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仑雪莲——记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驻皮山县阔什塔格镇 吐格曼博依村工作队队长曹玉景

 阿福根 2017-01-08

题记: 雪莲,经历了高原的风雪,见证了雪域的深情,演绎了爱的神话,诠释了纯真无暇。雪莲,是上苍的赐予,是大地的菁华。

前言:积善行德从这里开始,到基层一线去,把党的温暖、党的惠民政策、党对乡亲们 的热爱送到村民家。努力做好、宣传好、落实好、完成好自治区党委和卫生计生委交付的'访惠聚'工作任务。用真心、真情和真爱和村民交朋友,干力所能及的事,不求大、不求多,要求稳、要求实。力求从小事抓起,因地制宜,认认真真帮助村委会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青少年、妇女同胞入手,做好群众工作,去极端化,传播正能量,切实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引导村民走致富之路,解决民生问题,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 到'访惠聚'工作的实惠。             

——摘录自曹玉景临行前的日记

   以前,笔者只是从有限的地理知识和一些零星的传闻中了解昆仑山,知道皮山县。说真的,对这两个地方都没有好的印象。只知道昆仑山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连绵起伏的雪域高原,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自然环境堪称恶劣……

   地处昆仑山脚下的皮山县,更是典型的穷乡僻壤,是中国十大贫困县之一,这里紧邻沙漠,气候干燥,戈壁滩众多,一望无际。     皮山县距离乌鲁木齐市有1811.6公里。地形呈纺锤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6386米,最低海拔1221米。境内有6条主要山脉。

    凡是见过曹玉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她个子不高,性格温柔,恬淡娴静,颇有江南女子的气质。 2016年2月25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党组把驻皮山县阔什塔格镇吐格曼博依村工作队队长的重任压到了曹玉景文弱的肩上。他的队员都是清一色的男子汉,这一批驻村队伍中,也大部分是男同志,10个工作队仅有曹玉景1位女队长。 看着她文文弱弱的样子,大家都不禁会为她担心:到这样自然环境恶劣,维稳形势如此严峻的地方开展工作,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让这样一位温柔文弱的女同志担此重任,她能坚持下来吗?她能行吗?大家疑问多多,顾虑重重。

   将近一年的驻村,取得的成效,皮山县阔什塔格镇上上下下有目共睹:村容村貌改观了,民生改善了,人心凝聚了,村里一派和谐祥和的景象,满满的正能量。在这短短的大半年的时间里,曹玉景碰到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付出了多少心血,这些吐格曼博依村的广大村民心里都明白,在这300来个日日夜夜里,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文弱的小个子女队长,竟然有这么大强大的内心,发挥着这么强大的能量,让他们受益,更让他们感动!

     '访民情'就是访人心。必须以心换心,必须用真心、用真情去访问,去了解,去体验。 早在出发之前,曹玉景就对'访惠聚'工作做足了功课,进行了思考。她清楚地认识到这是稳疆、兴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此次到和田去驻村,深感责任重大。通过思考,她觉得这三者,'访民情'是基础,必须要做扎实;'惠民生'是路径,必须要真正落实;'聚民心'是目的,必须要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见到效果。她觉得这三者,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用一颗真心去做,必须怀一腔热血去做。这是曹玉景的驻村'初心'

     所以一到村里,她就和队员们一同扎进村民家里进行调研,她看到整个村子的经济状况不是太好,有些人在村里还住着土坯房。一些人家里靠低保、救济为生。有些村民家徒四壁,家中人多地少,因缺水,仅有的杏子和核桃收成不好,卖不上价。搞养殖门槛高,有些农户只能外出打工,也只能挣得微薄收入。对此,她感到揪心,但他看到村民纯净清澈的眼神,她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村民淳朴的眼神里,她看到了真诚和期待。经过深入调研,曹玉景组织工作队对'访民情'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她说:'访'不是一般的走走、看看、问问;必须俯下身子,用真情和真爱去和村民交朋友,用心去交流,用情去感化,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真情。她带着队员们一家一家地走,一次没摸到实情的,他们多次走、反复访,用真情去打动他们。家庭经济困难的,她救助前上门访问,救助后跟踪访问,看问题是不是真正解决了。有许多情况,都是几经反复才访到真情、实情的。    

