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乾卦精神乃中华民族崇拜“龙”之起源

 感通天下 2017-01-07
 
        导言:上海外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金立鑫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提出龙不该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此一说法,且吴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国家形象品牌,欲将龙图腾换下,易玄有感于斯,乃作此文,请与相关人员商榷,并以正视听于国人!
 

   《周易》乾卦精神乃中华民族崇拜“龙”之起源

                贵州    周易玄

研《易》不可不晓乾坤,因《易》之一书以乾坤为其纲者。而研乾坤者不可不知龙,因龙更乃《周易》乾坤两卦之主旨。故,若能明晓何谓之龙,则明晓乾坤之机、明晓《周易》之本也。吾国千年已久,便以龙之谓人极——曰真龙天子邪。“龙”堪谓吾国文化之核心。近之世纪,真龙天子不当位矣。复生“龙的传人”之谓。吾国人皆自谓龙的传人。龙由来便即为吾中华民族人类之画身。信仰之,崇拜之,然何谓龙之命题,今世之国人鲜有准确之识见也。

龙之传说,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人皆谓:龙乃吾国之图腾,亦或曰图腾之一类也。然,亦复问图腾者何?探究历史,图腾之谓亦为舶来品也。吾国百年前尚无此语邪。图腾之谓,乃印第安人辩识种族之标志也。夫印第安人之图腾与吾国之龙有何牵连邪?直乃笑料耳。倘以此探究求证,则欲详察吾国之龙之因由实是徒增困难耳。

 以形论之,其为动物,今之考古学已然明证。云斯类动物于新石器时代即已有之。夫亦有甚者乃拟尚无人类之若干万年即有之恐龙或否即吾国后谓之龙邪?

然,今人所见龙之状貌:乃鹿角,鱼鳞,鸟翅,蛇身,马首,此之形象,实难料理,吾世何曾有此海陆空之三栖动物邪?故,此之龙者,亦非人间所能有之物矣。乃为神化之物。于是乎,便即另生新说,云斯龙源之宗教、巫卜、祭祀类也。

历来之人,皆将龙之一物言之遥远,神乎其神,对之崇拜可谓造极。然吾国至早之典籍《周易》、《尚书》、《道德经》所提及之龙,非如此玄秘,淡而言之也。故将龙之崇拜论推至更远之古代乃无更多之文字依据也。

倘以科学求证之念,穿破由来崇拜之传说此重峦叠嶂,沿以历史轨迹追溯而上,则势必发现,实则关涉龙之传说乃并无如此神秘也。

远古之时,龙乃人名、地名、动物名。于周朝引入天象。自秦汉以后方将皇帝称为真龙天子。古之典籍载龙之谓,今可观之。《尚书 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帝曰:“俞,往,钦哉!”此之“夔”、“龙”乃人名。《虞书·益稷》: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夏书·禹贡》: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尚书》乃记载远古历史唯一之权威,其提及“龙”之处仅此而已。其一为人名,其二为动物名。第三乃地名。

《周易》中乾卦里提及之“龙”,此可为重点探求之对象。然《周易》一书提及之龙弗如传说所云之神妙。且亦未对其有何渲染与神化。

《易传·系辞》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此仅以“龙”视为蛇类之动物。

《道德经》未见龙之一字。 故可见之,吾国之先典《尚书》、《易经》、《易传》乃至《道德经》中龙不过俗物也,无非人名、地名而已;无非与虫、蛇相关之动物而已。

历来于非经典之文献亦有所提及:

正义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并明,并明生白犬。白犬有二,是为犬戎。”

此之苗龙亦人名之谓也,别无它义。

《山海经》云:“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 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 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此典故之意,乃夏朝第八代帝王孔甲,骄奢淫逸,亵渎神明。此即,天降雄雌各一大龙,孔甲喜极,使刘累驯养。而雌龙死,刘累则做以龙肉酱献孔甲食,怎奈孔甲吃了还想吃,此雄龙便不知所踪。

此乃龙之神话耳。无非乃云龙乃可养、可杀、可食之物,亦并未将之以神物而崇拜。而至以龙喻人之故,尤为显要者,乃以帝王做真龙天子之喻。吾国乃于何时使帝王已成龙之谓邪?春秋时孔子见之老子则云见龙也。今人难明当时之孔子将老子喻之为龙成龙是为何意?孔老二圣在其时不外普通知识分子而已。周天子尚未称龙,鲁王公尚未称龙,乃见孔子称老子为龙亦无何特殊之寓意。

