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幸福,藏在家的角落

 抱珠山房 2017-01-08

【大楚家居导读】山下英子, 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 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 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适合所有人的整理术—“断舍离”,著有《断舍离》、《欢迎来到断舍离的世界》、《断舍离减肥法》和《新·生活术·俯瞰力》 等畅销书。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幸福,藏在家的角落

你的书架上,有不止一本买了半年却从没翻过的书? 你的抽屉,堆满了纪念品,即使搬家也不舍得丢掉?你的衣橱满满当当,还忍不住添置新衣? ......

让你断不了、舍不得、离不开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它们不仅让你周边环境凌乱,连心情也跟着闷闷不乐。 现在就快来学习日本“杂物管理师”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法, 只要对杂乱和过去大声说句“谢谢你,对不起”, 轻盈的新生活就会从你眼前开始!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幸福,藏在家的角落

两年前,有两条新闻引发热议。全球著名的科尔尼咨询公司(A.T. Kearney)曾公布一份最新调查 ,2 % 的中国人消费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奢侈品,包括化妆品、私人飞机、珠宝、 手表以及名牌包等。报告称,中国富人数正在急剧增长,中国对奢侈品行业的“贡献”会进一步增大。许多奢侈品零售商都支持中国银联信用卡付费,并正积极培训员工讲中文。

经济飞速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即便以人均GDP 计算,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的经济水平也已和发达国家不分伯仲。钱越来越多,按理说,幸福指数也会跟着飙升。 但《中国家庭幸福发展指数研究》项目在走访了9604个家庭的22347名家庭成员后发现,仅有36% 的被调查者感到“幸福 ”。调查还发现 ,中国人“不幸福”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安全感不足,二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学家指出,想提高幸福感只有一种方法,主动改变自身的生活环境。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幸福,藏在家的角落

山下英子女士在日本享有“杂物管理师”的美誉,她擅长通过改变生活环境提高幸福感。2000年起,她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 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她的幸福生活的理念迅速风靡亚洲。无数人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脱离了物欲和执念,从此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我们真是好奇,收拾屋子就可以提高幸福指数?《悦己》为你独家连线“断舍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山下英子。

悦己SELF :你的幸福理念和时下很流行的 “收纳术”有什么不同?

我的理念就三个字—— 断舍离。“断舍离”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心中的破烂儿,让自己活得更开心的方法。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通过“断舍离”,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 逐渐将身边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最后, 生活环境和内心环境也会焕然一新。

“断舍离”和一般整理收纳术最大的区别是“,断舍离”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房间打扫干净,而是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真实的自己。其次,“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是自己,考虑“现在”的“我”还需不需要它。“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这一类想法都是把物品当主角。一般的整理收纳术着眼于如何保管物品,而“断舍离”是以家居物品的“循环代谢”为前提,让居住空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

别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叫你去买新的收纳工具把东西分类保存起来,而是学会控制购买欲,减少物品,甚至一开始就把收纳工具全扔掉。只要了解“断舍离”,你就再也不需要任何收纳技巧。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幸福,藏在家的角落

悦己SELF :可以具体谈谈“断舍离”的操作方法吗?

一提到“收拾”两个字,是不是百般不愿,能拖就拖?但只要实践了“断舍离”,你就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为了维持这种美妙的感觉,你会渐渐爱上收纳。到最后,你能收拾的东西越来越少,从此再也不需要收拾了。断舍离就是这样一种不需要收拾的收拾法。

“断舍离”的“收拾”跟一般的整理、大扫除不一样,它强调筛选。筛选的过程考虑两个维度, 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是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取舍、选择。

平时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在漫不经心地收拾,从没考虑过“当下的我”与物品的真正关系。如此一来,关系轴或时间轴就错位了,即便收拾,也没办法区分出“生活必需品”和“没用的破烂儿”。别人送给你的东西,虽然用不着,也不舍得丢掉;某件东西,总觉着迟早有天会用,可那 一天直到今天还没来;明知道这个东西毫无用处,但一直放着不扔......这些全是关系轴或时间轴错位的物品,是生活中的垃圾。

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错位的东西全扔掉—“舍”。如果只把它们放进储物袋再扔进储藏室,那不叫收拾,叫移动。“断舍离”要做的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请出家门,只留下“对当下 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

时间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因此这些“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应该实时更新,在准备把新东西搬进家门前,你要自问,“这件东西对现在的我真的有用吗?”养成这种自问习惯,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竟然充斥着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从此,你就能学会关注生活的必需品,拒绝非必需品,实现“断”的状态,“断舍离”的精髓就在于,在“断”与“舍”的交替中,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幸福,藏在家的角落

悦己SELF:“断舍离”就是从扔东西开始?

