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地看待炒股的绝招

 江苏常熟老李 2017-01-08
所谓招,我个人的理解,是源自武术的,武术技击说通俗一点就是以弱胜强的打架技巧,打架即招架,一招一架,后来就引申成计谋一类的。
   所谓绝招,简单地说就是世人知道的、掌握这门高深东西的人少,或者是学习太难过程太苦等,成者如凤毛麟角,而学习还得靠机缘、造化和个人的天资禀赋等,师父教徒弟往往把秘笈放在粪坑或孤山野坟、或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唉呀!这是武侠小说里说的。
   股市中不知是何时、何地、何许人也把这个名词引过用,名为短线绝招、精招一类的。世间人的心理都是一样的,都希望简单,但又是最实用的,尤其是现在的85后、90后的人,表现更是明显。动脑筋太伤神了,最后是直接拿来就用。其实道理很简单的,如果你能拿来就用,别人也同样可以的呀,那这个绝招还绝什么呀?没办法,现在的孩子都这样的。
   然而世间的绝学并不是象武侠小说里说的那样,在人背后拍几下就几百年功力传过去。唉!就算是用USB接口传输的也没那么快呀,何况好象还是用蓝牙的,哈哈哈!。或者是象段誉那样,看了秘笈一次就会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和六脉神剑了。不过这里金庸大师还是留了点余地,就是他的六脉神剑会时行时不行,这就说明绝招还是需要根基的。武功(注:功夫一词是李小龙发明的,早期的叫武功,当然跟那种帝王之术的武功又不同)里的气脉修练是要完全靠自已的,师父只能引导,通关是帮不上什么的;当然针灸治病的通经络是另外一回事,此通非彼通。其绝招的修成是要靠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所得来的。
   回到股市里,道理是相通的,要学绝招也不是看了那位大师或专家的书,听了什么课,就能拿来就用的,没那么简单,况且出于人性弱点的使然,都会有所不同程度的保留,再加上每个人的见解的不同(同样一个事物,不同境界的人会以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个话题太广,暂略过),根本就不可能拿来就用的,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市场中打拚多年了,也一直在努力,但是努力的方向不对,他们主要的就是冲着那些所谓的“绝招”来的,到处搜索、找资料、听高人忽悠……然而到头来要么晕晕的,要么想发疯。
   其实绝招是出自很平常中的,这里我讲一个武林中的故事,是我小时候一位老前辈讲给我的,故事是真是假我们暂不去考证,体会故事中的寓意吧: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年轻人到一家很有名的武馆去拜师学艺,注意古时的拜师不象现在,师徒之间自拜入的那一刻起,一辈子都会情同父子。师父对徒弟是要负责的,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徒弟对师父也是敬重有加,正所谓“一日师,终生父”,不象现在到武校学习,交钱就可以,有钱你就是干爹,没钱他就是老子。
    入门之后,这年轻人就一直在师父家什么粗活脏活都干,注意古时师父教徒弟会考察其人品,先让其“吃苦”,最后再决定教什么或者是教还是不教。师父让他去放牛放羊,并且让他睡在牛羊的房间旁,基本上就是住在那里管放牛放羊的了。师父家的牛羊是睡在二楼的,他每天都要把那些小的牛羊抱上抱下。
   就这样快三年了,他每天只是管好牛羊,师父什么都没教他。注意古时拜师好象都是以三年为限的,三年了基本上要成才了。他就过来找师父,对师父说:我已经三年了,下个月就要出师,可是我什么都没学到。师父听了笑了笑,说你已经学到了,可以出师了。
    年轻人很不解,师父带他到牛羊住的地方,说:你把这头牛抱上楼去。年轻人听后,就抱起那头已成年的大牛,上了楼。然后师父又说,你再抱下来。年轻人听后又抱了下来。师父说:你神力已练成了,你刚刚抱的可是一头成年的牛,不再是小牛犊了。
   然后师父教他一些拳法器械的应用,没几天时间他就掌握了。如期地学成出山了。后来在江湖上名声显赫,还创立了中华武术中的一个特殊的门派。成为一代宗师。
   这个故事如果从武术的角度来理解,当然是有很多问题,为什么呢?武术中的力通常是一种由丹田发出的一种意念力的劲,而不是仅为肌肉的收缩出来的蛮力,这种蛮力是不能用于技术的,只能用于耕田。拳法是练就身形的灵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学习要脚踏实地,而不应该好高骛远,只有脚踏实地,基础扎实了,正所谓功到自然成;精招绝招自然就容易学了,就象那位年轻人,因为力大,拳法就易成。
   回到股市中,要学成别人的绝招、精招,首要的条件还是要自已先有扎实的基础,传统的几种大的理论一定要懂得,不然的话就很难学成。换个角度来讲,你的境界太小,因为你在这行根本就是一个“盲”,你怎么可能一步登天就学成绝招呢?如果这么容易就学成了绝招,那这个绝招还绝什么呀?再换个角度来讲,就算你天资过人,学会了,你也很难驾驭它呀?灵活运用就更不用说了。
   说句肺腑之言,纵观几位有名的大师、专家们,他们的技术虽然看起来各有长短,(最要命的是他们都有一种中华传统的陋习,就是门户之见,相互攻击,弄得一些盲目崇拜的人只会去学习一个人的,不能接受其他人的,不能相互融通)但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基本上都没有脱离道氏、波浪、K线、江恩四大理论,例如有的人重短线的,把行情做得很细,盯盘也盯得细;而有的做波段的,看盘粗放,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并没有冲突,波段中的经典形态如W、V、U、J等形态大到长线波段,小到分时图都是通用的。其看图和使用没什么两样。
   如果你本来就会这些形态的,那么无论你是遇到波段的绝招还是短线的绝招大师们,他们的理论,相信你一听就会明白的,学起来就会不费力,用起来也会灵活了。而不再是盯着什么量比、委比、幅度比、止损一类的东东搞神秘了,最后弄得神经兮兮的。
   一直有人奇怪问我,说你写了这么多博文,为什么不写点绝招出来,图文并茂的那种,让人一看就能学会的,这样博客点击率就高了。我说:唉!何必呀!那些东西是忽悠人的,点击率那是什么呀?追求这个有什么目的呢?有用吗?我是把我个人的心得感受写出来,我走过的错路让读到的朋友不要再走一次,当然如果是只为寻找所谓绝招而来的,看不看对于我来说都无所谓了。
   最后我还是那一句,绝招其实都在隐藏在平常中,传统的东西必有可取之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不然不会成为经典,不要盲目地去追求什么新的没经过考验的玩意儿,跟着别人起哄,盲目地崇拜偶相,就象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读西洋的什么励志的管理一类的书一样,认为那些是至高无上的,唉!其实错了,中国的儒家书里面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里面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西洋的励志类是人精神空虚后的治病方,而儒家思想里早就看到病源了,将病早就免疫了,根本不会走到生了病才医的地步了。前天我看到一本名为《心灵鸡汤》的书,粗略的翻了翻。我只想说,这样就叫鸡汤,那《论语》叫十全大补汤还贬低了。呵呵呵!
   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论谬论,望高人不吝赐教!
   祝君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