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女士来就诊,诉说最近两年体重增加,空腹血糖都在6以上,血脂的指标有向上的箭头了,想要确诊有没有糖尿病。 我先给她查了糖化血红蛋白,只有5.5%,之后给她进行了糖尿病诊断金标准的试验“OGTT”,结果令人深受触动:果然麻烦一点的检查自然有其价值所在。 根据OGTT的检查结果,可以确定她有糖尿病,并且胰岛素分泌异常。 下面是她的血糖和胰岛素分泌曲线。 ... 红色的是她的血糖曲线和数值,蓝色的是胰岛素曲线和数值,粉色虚线是我模拟的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可以看到,她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异常升高,并且高峰后移。 这样高水平的胰岛素是怎样形成的,对人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询问她的饮食和活动情况的时候,她说喜欢吃肉食,量也比较多。另外最近2年退休在家,凡事都在先生的眼皮底下,而先生呵护的紧,凡食皆要最大最好,洗一个大苹果,即使吃不下,也要全部吃掉才能放心。 她体重逐渐增加,两年间长了8公斤,吃饭时却常常觉得饿。从前吃饭,每每一碗都吃不下,最近却要吃一碗半或者两碗才能感觉到吃饱。 这就是她发生糖尿病的原因了。 我们进食的所有,无论蔬菜水果,还是米面肉类,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或者被身体消耗掉,或者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如果我们吃的分量常常超过身体需要,我们身上的脂肪就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的胰岛素也会越来越多。高水平的胰岛素,又会反过来令我们的身体充满饥饿感。 长久的挑战和刺激,让身体陷入恶性循环,胰岛素水平在经历居高不下、反应迟钝的过程之后,进入疲累罢工阶段,我们就会出现明显的高血糖以及高血糖导致的三多一少症状。 她现在还在循环的早期阶段。 想要恢复健康,需要主动调整饮食,减少对胰岛素的消耗和需求。 如果感觉调整饮食太过辛苦,可以让药物来帮忙,比如α糖苷酶抑制剂。 当我们反思生活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愧疚的感觉,好像是生活方式的问题,让我们生病。 作为医生,并不希望令自己的患者感觉愧疚。 说一句期望能够安慰大家的话:您需要做出努力,或许是因为您的基因让您比较容易受伤,不努力不行。 有些人怎么吃也不胖,怎么吃指标都正常,可能是因为他代谢环节的基因不一样,比如MOR基因。 但有研究发现,缺乏MOR基因的小白鼠,长期高脂肪饮食,体重也会增加。 另有研究发现,体重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及持续足够时间,仍然会发生代谢问题。 看来还是需要反思生活。 医生不是缺乏MOR基因有先天优势的小白鼠,会与大家共同反思。 新的一年里,愿我们一起为健康努力! 今天还要发送一篇“欧米伽脂肪酸有那么神吗?”正在加油撰写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