对,你说得没错。把当下用不着,跟自己没关系的东西通通扔掉。刚开始很难,总觉得那些东西虽然现在不用,将来会派上用场。这种难舍难割的心理很正常,可是这类物品聚集太多,心理负担会加重,能量没法流动。

我有个女学生叫胜美,十年前,丈夫突然离世,她再也提不起对生活的兴趣。第一次见到她,她脸蜡黄,跟我哭诉心中的悲痛。我告诉她,也许可以先把屋子打扫干净,让自己住得舒服点。我去她家,发现厨房里到处都是脏碗和垃圾,下水道严重堵塞,苍蝇乱飞。我跟她说,从打扫厨房开始吧。于是,她每天空出两小时,连续三天,把家中堆积了十年的废品扔得一干二净。再次见到胜美,她的脸上恢复了光泽,她对我说:“我居然在水 槽里找到了丈夫的假牙,想必他在那个世界吃饭吃得很辛苦吧!”说完,竟笑得前仰后合。眼前的胜美仿佛变了个人,她知道,只要把美好的回忆留在心里,东西完全可以扔掉。没多久,我就听说胜美找到了新工作,也重新恋爱了。

悦己SELF :有些东西实在不舍,扔不掉怎么办?

储藏物品是人类的天性,这个社会物质极大丰裕,远远超出人的正常需要,所有的储藏都源于内心的不安。我发现有三类人扔不掉东西。

逃避现实型。这种类型的人太忙了,几乎没有时间待在家里,通常他们对家庭有诸多不满,所以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起来。加上家里乱七八糟, 所以更不想待在家里。慢慢掉入恶性循环。

执着过去型。这种类型的人,会把现在已不再用的东西,比如相册、奖杯等当做命根子保留。他们太留恋过去的幸福时光,与逃避现实型有相通之处。

担忧未来型。这类人囤积了大量的纸巾、洗发水、沐浴露等日用品,快消耗完时会焦虑不安。三种类型中“,担忧未来型”的人最多。 其实,哪有什么扔不掉的东西,扔不掉是不想扔!“扔不掉”隐藏的真相是,自己已把感情转移到了物品上,一旦要切断这层关系,内心会极度不安。

“断舍离”看似是要我们放弃拥有的物品,实则是 帮我们消除内心的“不安”与“挂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天都要练习。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幸福,藏在家的角落

悦己SELF :可以把准备扔的东西转送他人吗?

当然可以,不过要注意礼仪。转送时,不要用“给你”这一类的字眼,“给你”有种高高在上俯视别人的意味,听起来像在说,“这东西我不要了,你要吗?”你可以这么说:“这东西在我家里没法物尽其用,但我觉得你会爱惜它的,所以可以请你收下吗?”最后别忘了补充一句:“如果你也不需要,请别多想,就把它扔掉或再送人吧。”你的问题提醒得很好。要对那些即将离开你的物品大声说一句“谢谢你,对不起。”和它们道别,可以帮你更快地整理心情。

悦己SELF: 听起来“断舍离”就是让人过上清简寡欲的生活。

绝不是!按“断舍离”的要求选择物品只有一个标准,看当下的你“要不要用”,而不是“能不能用”,它只讲究“当下”。比如,食物只买当季的, 因为当季的食物最有能量。衣服也一样,穿上流行的衣服,全身上下都会裹着充沛的能量。每一季我都会给自己准备三套衣服,互相搭配穿。

“断舍离”不建议过清贫节约的生活,而是告诉你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按照“当下是否需要”做出判断的人,才够强大!懂得放下执 念的人,才是生活的勇士。

