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好喝的一碗好汤!

 昵称39528204 2017-01-07
不好喝的一碗好汤!-评【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

                                      文/信实的精灵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史蒂夫·保罗·乔布斯

  &nb...
显示全文
不好喝的一碗好汤!-评【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

                                      文/信实的精灵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史蒂夫·保罗·乔布斯

         曾经接触到一个人,他对待我们的理念是,“我跟你家庭条件一样都不好,我可以在大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教,做兼职,甚至于送外卖,不耽误我的正常学习,我照样拿奖学金,年底还能给老家的父母一笔钱。而你呢,总是嫌弃自己太穷,父母没有给自己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结果导致自己在同学里面因为贫穷,因为穿衣服寒酸被别人瞧不起。社会给每个人的资源是同等的,你不懂得李永和争取。所以呢,那都是活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话语中张口闭口的“活该”。
看到杨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又再次想起来了这个人。不可否认,他口才远远不如杨老师这么好,他在跟别人辩论理屈词穷的时候永远只会用两个字“活该”。甚至于我问他,你为什么没有朋友,没有女朋友?他也回复“活该”(当然这句话他是对自己说的)。
      
         可以这么说,他确实活该。你可以长相不好,气质不好,但是你不应该说话没教养,我当时真想送他一句话“活该没朋友,活该结不了婚。”(我当时肯定忍住了,如果说出来了,我也变成了没教养的人。)杨老师可以在这里侃侃而谈,甚至于“理直气壮”地分享他的人生经验,那是因为杨老师是在看透这个社会奋斗本质的基础上,谈出来的人生经验分享,他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他懂得凡事有度。

          有时,关于迄今为止为什么他一个上海高校毕业的硕士生毕业却在北京的一家地铁站里面作为安检人员,我不想发表任何看法(他自己曾经给我们解释道,是因为他想要体验生活,我送他四个字“好自为之”)。或许他的所谓毒舌和言辞犀利只是学到了杨老师的表面,没有学到杨老师的精髓。他自认为自己学富五车,可以到处出去拽。其实,他在北京也没有一个朋友,甚至于住的是单位提供的多人宿舍。而我所知道的是他与家人也是好几年没有联系。我认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应该是守护好自己的爱人,陪伴好自己的家人,照顾好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独善其身的“孤苦无依”。

         关于“他”的事情讲到这里,不要怪他太毒舌没朋友,也不要怪我不愿意去帮助他,在杨老师的这本书里面,看到的更多内容远远超过他的毒舌和犀利程度,杨老师用自己的睿智和智慧,打破现代社会这种死气沉沉的所谓鸡汤横行的世界,用一剂猛药灌给还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

           回到开头那段话,一直觉得乔帮主是个“神”一般的存在,没有乔帮主的英明领导,凭什么苹果就一直屹立在手机、平板和电脑的前端?很多人对苹果的产品不屑一顾,那是他还没有机会去尝试并且用心用,等用过了绝对就会说好,当然了,我在这里不是给苹果打广告。纵然私下里很多人在骂乔布斯是个近乎苛刻、偏执的人,完美主义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可是,正是他的完美主义才成就了苹果的今天,也不外乎现在很多人在背后说蒂姆·库克(苹果现任CEO)不如当年的乔帮主,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习惯,无可厚非。

          说到这里,谈谈这本书的作者杨奇函,清华大学学士、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这都不重要,仅仅是他外在的光环而已。(不能否认,外在的光环也能为他赢来不少的粉丝。用杨老师自己的话说,“你朋友圈的点赞数,与其说决定于你的内容,毋宁说决定于你的身份。”这句话我太赞同了,翻开微博,一个名人随便发表一条状态,下面就有几千条回复或者转发。作者有木有暗自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呢。)

          当然作者最重要的是,作者当年就是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大概因为他那时候就已经有一双洞悉世界的犀利的眼睛吧。

          最喜欢作者这句话“比起客套话和大道理,他更愿意分享思维、路径和方法,哪怕他们是稚嫩的。”他坚信青春不需要“过来人”,只愿成为每个人前进路上的同行者。
         
         这本书,读得我是连连点头,赞叹不绝,不能否认,作者现在出名了,可以用这些大道理去给周围那些还没有混出个名堂的人指点迷津。但是他的指点绝对句句都是当头棒喝,通篇文字33个人生故事,没有一个不说到我的心坎里面去。

          不论是关于“世界不公平,但很合理” (这点我一直相信,世界既然存在着,就有它自己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我们作为其中的有机体,要懂得接纳社会的不公平性,因为本来就不是公平的,有些人注定生下来就比我们拥有很多。),抑或着“LOSER不可怕,像LOSER一样思考才可怕”(我一直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并且坚信不疑。当然,这不是指你可以无数次在同样的地方跌倒,而是指你懂得从自己的失败之处汲取经验,在原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怨天尤人,埋怨社会没有给自己大鹏展翅的机会),我都再赞同不过了。
        
           当然,还有“把别人的目光调成静音”(关于这一点,我们每个聪明的人呢,都有自己心中的一杆秤,自己几斤几两自己应该还是知道的,如果自己连自己几斤几两都不知道,不好意思,这本书你别来看了,看完你会疯掉的。)和关于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情”(我们的恋情没有失败,只是没有在一起。这份感情里我们学会了爱与被爱,这份感情就是成功的感情。所以,在一份感情失去的时候,永远不要埋怨对方不够好,从自己的身上找点问题。或许下一次你就可以成熟点了。

           杨老师的每篇文章我都是热血沸腾的看完了,那是我心底深处的声音,但凡自己懂得进退有尺的人,这本书都会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豆瓣上,知名红人小川叔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始终觉得,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想法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方法。又不想吃苦付出,只是希望复制方法就获得成果,多半走不到最后是因为你的目标不明确,你也不懂为什么要吃苦。当然,这些都好过那些觉得道理自己都懂,却叉着腰啥也不做的人。这些人别说给他灌心灵鸡汤,就是给他吃心灵鸡肉,喝心灵鸡血,闻心灵鸡屎,恐怕也没什么用。”

           最近一段时间,鸡汤读得少多了,最开始的时候,也看一些清心、静神的鸡汤书籍,尤其是自己意志薄弱,情绪低迷的时刻,一剂剂鸡汤灌进去还是会起点作用的。但是,在我人生已经走到一个阶段,我自己有能力去独立思考的时候,再来看这本书,完全不是鸡汤类的书籍,完全是人生经验的分享。他里面列举的例子有时候或许太过头,请不用太介意,那仅仅是为了说明白一个道理而已,相信你跟我都是懂的。

          成功的定义本来就是稀缺的故事。中国互联网的大潮当中,多少人都被拍死在沙滩上,就成功了一个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所以,马云的成功才是那1%的生活。如果你愿意提前听到这些狠话的话,相信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免于碰壁、免于流泪,不受到人生假象的欺骗与伤害。


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19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