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的看待成交量

 江苏常熟老李 2017-01-08
   成交是个什么东东?简单的说,就是有人卖出,同时又有人买入,双方的心理价位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的一种向心力;同理,如果只有人卖,没有人买,或者是只有人买没有人卖,而形成的一种离心力,那么成交将不会发生。

     今天在新华书店转了转,发现一些书将成交量说得相当的神秘,什么放量上涨,缩量回调等等,然后再接合到机构庄家行为中等等,让人看后有点晕晕感,好象就是这么一回事一样。

     那么是不是真的象书上说的那样呢?低位放量是有机构庄家在建仓?放量上涨是机构庄家在拉高建仓,缩量回调是机构庄家在洗盘,准备再次拉升呢?

     其实这些问题我们要辩证的看,单一看过去的行情,成交量的确是在这么放量和缩量运动的;但是不知朋友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我今天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其实就放量和缩量两种情况而言,股价在运行上涨和下跌的两个阶段中,价升量增几乎伴随了整个的上升过程。而价跌量缩也几乎同时伴随了整个的的下跌过程;只有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一些背离情况,但这种情况一是较少见,二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时间不会很长,平均大约4-12个交易日左右,这种现象只是阶段中的局部现象而以,如果就整个阶段而言,其实也不算是背离。

  可能多数人会被一些写书的给误导了,只会注意到那些放量后缩量再涨的,其实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缩量之后不涨的或者是干脆创新低的这种情况也是常有发生的。如果按书中所说的缩量后是洗盘买入,必定遭深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不难解释,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下跌的过程中只有人卖,没有人买,是离心力而不是向心力,所以会缩量,那么这种缩量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呢?各位看官,这个绝不能象书中所说的那样就认为是机构庄家在洗盘,因为写书的在写书时行情早已时过境迁,怎么说都成的,就在当时他们能判断吗?恐怕只有作者自已知道了。

    其实价升量增、价跌量缩这些都是成交量的常态,成交量并不能单一作为行情的研判,尤其是作买卖点的判断。换个角度来说,只看到K线,其他的都不看,你一定能一眼就认出,股价是涨还是跌了,行情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或是在横盘;如果单一只看到成交量,不看K线,试问有那位专家大师能告诉我,其对应的K线是什么样的?几乎不可能的,除非是神仙了。

    可能是我理解能力太差吧,今天翻了几本书,发现都有一个相同的问题,书上对成交量的研判都是根据K线来研判其性质,然后再回过头来研判K线,何必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呢?直接研究K线不行么?我们买到一个长的红K线实体几乎可以是获利的,买入一个长的红量柱,能否获利还是个未知数,何必要把绕圈子呢忽悠自已呢?

    朋友,对于成交量,其实我们只能把它看成是交投的人气活跃程度来看,人气旺的涨势能持续,向心力强;人气弱的,离心力强,涨势难发动;其他的不要看得太神秘,至于机构庄家的研判,虽然从成交量上能看出一些问题来,但机构庄家不是那么简单的,其建仓背景太复杂,单一的量是很难看出来的,几乎不可能。

    常常看到一些书上在说,或是听到一些股友在交流时,一看到那里放了根长量柱,就马上认定这是机构庄家在建仓或者是如何如何的,唉!其实有时候看到这些东西真让人有一种泣笑皆非之感!

    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论谬论,请高手指正!

     祝君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