当然“断舍离”也包含了很高明的善巧智慧——要多使用高于自我 形象的物品。比如家中明明有一套巴卡莱特(Baccarat,法国高端水晶 制品品牌)茶杯,可是你每天都在用普通玻璃杯,甚至超市送的塑料杯喝水,表面上你准备把巴卡莱特留到未来用,实际上,你已经在自我贬低,觉得自己配不上巴卡莱特。要想提升自我形象,就要多用好东西。刚开始,你会觉得很别扭,“天天用很容易坏吧”、“好重呀”、“打算送人的,居然自己先用了,好可惜啊”......等到了日常生活中你随便用它都不感觉别扭时,你潜意识的自我形象也会跟着提高。反映在外界社会, 你会变得更有自信,更有气场。因为,你认定自己是属于使用巴卡莱特的高端人群。

悦己SELF :实践“断舍离”有什么具体的好处?

最浅显的好处是,住在一个洁净的屋子里,身体健康会转好。很多人都知道南丁格尔是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但很少人知道她才是“杂物管理”的鼻祖,很早以前就探讨过居住环境 和疾病发生的关系:

“墙上那些不知贴了多少年的旧壁纸、脏兮兮的垫子、从不打扫的家具、长了霉菌的衣服......这些东 西都和地下室里堆积如山的马粪一样,让空气变得浑浊不堪。由于当地人受教育程度有限,他们从不关 心居所的健康,生了病,就认为是‘神在惩罚’,却从不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实,只要打开一扇窗 让屋子通通风,疾病发生率就会降低。”

实践“断舍离”不仅可以让屋子洁净,健康转好,还可以清除不少压力的源头。想打开橱柜的门,却因为 囤了大量的饮料瓶费了半天劲;想把需要的书拿出来,可放在前面的书却碍事......看似无关紧要的小 事,不知不觉中会在你体内形成压力,让你烦躁不安。只要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拿走,潜意识的堵塞物也 会跟着清走。你会觉得,不论是“看得见的世界”还是“看不见的世界”都有股力量跑来支援你,让人生更顺遂。

悦己SELF:“断舍离”的洞见很有趣,你是怎么形成的?

我 22 岁,大学四年级时,厌学情绪很严重,体内有股想发泄却发泄不出来的能量。我想到了健身,可是传统的体育项目我根本不擅长,于是,选择了瑜伽。练了一节课,我就彻底迷上了。瑜伽的关键不在于“做得到与做不到”,而是“做与不做”。只要 坚持,身心一定会发生变化。瑜伽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提高了呼吸质量,我原本以为呼吸谁不会啊,后来我讶异地发现,原来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呼吸分为无意识呼吸和有意识呼吸两种,心灵的状态全体现在无意识呼吸上,比如,一紧张,呼吸就变浅。假如能有意识地加深呼吸,便可以消解身心紧张。透过呼吸,我认识到了身心关系。后来,我渐渐找到了 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想要的太多,执念太深。我开始收拾卧室,一点一点去除物欲。这算是“断舍离”的雏形吧。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幸福,藏在家的角落

悦己SELF :新媒体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资讯包围, “断舍离”也可以用在电子世界里?

“断舍离”不是简单的收拾家居的方法,其实,它是一种 “动中禅”。不仅在电子世界,在任何一个过剩的领域“,断 舍离”都有发挥的余地。它示范的是一种做减法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在电子世界里,你可以这么做:

远离八卦,八卦只会偷走你的时间,耗损你的精力。

每天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身心清空才容易接受善知识。

每周要有几天“不插电”的日子“,不插电”就是最好的充电。放心,你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定时删除邮箱、手机、Pad中无用的信息,保持开机界面干净,对垃圾信息说不,会让你处在轻松愉悦的状态。

有人说,资讯就是金钱,说得没错,但要选质量高的信息源:比如报纸、杂志、电台或权威的电视节目。

悦己SELF :男人是不是比女人更应该学会“断舍离”?

说得太对了!放眼世界,掌握全球各个领域命脉的大多 是男人,要是他们学会了“断舍离”,我相信地球的负担一定会越来越小。可喜的是,我学生中男性的比例一直在增长,我发现,男人在学习、实践“断舍离”时,往往比女人更能下决心,下狠心,他们一旦开始实践“断舍离”,速度和力度会比女人更快速、更深入。返回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