 秦始皇亦未称真龙天子也,乃后世追谓而曰祖龙。据《史记》载,秦王政三十六年(前211年),秦之使者自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玉璧拦住使者曰:“请将此璧交缟池君(即水神)。”又曰:“今岁祖龙死。”使者欲详知,而人忽不见,仅玉璧留置于地。使者将壁带回,将经过奏报于秦皇。始皇默然不语良久,方云:“此妖孽能预知者,不过一年内之事耳。”退朝后复云:“祖龙谓人之祖先。”更谕令御史大夫观此玉璧,发现乃八年前秦始皇渡江时为祈福而沉于江之壁。据后人所解,此因秦暴虐无道,上天已不再福佑秦之统治,派妖鬼化人形将秦始皇奉献之玉璧退还,以示不庇护之意,让使者将此壁交周武王此等大德之士,讨伐暴秦,取而代之。祖龙即为秦始皇。后人有诗论及秦始皇焚书云:“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困锁祖龙居,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此之祖龙同谓秦始皇也。故,秦始皇乃祖龙也,为汉朝人。而将皇帝称真龙天子者,也正为汉后之事。
     换言之:“真龙天子”出现,乃于汉初。汉高祖刘邦首先以龙为自身营造神秘色彩。《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父太公,母刘氏。刘氏在大泽坡上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此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大公去看视,见刘氏身上附有一龙。不久刘氏即有身孕,生下刘邦。刘邦高鼻梁、龙须,左股有七十二黑症,未发迹时常向人赊酒喝,醉倒的时候,其身上有龙盘绕。关于龙之君相说,后世之朝代则愈加厉害也。汉武帝于龙之皇权化方面比之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深信五行之说与方士之术,于龙为帝瑞笃信不疑。仅武帝一朝,因龙瑞符而争者其数不下二十,河溃认为乃神龙动怒,建龙渊宫以敬龙;有献犀牛者,以为麒麟出现;有献异马者,将其视之龙马。其相信可以乘龙登天派出数千方士去寻找神仙,采制芝药。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王”之受命符。唐太宗4岁时,有书生称之“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即不见踪影,是故则更名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以黄袍加身之法夺得后周政权,因此更需神化自己来避免舆论的指责,于是便称其任宜州王、镇守荆州时,便有黑龙跃上他所乘之船等。如此种种,史不绝书。

按史书之载,故可知之,对龙之崇拜,乃由汉而始终。先秦以前之典籍,则不知中国有何对龙崇拜之历史痕迹。古人眼里之龙不过狼虫虎豹类动物而矣。而对于龙之崇拜乃为汉后之事。

故远古典籍,论龙之文字多者,乃吾国之《周易》,而较专一者,则见之于《乾》。《乾》云:元亨,利贞。《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由是而知之,《易》之一书,乃借龙之动物而喻君子之道,当乘时而行,自强不息。此乃《周易》所倡导之君子之道也。故后世子孙崇拜“龙”,乃崇拜此种精神而已。“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谓,乃循序渐进,实乃为顺天应命之谓,此顺天应命者,乃顺应自然之道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谓,乃如今人之所谓:机会永远给有准备之人准备矣。即为自然(天)惠赐机缘,此机缘亦可理解为时机(如上文之潜龙、田龙、惑龙、飞龙类),而同时人亦当有所准备与努力,否则时机所至亦是枉然,不能“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即《乾》卦所演绎之六种以龙作比喻之时态。初爻至五爻,循序渐进从无用之龙长成于飞上天之龙,皆顺时应命乃成。此飞龙历经磨难而居五爻,远非勿用之小龙可比,已然长成矣,故后人敬之曰“九五之尊”,非后世学人所解“阳爻居中得正,且系纯阳故谓之尊”之谓也!

    然笔者尚以为,此龙不过一名词耳,不可理解,强以动物冠之,实则此动物于当世之经典,尚无记载。犹道家不能谓道之一物为何,强以“道”谓之。而此龙,或乎代表时间、空间之产物,不能具体形容,则假以想象之“龙”此动物形象之。正如此由低至高渐进向上之象。水流于下,为至低之地,故初爻龙居底层,田为载水之地,略高乎之,故再升乎二爻;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乃云早晚如一,始终不止息之努力,则晋升于四爻之“或跃在渊”,如今世之穷人书生,可以“跳出农门”矣;继续努力,则迎来至高境界“飞龙在天”,终于达成一由低至高之形象图。此乃自强不息之精神耳。
        每一朝代之更迭,其创立者皆经历无数争战,方能成功,此亦犹龙之于“勿用”以至“在天”邪?然征战之时,党派无数,而终仅能存其一者而开辟皇朝,余皆被征服,此莫不谓真邪?乃去伪存真之谓,名之曰“真龙天子”也。
        后人据此《乾卦》卦象图所示由水(潜)至于陆(田)再至于空(天)之形象,想象而将可表征水栖动物之鱼、可表征陆栖动物之鹿、可表征空栖动物之鸟合而为一,以蛇身事变(因蛇身灵活,意即变通)、马首事进取不息(马刚健有力,马不停蹄之谓)熔于一体,另成动物……此乃古人理解《周易》精神而加以创制之动物也,吾华夏祖先欲以此图象流传万世,定为吾民族之精神,使人永铭“进取”之心,实乃古人之大智慧、大心血也。后人多不识见此深意,愈加神话!更有甚者以“非中华民族之象征,乃封建专制之符号,鬼话连篇之产物”为由,扬“崇拜龙对之于中华民族并无好处”之谬论,岂不悲乎?
       故,吾国吾族崇拜“龙”之做法,实为崇拜《周易》《乾》卦卦德之表露也。
       此龙精神,也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精神,龙之精神不可丢之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