     她还说'访'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笼统地'访'。工作队对村民的实际困难、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进行梳理,有的家庭生活困难,需要帮助;有的家庭想致富,找不到门路,需要拓宽渠道;有的村民夫妻家庭不和,需要解决矛盾……    通过深入访问、反复上门,了解真情。分层次访问,使访到的情况更精准,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她认为'访'必须是动态的,多次的。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不同情况下,困难、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情况,曹玉景带着队员们走家串户反复调研、多次访问。 '访'要做到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不断提高访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访问过程中,她访村民、访村官、访村警,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访问提纲和要领。做到横向不漏,纵向不缺。

   为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让广大党员有学习活动的场所,曹玉景她千方百计,多方筹集,八方'求援',募集到一定的资金,为村里的党员建设了像模像样的活动室。

   为了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曹玉景多方筹资近15万元,在仅有的一块土地上为村里修建了农家书屋,供村民阅读、学习双语,学习电脑,也为孩子们假期补习文化课提供了场地,村民们对此赞不绝口。

    曹玉景进村后,始终把村民的增收致富牵挂在心,她除了四方募集财物,助贫济困,还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帮助村民断掉穷根,精准扶贫,多措并举。她组织村民走出皮山,到阿克苏拾棉花,拓宽致富之路。

   自从驻村以后,曹玉景就把自己看做是皮山人,是吐格曼博依村的村民,她把维吾尔族村民视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关心着他们的冷暖与健康,他邀请医疗队来到村里,为村民检查身体。

   早在驻村之初,曹玉景就为工作队定下了从妇女同胞和青少年入手的工作路径,妇女可顶'半边天',平日里,曹玉景非常重视村里的妇女工作,和她们唠家常,说知心话,妇女们也爱和曹玉景交朋友,向她诉说心里话。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真切的求学欲望,她靠着一颗诚心,到处求爹爹,告奶奶,寻找到爱心企业为村里的孩子们募得200多只书包和一批学习用具。 美少年背着美书包,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可爱的孩子,幸福的童年,美丽的书包。

  在驻村过程中,曹玉景始终身先士卒,带头和村民打成一片,深入村民家里,嘘寒问暖,访贫问苦,一起过节,一起欢乐,关心他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出现感情危机的家庭,解决夫妻纠纷。

    考虑到民兵们晚上要站岗放哨,她带领队员们用自己的生活经费为他们买大衣御寒。

    为了减轻村民负担,在曹玉景的带领下,工作队自己开荒种菜,并引进先进耕作技术,在村里,进行示范和推广。

    '聚民心'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民,只有知民心,安民心, 暖民心,民心才能真正聚起来。 在工作中曹玉景清醒地认识到'聚民心'是整个工作的目标与核心,必须要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在聚民心的过程中,曹玉景注意多管齐下,有时采取正面教育,直接宣讲,反复灌输。

   曹玉景组织队员反复学习'两学一做'系列文件,经常和村委会一起研究维稳形势。

   在推进聚民心工作的过程中,曹玉景有时采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法,比如让不同对象参加不同的节庆活动,使之从中得到感染和教化。     如'三八'组织妇女搞活动,发小礼物;'五一'组织青年搞活动;'六一'为孩子们举办系列活动;'七一'慰问党员;平时慰问贫困户。让不同的对象参加不同的节庆活动,既自然,还有效。通过节庆活动,让村民们感受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通过这些活动村民们的国家意识提高了,凝聚力增强了。

   '十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是进行聚民心的好时机,'十一'前组织村干部慰问孤寡老人,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为孤寡老人打扫庭院。

   她还精心筹划、组织'三八'节联欢活动,让广大妇女在联欢活动中得到现代文明,妇女主人公意识得到提升,队员们还向维吾尔族姐妹学习民族舞蹈,既融洽了关系,又增进了友谊。

   曹玉景认为聚民心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她始终把青少年作为聚民心工作的重点,她除了为孩子们募集书籍和学习用品,还为孩子们做讲座,为孩子精心组织'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谐稳定的幸福。她不顾身体劳累,放弃休息,和孩子们一起过节,孩子们为她戴上了红领巾,她深得孩子们的爱戴,村里的孩子们亲切地把她叫成'队长妈妈'、'曹老师'。

   孩子们给他们尊敬的'队长妈妈'——曹老师——带上红领巾,是他们的心意,也是他们的心愿!

