当作了文化。工作室的培训,咖啡学校的教室,书本的文字无一不在传播。闻闻干香,突出的茉莉花香,玫瑰花,柠檬的清香。引导客人品尝,入口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什么,这咖啡里面有什么。客人会很惊喜的告诉你,他喝到了,感觉到像什么。一来而往,好不有趣,你的忠实粉丝不但拥护你,还会带动他的朋友一起来消磨学习。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并熟悉咖啡中各种常见的气味,今天就简单谈谈人的嗅觉感知和100味闻香瓶,希望能给各位咖友们一些启示。



人类的鼻子对嗅觉探测是非常敏感的,嗅觉上皮位于鼻腔通道的上部,通过200多种接收器和上千万神经纤维与大脑相连。


味道是食物在人类的嘴中呈现的嗅觉感知。 味道来源于很多简单的有机分子,其中很多会以水气的气态氛围呈现,这些气味分子在我们呼吸的时候(通过鼻孔内壁)或者咀嚼食物的时候(通过鼻后腔)接触嗅觉上皮,然后通过接收器和神经纤维使大脑感知到。



100味 闻香瓶 是世界上各种优质咖啡中发现的诸多典型芳香的集合,为了掌握全面的感官技巧,咖啡人必须有能力鉴别这些芳香,闻香瓶以一种令人感到愉悦的方式训练对香味的感知,之后就有能力辨识并判断在咖啡中感受到的气味。


如何使用闻香瓶


探索并记忆气味

仔细闻每一个瓶子的气味,对某一气味越敏感,就会判断的越准确。闻香瓶就像一个香味词典,通过鼻子解释咖啡中的每一种气味,进而延伸到味觉上各种风味呈现。


熟知词汇

当记忆闻香瓶的气味时,你会学习到一系列专业的词汇去更清楚地描述你尝到的味道,并能够将你的感受告诉别的人。


认识和辨别

随意拿出一个闻香瓶,闻过之后大脑会自动搜索你记忆中与之类似的味道,先猜测该气味属于哪个类别并尝试说出具体是什么气味


检查

找出一些相近的味道并进行对比,看看在咖啡中呈现这两种气味时你是否会出现疑惑。多一些参考会让你更能发现咖啡中气味的细微差别


四种香气类别 


酶促化 Enzymatic

生长过程中酶促反应的结果,

挥发性最强

一般在干香和湿香或者

在浅烘焙咖啡中找到



焦糖化 Sugar Browning

烘焙过程中的焦糖化反应的结果,

挥发性中等,

一般会在湿香中发现



干馏化 Dry Distillation

烘焙过程中豆纤维干馏(燃烧)反应的结果

挥发性最弱

一般会在品尝时发现



异味 Aromatic Taints

采摘后生产相关问题的结果,

主要和咖啡豆不正确的处理过程

不当的干燥和储存有关



这四个气味类别在Q-Grader考试中会分组考试,考试者根据参照组,准确判断测试组的闻香瓶气味并写出名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