   尊师重教是中华美德,教师节,曹玉景和队员们给村里的老师送去了节日问候和关怀,送去了节日的礼物,还给学校送了200张小凳子。

     在推进聚民心工作的过程中,曹玉景注意利用民俗民风进行引导。她在村里倡导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举办道德讲堂,她还在村里倡导济贫助困、互帮互助的风气,增强邻里和睦团结。推进聚民心工作的过程中,曹玉景注意利用民俗民风进行引导。

    从满脸的笑容,我们看到了儿女的孝顺心,老人的幸福感!

   '故事背后的故事: 全家总动员,感动全家人。带领全家共同参与'访惠聚'工作。      驻村以来,曹玉景探过四次亲。即使在探亲期间,她也不忘记村里的'访惠聚'工作。     每次回家,她总会把兄弟姐妹、亲戚聚在一起,听她讲村民的生活、村里的故事,大家不但被村民们的故事感动,更被她的工作热情所感染,不但为她出主意,想办法,而且主动给钱,出物,亲戚们各尽所能,共同参与。  

     有一次,探亲快结束时,丈夫看她心神不宁的样子,心疼了,关切地问她有什么心事时,她幽幽地告诉丈夫:'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在穆斯林群众最大的节日'古尔邦'节前,给全村232户村民,每户都送一份过节的礼物(米、面、油)。'    ——因为曹玉景想到,以往过节,工作队总会组织各种活动,对特定对象进行慰问,但没有一个活动是直接惠及全体村民的。    她看到,村里的其它村民也不富裕,也需要帮助,同样需要感受'访惠聚'带来的实惠,也希望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可单位和其它朋友们募集来的钱已在前期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中花完了,眼看节日快到了,再不好意思向单位和同事们伸手要钱了。

   老公知道,'傻老婆'又想打家人的主意了——其实曹玉景早就开始打家人的主意了,家里的电视机、电脑和不用、不穿的衣物早就让她拿到村里去了。曹玉景还打起远在上海工作女儿的主意,她让女儿帮助募捐,女儿非常有爱心,也理解和支持妈妈的工作。女儿说:妈妈的善良和对村民的爱深深的感动着我和爸爸,她要啥,我们给啥。

   在一次亲人聚会上,大家问她,还有什么要支持的,她把自己的心愿讲了出来。坐在一边的哥哥嫂嫂什么也不说,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买米、面、油需要多少钱,曹玉景回答说:'大约要三万元钱吧。'善良的嫂嫂说:'不多嘛,这钱我和你哥出了!' 几天后,曹玉景刚回到村里,银行卡里就打来了三万元,她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但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这是曹队长家人出的钱! 除了买米、面、油外,还为村里一位偏瘫的孤寡老人买了轮椅,为受伤的贫困户送治疗费等等,只要村民需要,她都会尽全力解决!

   满满的一车米面油,沉沉的一颗善良心!

    所有人的节日,全村人的福利!给232户村民发节日礼物,村民第一次收到节日礼物,高兴的合不笼嘴。他们都以为这是政府给的,他们也并不知道这是曹队长和她的家人给村民送来的温暖。这背后的故事——因为这件事,当时曹玉景不让大家说,就想让村民们感谢党,感谢政府!

   从村民们捧着的米面油,我们还看到了'访惠聚'工作的成效。

沉甸甸的米面,寄托着曹玉景和她亲人们一份沉甸甸的兄弟姐妹情;晶亮剔透的油,代表着曹玉景和她亲人们一颗纯净的善良心。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访惠聚'工作的深入人心。

   这一批的驻村工作行将结束,村民们回想起曹玉景日夜操劳的身影,想到她办公室深夜不熄的灯光,心里充满了感激和不舍。乡亲们深情地说:她就像昆仑山上的雪莲,实实在在,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曹玉景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但她愿意自己是一棵雪莲,默默绽放,深情地守护着这片雪域高原。 曹玉景心里同样不舍,她舍不得这些淳朴可爱的乡亲们,舍不得这里的山山水水,忘不了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 晚上,曹玉景做梦了,她梦见自己已化作一棵昆仑山上的雪莲,坚守在雪域高原之上,冰清玉洁,笑傲风雪,在雪域高原,默默地守护并陪伴着她的维吾尔族兄弟姐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